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月刊 | 拾書所

大觀月刊

$ 180 元 原價 180

※請確定您所選購之期刊正確無誤,本期為2020年05月號 NO.128※
※因雜誌到貨日期不一,請於下單時在備註欄填上您欲購買之期號(過期雜誌恕不接受訂購)※
※本期號上架時間至2020/06
/04※

主標題:常州畫派 專輯 胡駿聲與貴潘家族 小議雲南古代青花瓷 沈周對萬物的觀察與描繪

萬籟俱寂
文‧編輯部
自古以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藝術,便是起源於人類受到自然之美的感召,而興起的模仿行為。中國畫中的花鳥畫一科,便是畫家觀察自然花鳥的姿態,再下筆成畫。本期「常州畫派」專輯,以明末常州畫家惲壽平為首,他運用沒骨寫生為表現手法,影響了日後的花鳥畫甚鉅,《國朝畫徵錄》中稱:「近世無論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戶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惲壽平和他開創的常州畫派〉一文由開宗祖師惲壽平談起,細數惲氏風格於常州地區的影響外,延伸至清代宮廷畫家以及清末嶺南花鳥的表現,條理分明。〈湯世澍《花卉冊》賞析〉則帶領讀者細細品味常州另一家族—湯氏家族後人湯世澍之精品《花卉冊》,湯世澍在清末民初的花卉畫壇上,以繼承南田正宗自許,其私淑南田而加
以改良,跳脫清淡秀雅,呈現符合時代的花卉風格。
〈丹青之外—沈周對萬物的觀察與描繪(上)〉一文中,作者透過詩文與畫作,為讀者刻畫出了一位親近自然、憐愛自然的文人形象。沈周家族以耕讀傳家,自幼生長於大自然的環境中,讓他對於植物果木等懷有親切之情。其畫筆下的生物身姿,充滿著個人情感。對比十八世紀後科技飛快進展,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人們對於物種起源的興趣,得以辨識、鑑定生物的科學繪圖應運而生。現正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展出的「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便以科學繪圖為主題,介紹其歷史脈絡以及於今日臺灣的發展。兩種不同風格的動植物圖繪,值得讀者們細細品味。器物方面,本期除了續探西漢晚期銅鏡之堂奧;另有一篇特別的專文〈小議雲南古代青花瓷〉,作者同樣透過鑑藏上手的實務經驗,將所學所知分享予讀者。
延燒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強制中止了地球村居民的頻繁往來。在限制出入境、居家隔離當中,科學家卻觀察到地球似乎也休息了:在BBC報導中指出:空氣乾淨、海洋與地殼也安靜了,少了遊人如織的河水不再混濁,水質清澈可見小魚成群暢游其間。一場讓人措手不及的疫情,或許是給過於快速躁動的現代社會,一個得以喘息的中場暫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