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轉眼就在角落,喪事教人措手不及,哀傷撲面而來。
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準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死在香港》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
《見棺材》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包括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書中亦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並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流眼淚》關懷臨終者和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當中大約有一千人自殺,專家估計大約兩成喪親者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自殺者的親友家屬更需要支援。面對香港醫療架構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我們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準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死在香港》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
《見棺材》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包括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書中亦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並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流眼淚》關懷臨終者和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當中大約有一千人自殺,專家估計大約兩成喪親者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自殺者的親友家屬更需要支援。面對香港醫療架構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我們如何能安樂地,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