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克勒問題 | 拾書所

芬克勒問題

$ 288 元 原價 320
2010年英國曼布克獎得獎作品

「《芬克勒問題》充滿機鋒、溫暖、聰慧、人的感受與了悟。這是一位真正的作家以細緻到幾乎不可見的技巧寫成的漂亮作品。從寫作技巧來看,角色的塑造無懈可擊,文風微妙輕快,遣字措辭盡皆完美,句法清新,渾然天成。傑可布森的表現手法一流,豐富到我可以就他文字的運用講上一整天,而完全不提這本小說在談什麼。」──《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書評

芬克勒在牛津大學唸的是道德哲學,教學生修辭學和邏輯,以猶太人的精明,寫了《廚房裡的存在主義者》之類的自助實用哲學書,從看似冷門、沒有前途的哲學中賺了大錢,成為電視名嘴、社會名流。

崔斯樂夫跟芬克勒是同學,一個「組件式、零星片段的人」,興趣廣泛,在大學裡從考古、劇場行政、性別與政治到比較宗教都有涉獵,之後進入BBC製作深夜乏人觀看的文藝節目。憤而辭職之後,開過貨車,做過鞋店經理、木工助手……。

兩人一直與中學時期的歷史老師李柏保持聯絡。李柏年輕時在捷克當記者,曾在好萊塢寫影藝八卦新聞,之後到了英國教歷史,後來回頭以名人軼事寫些捕風捉影的傳記,發現這更賺錢,也可以讓他有能力為曾受鋼琴大師霍洛維茲稱讚的妻子買一台貝赫史坦的平台鋼琴。

可是,李柏的妻子過世了,芬克勒的妻子也是。兩個鰥夫,加上離了婚的崔斯樂夫一起在李柏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寬敞住家吃了一頓飯。

故事從這個揉雜著哀傷、甜美回憶、爭論的晚上開始,傑可布森以工筆寫出了人到中年,美好的事物開始露出敗象、荒謬;愛情轉淡,肉身衰亡,面對無可迴避、無可逆轉的難堪,人──特別是男人──有可能保有敗而不潰的一絲尊嚴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