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拳是少林武術中最著名的拳術之一,有少林的「開門拳」之稱,為少林武功的根基和發展源頭,其手法上主要融合少林本身的短打拳套以及《易筋經》內呼吸導引功法,這種結合吐納功法與套路招術於一體的拳術,在當時可說是相當先進的創新,對少林武術影響深遠。現今流傳的許多少林武術都可見到羅漢拳的痕跡。
本羅漢拳套路傳承自 孫紹堂先師,屬北派少林拳,為其初學武術的第二趟拳路,而其師 楊明齋師爺的技藝根基亦從少林的黑虎拳、羅漢拳而來,在累積一定功力後逐步習練查拳、孫臏拳等武藝。另外楊師爺在當時亦曾以鐵板橋、油捶灌頂等功夫於民國二十二年獲得十七屆華北運動會特殊技能冠軍,這類的硬氣功技術即是以身體的特殊功態來抗禦外界擊打刺激,與羅漢拳的功法頗有相似之處,皆以能抗力求神勇的「內壯」功夫為根柢,由此可見此羅漢拳套路在武術習練過程中的重要性,即使到了今日仍有其寶貴的價值存在。
羅漢拳在本「中華武術入門教材」中為繼十路彈腿、埋伏拳、少林拆後的第四套拳術,其套路小而精,動作相對簡單易學,很適合初學入門者練習;另外也可藉其架勢鍛鍊武術中相當重要的「功力」。「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是中華武術的重要概念;精氣神為中醫與道家的重要概念,被稱為人身的三寶,「精」是構成和維持生命的基本,精氣充盛,可抵禦外邪、使生機旺盛;「氣」是維持生命的原動力,於體內川流不息,氣機調暢平衡人體才能健康;「神」則是精神意志的統師,由精氣而生,三者相互聯繫,精充氣則足,氣足神則旺。而武術家在鍛鍊精氣神的同時,亦重視外在的骨架、關節、肌腱乃至皮膚的鍛鍊,使內裡飽滿而外表堅實,以求全面性地優化體質、體力與意志,這才是武術真正追求的「功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