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業:孫明賢的農業人生 | 拾書所

大農業:孫明賢的農業人生

$ 225 元 原價 250
第一章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我有一個夢。

我祈願,我可以活到一百歲。

奢求長壽,目的不在為個人添福祿,求的是可以深耕自己熱愛的農業生涯,當一個小農經濟轉型的推手。

我今年七十四歲,投身生平唯一的農業工作已經整整五十年。雖然離開公職已十五年,我始終不曾脫離農業圈。

以Borlaug博士為學習標竿

世界農業有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美國Norman E.Borlaug博士,他在一九七○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農業界空前的盛事。Borlaug博士獲獎的原因,是他在一九六○年代育成新的熱帶小麥品種,產量較舊品種增加一倍,大幅改善了亞洲許多地區糧食缺乏的嚴重難題,被讚譽為「綠色革命」。兩年前,他以九十四歲高齡辭世。

個人才德疏淺,當然不敢高攀Borlaug博士的偉大成就,但永遠以他為終生學習標竿。

我常幻想,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而且仍然耳聰目明,或許,在時間的追逐下,我可以更靠近Borlaug博士的光環,分享他卓越成就的一絲牙慧。

奔走遠東 盼農業繁花似錦

兩年前一個初春的午後,我應邀到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主辦的論壇發表演講。台大為我預擬的題目是:「台灣農業何去何從?」我把題目修改為:「台灣農業何處去?」

一字更易,意義差異很大。

「何去何從」,似乎隱含著晦暗的茫然,「何處去」,則透顯清朗的遠景。

在台大的演講,我指出,台灣農業有三大發展方向:東向,是台灣自我充實,提升農業水準;西向是前進大陸,以大陸廣博的大地為基,開拓農業市場;南向,則是進軍東南亞,充分利用東協十國的資源、勞動力,進而結合東協與大陸締結「十加一」的契機,發揮台灣農業的潛能。

面對上述的璀璨遠景,我這個不服老的農業老兵,心中雀躍奔騰。近來忙於奔走兩岸與東南亞,希冀早日看到台灣農業重新綻放似錦繁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