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最早的歌 | 拾書所

詩經最早的歌

$ 269 元 原價 299

聽!誰在唱著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是誰唱著這首小情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又是誰唱著婚禮的祝福?

這是兩千多年前的人民,他們辛苦工作、努力生活,把喜怒哀樂都唱進歌裡頭,
也唱成了《詩經》。這是遙遠從前的人們,為自己唱的歌。

關於 經典少年遊
少年需要遊經典。
經典需要少年遊。

● 先出版一百種中國經典,共分八個主題系列:詩詞曲、思想與哲學、小說與故事、人物傳記、歷史、探險與地理、生活與素養、科技。

● 一個主題系列,按時間順序來選擇代表性的經典書種。每一個主題系列,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擔任編輯顧問,提供從選題到內容的建議與指導。

● 孩子讀完一個系列,可以掌握這個主題的完整體系。讀完八個不同主題的系列,可以不但對中國文化有多面向的認識,更可以體會跨界閱讀的樂趣,享受知識跨界激盪的樂趣。

● 每一種書,都包括兩個部分:「繪本」和「讀本」。
● 繪本在前,是感性的、圖像的,透過動人的故事,來描述這本經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閱讀。

● 讀本在後,是理性的、文字的,透過對原典的分析與說明,讓讀者掌握這本經典最珍貴的知識。小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或者,也適合由家長陪讀,提供輔助說明。

● 2012年8月,首先推出【詩詞曲】主題,共十五種書。由葉嘉瑩教授(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審閱。

相關的人物

《詩經》是由許多人共同完成的詩歌總集, 並由孔子刪詩編輯而成。

小老百姓
《詩經》中,有些作品是採集自 民間歌謠,其中〈國風〉就是當 時中原地區所流傳下來的民間歌謠,是民間百姓經由口頭創作傳承而來。在這之中,有描述男女、夫妻間相互愛慕的微妙情愫,和小百姓日常生活所發生的種種點滴,寫著一般人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

周公
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西周的政治家、思想家。曾經輔助周武王伐紂滅商,奠定許多典章制度,他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在眾多作者中,最知名的是周公,據說他寫了〈豳風‧鴟鴞〉。圖為陜西岐山縣周公廟,為西周時期遺留至今的古蹟。

孔子
古代留下來的詩共有三千多首,是誰把它蒐集編選成目前的《詩經》?有一說是孔子。據說,孔子將詩刪成三百零五篇,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古代樂官整理而成。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就是若不學《詩經》,就不會說優美的話語,向弟子強調《詩經》的重要。

大小毛公
在漢朝,有四個主要研究《詩經》的派別,分別是《齊詩》、《魯 詩》、《韓詩》與《毛詩》,其中只有《毛詩》流傳至今,它是由漢代學者毛亨、毛萇(下圖) 所注釋的。毛萇是毛亨的姪子,當時的人稱毛亨為大毛公,毛萇為小毛公。

采詩人
漢代某些學者研究認為,周朝朝 廷派專門的「采詩人」在農閒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再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另外又有一種說法,說這些民歌是由各國的樂師搜集而來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