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法教與民俗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拾書所

2009法教與民俗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85 元 原價 300

法教,以道法自然為宗旨,其神職人員稱為法師,能以法術處理常民的疑難雜症。當今澎湖被視為是法教傳承的大本營。十一世紀以降,中國江南地區的丹道雷法盛行,見諸《正統道藏》、《道法會元》268卷文獻,明清時代隨移民傳至澎湖,再傳進臺灣。法教不但落地生根、枝葉茂盛,已獨樹成為當地宗教的標誌。

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所在,多元族群文化在此聚集、人文薈萃、宗教信仰自由發展、宮廟到處林立,已構成本地文化的特色。臺灣各地宮廟的文化祭,常年此起彼落熱鬧非凡。宮廟硬體的建築金碧輝煌,軟體的法師與乩童活活潑潑,最具人間宗教的意味,無論是硬體和軟體都代表著臺灣本土化的特徵。所以,什麼是最具有臺灣文化的代表者?只要到宮廟走一趟即可得到答案。這將是當下臺灣的文化資產,也是最具有軟實力。

民俗學作為一個學科的術語,1846 年起源於英國。「folk」是人民、世俗,「lore」是知識、學問,合成的新名詞。世界各國為呈現本國文化特色,都努力於民俗學的研究與發展。2006 年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臺灣民俗信仰學會」,把民俗學與宗教信仰作一結合,研究範圍更為明確。

猶如上述,臺灣本土文化最具特色是宮廟。而宮廟年中行事的法會都由法教的法師擔任。換言之,法師是宮廟的儀式專家,扮演常民文化的代表者。所以 2009 學術研討會定名為「法教與民俗信仰學術研討會」。部份論文先行出版,以供相互切磋,並請先進大德惠予指教。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