★ 彩色圖文編排,兼具圖與文的美感,深具收藏價值。
★黃光男校長甫獲本屆中山文藝獎,本書為其獲獎後最新力作。
黃光男兼具校長與教授身份,不論是教書或擔任公職,均保持閱讀習慣,且勤於筆耕,同時以教授的專業角度與校長的職位高度,交互切入美的世界。書中集結黃光男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經歷的點點痕跡,徜徉於世界大美,並融合所見所聞的各地文化,從不同的城市汲取養分,反思台灣城市的發展。黃光男以細緻又柔情的筆調將詩意濃縮在文字中,使讀者得以隨之走遍世界。本書彩色圖文編排,深具欣賞典藏價值。
內文試閱
流影飄盪—塞納河畔
1
擔任大學校長以來,應邀出訪這是第一次,法國政府不嫌我年歲已老,期待此行再訪巴黎能推動兩國藝術教育的合作機會。
說得也是,廿年前法駐台北官員馬雷說:藝術與科學是一體兩面的工作,希望台灣與法國一樣,多多重視藝術創意的教育。而今各國以藝術產業作為行銷該國的客體時,我們的環境究竟提供多少資源,確實值得反省。
我停佇在轉機的法蘭克福機場,瀏覽四周看到的是新款機場設備、更為簡潔有力的動線規劃,還有人性化的商品擺設,沒有叫賣式的行銷服務,是那麼自然與親和。過境轉機或趕行程的旅客,一目了然的路線引導,井然有序、清新鮮活。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機場,顯然是現代城市進步的圖象。
這個城市,多年前曾參訪過一次,而今大廈林立、金融機構圍築了新的城市象徵。台銀的朋友告訴我,說法蘭克福是國際金融中心,掌理歐洲工商業發展的動脈,更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都會。來自台灣的經理人、或來此觀光的旅客,或暫且停留、或長期駐守,必然熱切致力於其懷抱計畫與希望的行動。
說到觀光,這個城市在新款的都會景觀中,多了些視覺傳達的造景,而更重要的是內涵的提供,友人說他們的文化建設,不論是匯集舊文明,還是發展新視覺,有傳統的博物館劇院,也有最都會、年輕的時尚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構成一張知識網,提供大眾學習的園地。這種繼往開來的施政成效,使法蘭克福成為新世紀新視覺的活力標竿。
此刻,我望著機場外華美高聳的大廈,看著百餘家的航空機隊,在這裡駐停,它將帶來的不僅是知識與財富,更重要的是一個城市的希望。
法蘭克福,德國的絢麗窗口;我從窗口向外望,想到巴黎又如何?
2
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與法國戴高樂機場,究竟有何異同之處,常不容分辨,尤其歐盟成型後,這兩大國,不知是否還在德國理性、法國浪漫的氛圍裡從事各種不同的戰爭?
德國機場令人感受一種有板有眼的處事態度,覺得標註明確,時間掌握一絲不苟,而人際間的互動看來,是物與物的關係大於人我之間的纏綿,乾脆俐落;法國機場則是一種要理不理,又藕斷絲連的牽絆,那一種浪漫的關心,有時候會讓人意志鬆散,例如法國人抱著狗兒穿過綠將轉紅的滿園秋色時,總顯得: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的閑閑之情。
說到樹啊!中秋之後,城市沿街的巴黎梧桐、紅槭樹、爬壁藤與不知名的樹種,一片蕭瑟催葉紅,淺紅如朱唇、深紅如春聯,又有深綠近古赭,或淺黃飄楓的紛紛飛飛,看來這些堆葉成堆的清理,真要辛苦清潔人員了。
不知從何說起,此次訪法,商談公事已覺心疲力滯,卻又被街道與荒野的樹色枝葉,弄得心情更為敏感曲折,是年老力弱,還是過多雜念?例如我一直在釐清德國與法國人的關係!
容我能說些感想,德國人走路跳躍多於平步;法國人則是悠悠過廊,一股漫不經心的樣子。那麼,他們的國家發展、社會關懷又是如何呢?從歷史的角度或工商的發展發想,德、法的「世仇」,是競爭呢?還是比較?又是誰先發起的?沒有共同幸福的意識,就沒有共同奮鬥的目標。人類為何而來?若說哪些有用,哪些又是無用?誰說的是?誰又說的準?
站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作了近二小時不同時空的異國比較,看到的是那麼的微小,但卻有一簾深淺不同的布幔在晃動。
這個布幔一直延續到莫內的花園居家,我佇立在他的住所,正見他畫面的景象—深秋的花園。莫內從寫實開啟印象畫派,到畫出心靈抽象的畫法;從平實炫麗到無題,他的人生,是當時社會縮影。可能有時代的容顏,也有人生的轉折,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何者是理想與目標?看他的花園,雖然遊客猶絡繹於途,但花殘蝶已老,風雨斜濕襟,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他沒法設想到,這個花園如何趕得上那些利與益的營運呢?
正如今晚夏姿負責人說:為人處事、唯興趣耳。說真的,我連興趣都不知在哪裡,而莫內給我的啟發,則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我在那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