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台灣文學不僅關注個別作家與作品,也要留心受政治經濟影響的「文學社會」與「文學生態」,並進一步考察「文學史如何呈現文學的過去」。
本書以活躍於戰後台灣文壇八位作家為對象,討論「文學史敘事」相關議題,也藉以探索他們的文學史位置。八位中三位散文家:王鼎鈞、陳之藩、許達然;五位小說作家:鍾理和、郭衣洞、郭良蕙、潘人木、聶華苓。
近年文學史理論前仆後繼,其中布拉格學派主張文學史重要任務之一,便是要闡明特定時期、特定地區的「文學生態」。
本書作者雖在大學任教,鑑於台灣文學研究在學術領域的邊緣性,每在撰寫論文時,時常有介紹台灣文學作家作品給更多人認識、欣賞的心情,總希望有更多人「來喜愛台灣文學」。因此本書並非硬梆梆的學術論文,題目看起來冷硬,各篇內容其實可讀性很高。
八位文學家無不是作品質量俱佳,在文學史上有議題性也有重要性的人物。全書配以豐富圖片,是一本深入認識台灣文學社會的有益讀物。
本書以活躍於戰後台灣文壇八位作家為對象,討論「文學史敘事」相關議題,也藉以探索他們的文學史位置。八位中三位散文家:王鼎鈞、陳之藩、許達然;五位小說作家:鍾理和、郭衣洞、郭良蕙、潘人木、聶華苓。
近年文學史理論前仆後繼,其中布拉格學派主張文學史重要任務之一,便是要闡明特定時期、特定地區的「文學生態」。
本書作者雖在大學任教,鑑於台灣文學研究在學術領域的邊緣性,每在撰寫論文時,時常有介紹台灣文學作家作品給更多人認識、欣賞的心情,總希望有更多人「來喜愛台灣文學」。因此本書並非硬梆梆的學術論文,題目看起來冷硬,各篇內容其實可讀性很高。
八位文學家無不是作品質量俱佳,在文學史上有議題性也有重要性的人物。全書配以豐富圖片,是一本深入認識台灣文學社會的有益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