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靜坐」,街頭巷議之中流通著各種常識,學者之間也因專長不同而持有不同的成見。然而在本書中,作者不為過往這種種常識及成見所拘,試圖透過忠實地查考歷代諸多資料,據以進行實證的分析──由「靜坐」兩字所表達的行為或舉止,究竟出現在何時的什麼文獻之中?而此後以「靜坐」來表述的身心實踐,又曾在怎樣的文獻中被敘及?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來到如今?再者,以「靜坐」兩字來表達的身心實踐,如何被今日的人們所理解?透過上述問題的檢討,將得以區辨街談巷議之常識與學者成見的正確與否,從而確切得當地把握「靜坐」之意涵。且在追溯論及「靜坐」之行為舉止來的各樣見解之際,也將得以一窺廣為流傳在漢字文化圏的人們之間的身心觀及自然觀,究竟具備了怎樣的特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