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孤寂:桃樂斯.戴的自述人生 | 拾書所

漫長的孤寂:桃樂斯.戴的自述人生

$ 324 元 原價 360

從孩提時代起,她就是一個「想要得更多」的人。

她聽過福音,但是她沒看到福音落實在生活裡。於是她離開了宗教,尋找另一條路……
 
孩子看事物是那麼直接、簡單。我看不見任何人脫下上衣施捨窮人,看不見有人設宴款待跛子、聾子和瞎子。那些有在執行這類事情的人,一點也不吸引我,例如當時的「救世軍」。我需要(儘管當時我毫無頭緒),我需要的是一種整合。我要生活,要豐富的生活,我也要別人同樣過著豐富的生活。我不想只為少數貧苦的人表現仁慈,不想像「救世軍」那般的傳教士心態。我渴望所有人都以仁愛對待彼此,渴望每一個家庭都開放給跛子、癱子、瞎子,像舊金山大地震之後,大家互相幫助的方式。只有這樣,人才是真正活著,才真正愛他們的近人。只有這樣才稱作豐盛的生活。可是要怎樣才能得到這種生活呢?我一點頭緒都沒有。
 
在社會主義風起雲湧的年代,她念了新聞,走上街頭,開始對社會更深刻的觀看和批判,她似乎選擇了社會主義的道路,過著波西米亞的生活,但是她仍然感到不夠滿足……

我曾經在城裡和飯店員工、成衣工人一起罷工,深深體會到罷工者的無力之感,他們因為抗議而被強制驅離。我曾經覺得,為了正義,把自己搞得像唐吉訶德(Don Quixote)對抗風車那般愚蠢,是徒勞無功的。照同類報紙的說法,每一種罷工都是不公義的。報中又提到,每一次罷工都因為無法爭得工人的要求而失敗收場。可惜讀者們從沒有考慮到這些漸進的收穫,這些收穫是經過無數的失敗而從雇主手中榨擠出來的。而那些站在罷工者糾察線上的人,常被認為是錯的一邊,這是我為勞工所受過最大的痛苦。
 
她孤獨地自問:到底有沒有一條不一樣的路,讓人能活得更像個人?有沒有一個社會,讓人可以更易於行善?
 
孩子出生了,我的喜樂是那樣大,大到我連在醫院的床上都仍興奮地寫了一篇敘述這新生兒的文章,刊登在《新群眾》(New Masses)。我要向全世界分享我的喜樂!同時,我也很高與能為這份工人雜誌撰寫了這份喜樂,這份所有的婦女都能夠了解的喜悅……儘管她們不斷地因為貧乏、失業和階級鬥爭而愁苦哀傷。
 
愛情的滿足、生子的喜樂,帶領她歸向愛的源頭,也帶領她走上她一直在尋求的更深、更廣的道路,所有曾經走過的路,都沒有浪費……

桃樂斯.戴(Dorothy Day),為社會運動創造出一條非凡道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