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 拾書所

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 225 元 原價 250

曾經極度反美的日本,二次大戰後為何如此親美?
美國文化如何悄悄住進日本的日常生活、滲透日本人的意識?

文化研究巨擘吉見俊哉對「美國主義」的深沉剖析

《去帝國》作者陳光興強力推薦

本書回顧日本近代的歷史,剖析「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指出日本最終被貼上「親美」的標籤,不只出於表面上政治、經濟或軍事的因素,而是在深層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層面,早已將美國內化卻不自知。

在台灣同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或提起: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沒那個美國時間、吃那個美國仙丹。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強權的極致展現,不是窮兵黷武、耀武揚威,而是滲透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連結人們的欲望和情感。

藉由本書的析論,必能讓我們產生自覺,擺脫內在的「政治的無意識」。

《親美與反美》序章概略描述世界上「親美」與「反美」的趨勢變化,藉以凸顯日本獨特的「親美」意識,並指陳以政治經濟、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學等鉅觀層次,在解釋日本親美現象上的局限;繼而提出輔以大眾文化、消費主義等微觀層面來解釋的企圖。

第1章概灠從幕府到戰爭時期的近代日本如何接納「美國」,快速探討「自由」聖地的形象、大眾文化階次的美國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中性別議題的面向。接下來三個章節中,將以三個層次討論戰後日本如何接納「美國」:麥克阿瑟與天皇(國土空間)、鬧區與海灘(都市空間)、占領軍住宅與家電(居住空間)。

以時代而言,第2章屬於占領期、第3章是從1940年到1950年代、第4章則是以1940年代到1960年代為中心。全書瞄準的是,從占領期到1960年代,美國主義在日本的重層作用。在這戰後日本視線的重層變化中,被割捨與遺忘了什麼?之中又建構了怎樣的戰後日本主體?這一切又如何從戰前以連續的方式支持後帝國的秩序?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最後由終章作總結,希望日本能真誠反省因日美「擁抱」所隱匿的各種問題,誠實面對亞洲人民與歷史,從而找回日本的主體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