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 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 | 拾書所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 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

$ 450 元 原價 450

大部份關於賽德克族的史料或研究調查資料,多集中在1930年的霧社事件,此抗日事件近年來也成為民族主義的政治敏感議題,以及文學、舞蹈劇場和電影的熱門題材。史學科出身的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補助委員佐山融吉,早於霧社事件前與太魯閣事件(1914)後的1916年9月,即開始進行祖居地南投賽德克族部落的調查,結束後同年10月,緊接著進入花蓮移居族人的短期訪查。在佐山進入調查前,此深山區域反抗事件頻傳,日本人不得其門而入,也只能派警在隘勇線外窺探敵情,但是在多次武力討伐後,殖民者的勢力已排除隘勇線,侵門踏戶地進入到零落的殘存者家中。本調查報告書正是殖民者與此族群,第一次面對面接觸所留下來的紀錄。

本報告書中完全沒有當時的社會脈絡或政治背景的論述,僅針對各群作諸項生活慣習的詳細記述,如:神話傳說、歲時祭儀、宗教、住居、經濟活動、生命儀禮、身體裝飾、歌舞、遊戲、教育與色彩觀念等。此種去政治化的特殊書寫方式,除了展現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觀看」與「被觀看」的權力關係,同時也是日人在武力討伐後,認為法律與日常生活不可脫節,否則無法有效推行統治的思想產物,因此緊接著進行固有慣習知識的掌控,以為同化政策作準備。

相隔百年後的今天,原調查報告書中所書寫的族群分類、地點、部落與人群事物經歷驚人的變遷,如今人、事、地已非。1996年起興起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族人要求尊重族群互為主體,以避免長期被歸類在泰雅族下,太魯閣人失去主體認同,淪為次邊緣人,再加上政府國家公園及土地開發政策下,族人再次被邊緣化。然而,2003年南投Tgdaya、Toda與Truku三群族人,曾要求政府暫緩花蓮太魯閣族片面正名,欲尋求南投與花蓮有共識的族名。2004年經行政院通過先核定太魯閣族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二族。2006年祖居地南投的賽德克族積極發動正名運動,舉辦多次和解儀式,彌平因霧社事件引起的內部嫌隙,以凝聚賽德克族意識,2008年政府將之列為第十四族。正名運動以來,族人積極重建民族歷史記憶、傳統領域及文化復振,本報告書因記述已消失的傳統慣習,遂被視為珍貴的民族誌文化遺產,在賽德克與太魯閣語言、歷史文化的未來傳承上,具有重要的工具性意義。因此編者邀請六位南投與花蓮不同語群的族語專家,共同參與討論與田野工作,尊重族人主體的參與及詮釋權。此譯本中除了進行原語復原外,在附註中也加入不少內容的澄清考證。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可以讓今日部落或都會區的族人,重新與百年前的調查資料產生連結,同時也讓社會大眾瞭解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豐富的社會文化,過去至今迅速變動的軌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