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縣長 | 拾書所

尹縣長

$ 252 元 原價 280

尹縣長》曾獲六十六年度中山文藝創作獎,六十七年度吳三連文學獎、聯合報特別小說獎,美國圖書館協會選英譯《尹縣長》為該年佳作之一,也被列入《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一。

白先勇說:「若曦是一位優秀的小說家,她以小說家敏銳的觀察,及寫實的技巧,將『文革』悲慘恐怖的經驗,提煉昇華,化成了藝術。《尹縣長》集中最成功的幾篇如〈尹縣長〉、〈耿爾在北京〉,已經超越了政治報導的範圍,變成闡釋普遍人性的文學作品。」
這本小說實際上就是陳若曦在大陸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具體呈現,在當時國共對立的敏感時期,她以親身經驗直抒於文,高明的文學表達,讓人直接目睹並感受到對岸人民生活的艱辛與苦楚,撼動了華人社會廣大的人心,舉世矚目。

特載
陳若曦和她的《尹縣長》
一九三八年出生的陳若曦從小家境清苦,小學畢業後靠著自己能力邊念書邊謀生,從北一女到台大外文系,很早就開始寫稿賺錢,大學四年,也是自己當家教賺錢完成的學業。一九六○年,與白先勇等台大外文系同學創辦《現代文學》的時候,她更是雜誌社的靈魂人物,除了拉稿,當公關,也加入創作者行列。
一九六二年她得到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念碩士學位期間,受美國六十年代掀起之「中國熱」影響,在一九六六年,與剛取得博士學位的丈夫雙從加拿大取道歐洲,「回歸社會主義祖國」,帶著一腔熱血,準備加入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的行列。
沒想到趕上中國正展開著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他們夫婦在北京閒居了兩年,後來被分配到南京「華東水利學院」教英文,其間也曾和其他中國知識分子一樣,被派往農場參加勞動改造。她在大陸七年,生下兩個男孩,直到一九七三年底離開大陸到香港,一年後又從香港到溫哥華,而後到加州柏克萊定居。她自稱大陸十年文革,使她「思想迷亂,精神崩潰。」小說集《尹縣長》正是這段生活經驗的副產品。雖然她自稱,會提筆寫出這段經歷,純屬意外:

我在南京住的那幾年,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再提筆寫小說……原想著不談往事,只將就著打發餘生,然而住在以人為牆的香港,卻倍感寂寞,特別懷念起大陸上的朋友來。(序:有感)

小說先在副刊及雜誌上發表,而後結集成書。一九七六年《尹縣長》剛推出第一版的時候,在海內海外所造成的轟動,是台灣文學歷史以及圖書市場上少有的現象。書出版沒多久就有了英文及日文翻譯本,而美國《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等有名的報章雜誌,也接二連三刊出這本書的書評文章。換句話說,《尹縣長》的出現,因為小說題材的特殊,揭開中國文革內幕,附帶地也引起國際社會對台灣當代文學作品的注意。
《尹縣長》是一部以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為背景,描寫當時幾個知識分子或「幹部」的遭遇,藉以反映當時大陸人民生活的小說集,總共收入作者(也是文革目擊者)陳若曦六篇長短不一、風格卻一樣寫實的小說││〈晶晶的生日〉、〈值夜〉、〈查戶口〉、〈任秀蘭〉、〈耿爾在北京〉、〈尹縣長〉。
從這些篇名可以看出,每一篇裡至少都有一個人物用來作為小說的核心,例如「晶晶」是一個四歲小孩,因為無意間說了一句「反動口號」:「毛主席壞蛋。」害得全家擔心受怕,媽媽甚至被嚇得早產。〈值夜〉和〈查戶口〉則是兩篇關於「偷」的故事,前者寫共產制度下,小偷如何在農場裡偷糧,後者以一個女性的外遇為中心,寫一則捉姦的故事。
〈尹縣長〉尤其是全書的壓卷之作,而書中的尹縣長也是六篇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人物。尹縣長原是國民黨時代的一個軍官,共產黨來了之後,他為了千百位屬下的生命安全,在戰爭期間向「解放軍」投誠,也因為這樣的「起義有功」而當了縣長。他是一個工作認真,從心裡「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對黨的命令一貫服從的縣長,但卻在文革時被冠上「階級敵人」的罪名,給紅衛兵殘酷地拖到群眾面前公審並槍決。小說結尾主角被處死的場景寫得十分淒厲悲慘:
尹縣長被綁架在一根預先插在石堆裡的木樁上。當舉槍對準他時,他又仰頭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眼睛鼓得大大的,眼球好像要爆裂開來似的,嘴唇也咬出血來。他的屍體最後「就孤零零地斜掛在木樁上」,充分呈現那個制度下,一個忠誠的革命幹部,如何被殘酷迫害的時代悲劇。
總之,《尹縣長》是一部揭露中國社會主義黑暗面,描寫十年文化大革命給中國人民所帶來的深重災難的寫實小說。本名陳秀美的陳若曦,一九三八年在台北出生,是小說家白先勇大學同班同學,也是暢銷作家瓊瑤女士的高中同班同學。《尹縣長》推出後,能在西方世界一夕爆紅,與時代背景固然有關係,例如說西方人對於神祕中國,對於文革的不了解與好奇。另一方面,《尹縣長》得以誕生,作者方面兩個因素也是缺一不可││一是陳若曦本人年輕時期已經具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其二是她台大畢業留學美國,成了熱心的「回歸祖國」台灣人知識分子,才有了見證大陸文革生活的特殊經歷。固然文革的種種遭遇使她的滿腔熱情遭到挫傷,不能否認的是,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經歷,讓她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小說集《尹縣長》,也讓她成為第一位以「中國文革」為題材的小說被西方世界翻譯成各種語言的國際級作家。

‧本文作者應鳳凰女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筆耕的人︾等,編有︽姜貴小說集︾、︽姜貴中短篇小說集︾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