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國:如何善用媒體、科技與創意,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 | 拾書所

教育理想國:如何善用媒體、科技與創意,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

$ 315 元 原價 350

媒體與科技如何能替教育帶來創新?
如何教孩子解決真實的問題?

知名教育創新網站「教育理想國」的精彩案例與理念分享
獻給每個想改善教育的人

國際大導演 喬治.盧卡斯 強力推薦

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應該和真實生活結合!

我們多數人上過的學校都以「不准說話」及「做自己的功課」為主要校規。學校強制規定「獨自學習」。
但教育應滿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學習基本上是一種快樂的活動,能啟動我們更高等的本能。我們應生而樂於學習。

我們是否能設計一種學校系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調查、研究「我們每天所見、所感、所接觸的事物」?

一九九一年,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設立「教育理想國」網站,主推專題式學習、整合研究、合作學習、情緒教育、教師發展和全方位評量等核心概念。教育理想國不高談理論,不用任何專業術語,而是不斷將一個個來自全美甚至全球各地,活潑成功的專案教學創意、專人製作的教師訓練模組、教育學者的支持訪談,無私地放上網站,也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故事。

本書作者曾長期擔任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的執行總裁,他從「教育理想國」網站及其他來源的豐富收藏中挑選了最精采的案例,化為此書,書中列舉的網站也連結了豐富的資料來源與影片,可以目睹認真的學生與老師們教學互動的過程。這本書將成為打造二十一世紀優質學校的觀念寶庫。

餵大象,別替大象稱重

許多國家政策要求所有學生在特定年級參加考試。印度教育工作者說:「在這裡,為了讓大象成長,我們會餵牠。我們不替大象稱重。」這是作者聽過的最簡捷、有效的教育政策建議:專注於我們應該在心智上和身體上拿什麼餵給學生,而不僅僅測量他們的心智重量。在我們本應加速時,對考試的迷思會把原已辛苦前進的教育體系拖得更慢。

學科整合

在各知識學門日漸整合之際,許多課程仍各自獨立,教數學與科學無關,英文不提歷史,外國語文不談世界文化。大學已經在逐漸整合各學門學科,中學、小學也應跟上時代。各學科太壁壘分明,將使學生無法看到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也會更振振有詞地質疑:我幹嘛要知道這個?

在許多實施「專題式學習」的教學場所,學科課程的整合正自然發生。譬如製作機器人這樣的專題,不會困於科學、數學或工程學的界限。

從教科書式學習到專題式學習

當課綱、指導原則及評量走出教科書,走入真實世界脈絡後,一切都會改變。學生與老師不必表面地教授與學習教科書的章節,而可以透過結構化的研究計畫去探索更複雜的問題。在調查開放結論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自行決定何一來源的資訊最有價值。但專題式學習並非用來加入傳統課程中,而是以新的方式組成完整課程,用以取代傳統課程。它打破學科藩籬,結合科技、小組合作,讓孩子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學到二十一世紀所需的新技巧。

全面性評量

教育理想國的核心概念主張以全光譜的眼光來評量學童能力,稱為「全面性評量」。它在整合各傳統學科的深度調查意義下,評估學生的閱讀、寫作、數學等核心技能。學生將利用各種方法與媒體,包括口頭報告與網頁內容,向課堂與老師及更廣泛的對象展示他們所學的知識。他們的社交技巧,例如團隊合作能力、努力與堅持等,也將一併接受評量。透過發展這種以表現為基礎的評量制度,也將改變課綱,改善教師的職能。

大規模教學的武器:一個學生,一部電腦

以往,教科書是與學生呈1:1比率的工具(一個學生要有一本教科書),現在則該推動1:1科技,即一個學生要有一台電腦,使學生不論何時何地,就算超出課堂與社區之處,學習也能進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善用資訊,學生面對多樣化的資訊來源,必須自行評估那一筆資訊最正確、實用。接著,必須消化這些資訊,有創意地運用,不論是用來製作一個多媒體簡報,或設計射向月球的火箭。此時學校不能只要求學生吐出資訊,而應要求他們:「你能用這些資訊創造出什麼?」

改變教育體制是一項世代以繼的長期挑戰,下一世代的年輕人已經掌握科技並隨身攜帶,而學校仍在勉力追趕。在臉書中,美國學生已在跟中國、俄國孩子交談、比對筆記、合作計畫。他們知道,外面有一個大人仍少知悉的真實世界。他們正在覺悟:「我的小小世界已不再是我的小小世界了。」

每個想改善教育的人都需要看的書

每當喬治.盧卡斯被問到「教育理想國的目標對象是誰」時,他總是回答:「所有想改善教育的人。」
所以簡而言之,這本書就是每個關心教育改革與教育創新的人都想要也需要看的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