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有道理的 | 拾書所

愛是有道理的

$ 342 元 原價 380
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一張地圖引導我們去營造、修補與維持愛情。
一旦你擁有愛情國度的地圖,就能找到正確的路,引領你回到溫暖的家。

今天,我們透過科學研究,對愛情有了革命性、樂觀務實的新觀點:愛情絕非無解的難題,而是非常合乎邏輯、可以理解的。不僅如此,愛具有適應性與功能性,更棒的是可以形塑、修補與長久維持。我們終於明確知道,愛情是有「道理」的。

當今舉世公認的婚姻治療大師蘇珊.強森博士在本書生動呈現她與其他科學家歷經三十年臨床研究、實驗與應用的成果:破解愛的密碼,開啟改變關係的契機。你會發現,愛原來很簡單又不必遠求。再痛苦的夫妻只要能學習透過稍微不一樣的方式來因應情緒,同樣能修補感情的連結。

推薦序1
為愛點燈的醫心大師
──黃維仁(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

筆者常問自己醫學院的學生:「你們為何學醫?人生所求為何?是成功嗎?成功的定義又是什麼?是名利嗎?是地位嗎?」其實,我們一生奮鬥最終所尋求的是幸福和意義。
哈佛大學從一九三八年開始一項長達七十五年的追蹤研究,研究結果發人深省。不只發現成就最高者並非當初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更發現最能預測人生幸福與成就感的因素,不是金錢、權力、地位,也不是智商。與許多其他研究的結論一致,哈佛大學這個劃時代性的研究發現,人生中我們是否可以尋得幸褔與意義的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與人建立愛的關係。
許多現代實證研究發現,有意義之愛的關係能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並能促進身心健康。在從事心理治療過程中,筆者清楚看到,愛是所有心靈醫治中最關鍵的要素。
人人都知道愛的重要,但在現代社會中要如何去給予愛、得到愛,卻不容易。牙齒不會咬到耳朵,關係近了,需求不同時,衝突的機率會增加。的確,現代親密關係極為複雜,充滿著兩難:「一親近你我就受傷,不親近你我又孤單。」、「對你傾訴你帶給我的困擾,你會拒我而去,但若不能對你分享真實感受,我心會遠離,我們心靈不再能相契。」
在所有的關係中,愛情關係是最難的。大多數人在進入愛情關係時,心中都憧憬能與所愛的人白頭偕老,共譜一支美麗的人生之曲,為何在全世界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中都有那麼多的人飽嘗分手與離婚之痛?關鍵是情緒。
過去的思潮,認為情緒不可捉摸,是造成衝突的亂源,所以高舉理性,甚至鼓勵人用意志去否定情緒。然而,隨著腦科學的發展,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人的情緒感受很可能是更高層次的智能。思想的確會影響情緒,然而情緒可能更會影響思想。比如人在熱戀中,很喜歡一個對象時,會選擇性地只看到對方的優點。當親友反對這個關係時,會為了袒護情人,找理由去否定別人的想法。實證研究更指出,在離婚邊緣的夫妻,往往看不到對方的善意、努力與長處。甚至會把對方善意的行為,詮釋為帶有惡意。例如,有個丈夫幫妻子開車門時,妻子竟然目露兇光地說:「這個都是做給別人看的,要別人知道你是多麼體貼的丈夫。」諺語說:「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沒關係就什麼都有關係了」,是句很有道理的話。有個幽默的比方說,如果理性是頭,那麼所謂「非理性」的情緒就是脖子,可以決定頭要怎麼轉。
愛情與婚姻關係是所有關係中最錯綜複雜的,往往是剪不斷、理還亂。關係愈親密,彼此情緒感染力愈強。愛人一個關愛的神情可以除去焦慮,一句讚許的話可使人重建信心。愛人不笑,就以為他在生我的氣,需要用討好或比愛人更生氣的方式來尋回他的笑容。愛人一個不耐煩的表情,就足以令人難受半天,一個無言、鄙視的眼神就可使人痛得跳起來。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關係像極了親子關係,牽涉到人間最深的愛恨與「心理依附」。實證研究發現,一個人小時的依附型態,對他在成人後如何處理愛情與婚姻關係會有重大影響。婚姻與愛情關係可以是我們醫治過去生命中所受種種心靈創傷千載難逢的良機,然而,這也可能是我們放下防衛的脆弱心靈再度受傷最危險的情境。
人人都在尋求愛,卻有太多的人在此過程中嘗到刻骨銘心之痛。如何在此離婚率高升的多元社會中保護愛,醫治親密關係,使兩顆心能重新緊密相依?
筆者在美國從事婚姻與心理治療多年,且因在全美頂級學府任教,有幸接觸當代最尖端的婚姻研究與治療技術,深知長期、習慣性地避免衝突,是造成現代夫妻離婚的首要原因,而在處理親密關係中一些較複雜、傷害深的個案時,若光用「溝通四要」、「衝突五訣」、「幸福六竅」等行為公式與技巧訓練,而未能從深度心理與依附的角度去了解,可能很難幫助在親密關係中彼此傷害的雙方產生持久而有益的改變。
當代最優秀的一些治療者與有關心理醫治的研究都發現,人在沒有情緒或在情緒過度激昂的狀態之下,都很難產生深度、有持久性的改變。沒有情緒時,若只靠說理,就好像煎冰凍的魚,即使表面都焦了,裡面還是冰的。情緒氾濫時,專司理性思考的前腦,被情緒的腦中「杏仁核」的部分「綁架」(所謂的「Amygdala Hijack」),在高度焦慮時,無法思考,只會在衝動反應的狀態中,忙著「逃亡」或「反擊」,造成「戰火高升」。婚姻治療的關鍵是如何在夫妻怒火填膺,陷入一攻一防、一追一逃的情緒狀態時,藉著治療者高度的共情與智慧的引導,讓夫妻都覺得被了解,情緒受安撫、安全感增加時,有機會使傷痛與柔情得以浮現而不帶指控。更重要的是,訓練夫妻將來在發生衝突而沒有治療者在場的情況下,還能看到對方凶神惡煞的表面或冷若冰霜的防衛背後那受傷、孤單、渴望被理解和撫慰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這是一件極為艱鉅但非常值得努力學習的功課,因為在人生旅途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心理傷害,而婚姻與愛情關係卻可以是我們徹底醫治心靈創傷最好的時機。
實證研究指出,即使在原生家庭中受傷,而形成「逃避」或「焦慮」之「不安全依附」型態的人,只要在後來與人產生深度互動時,有五年以上「安全依附」的經驗,他們的依附型態能夠從「逃避型」或「焦慮型」等「不安全依附」型態,轉化成「安全型」。所以只要還願意去愛,肯謙卑學習,夫妻其實可以是彼此心靈創傷最好的醫治者。因為在人間所有的關係中,由於朝夕相處,夫妻有最多的機會可以藉著良性的深度互動,為彼此帶來心理醫治過程中最重要的「矯治性情緒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因此,願意努力成長的夫妻除了在生命中要找到良師益友之外,他們非常需要的是真正具有深度,有科學根據,能幫助情侶與夫妻破解愛的情緒密碼、引導他們彼此疼惜、重新委身,醫治受傷關係,建立心理安全依附的導航系統。
Dr. Sue Johnson是當今舉世公認的婚姻治療大師,她把「情緒取向治療」發揚光大,運用到夫妻關係上,藉著她高度的智慧與豐富的臨床經驗,以依附理論為核心,創立了「情緒取向的婚姻治療」,成為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極少數已被嚴謹的科學實證研究證明有效,並且療效可以長久持續的治療學派。Dr. Sue Johnson不只對全球婚姻治療學界有極大的貢獻,二○○九年她也藉由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的《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 》一書,深入淺出地把極為深奧複雜的治療理念與技術化為清楚易行的具體步驟,造福了無數中文世界的讀者。現在她更進一步,把近幾年來最尖端的腦科學與關係療癒之科研成果融入《愛是有道理的》這本新書之中。
Dr. Sue Johnson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學者,更是婚姻治療的天才。在本書中,我們不只能涉獵平日唯有專業治療者和心理研究所的師生才有機會接觸到當今婚姻治療理念與技術的精華,更寶貴的是能在書中清晰地看到這位大師在她的治療室中,如何從理論到應用,引導一對對在親密關係中觸礁,被赤焰烽火的衝突所「燙傷」或在冷酷輕蔑的冰窖中被「凍傷」的情侶與夫妻,一步步放下攻擊與防衛,讓傷痛與柔情得以浮現,使兩顆孤寂受傷的心靈能彼此疼惜,互相撫慰,而終能愛火重燃。書中不只有豐富的教材,每一章後面都有令人深思的問題與有益的練習,幫助我們消化,把這些重要的理念與技巧活用到親密關係之中。
筆者有幸在人生中有幾段與Dr. Sue Johnson單獨見面,向她學習,一起切磋的「珍珠時刻」,深深地被她的學問與人品所折服。因著Dr. Sue Johnson對婚姻治療界所帶來革命性的貢獻,她在全球已享有一代宗師的身分地位,但最難能可貴、令我感佩的是她一直保有那顆純真、愛人的心。當她在書中展望未來,探討科技與網路所帶來的影響,高聲疾呼我們必須刻意維護人與人之間親密而有意義的情感連結,竭力營造更人性化的社會時,筆者不只看見一位頂尖的心靈醫治者,更看見一位滿有宗教情懷、悲天憫人的哲學家。
人生旅途上,每個人在關係互動中都會受傷,而臨床上我們常見受傷的人會傷人。然而筆者覺得,一顆受了傷,不但不去傷人,還願意不斷去學習、不斷去愛、不斷去醫治的心,是一顆最美的心。生命的傷痕可以帶給我們深度,幫助我們更能體恤別人受傷的感覺,增加我們與人建立有意義愛的連結之能力。筆者深信,每個人身上也都具備醫治人的力量。只要有顆願意去愛的心,努力學習「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並且不斷體驗並操練本書所教導的尖端婚姻治療理念與技術,我們都可以不斷進步,成為「醫心的人」。願我們都本著一顆謙卑柔和的心,不斷去體驗愛、學習愛、傳播愛。最後筆者在此祝福每一位有心的尋愛者,都活在愛中,常常平安喜樂。

推薦序2
勇敢面對愛情的定心丸
──劉婷(美國Drexel大學伴侶與家族治療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直以來,人們對愛情有很多的疑問,比如說:人一定要有愛情嗎?什麼樣的人會互相吸引?有愛情的人會比沒有愛情的人快樂嗎?什麼樣的愛情可以天長地久?愛情真的使人盲目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答案是可以應用在每個不同情境、每個不同對象身上的。
在我做伴侶與婚姻治療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中,我從個案的身上學到:雖然愛情的經驗因人而異,但是我們對親密接觸的渴望卻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人類求生存的本能。我們都需要得到重要他人的肯定、接納、了解和喜愛,我們都不希望被重要他人拒絕、批評、厭惡和遺棄。在關係中冷漠或衝突的態度通常是對現實無可奈何的妥協,往往是為了減輕痛苦所做的不得已之決定。幾乎每個個案都告訴我,「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都希望跟伴侶是親近的、相互照顧支持的。很悲哀的是,因為實際面臨的困難,也因為專業求助資源的缺乏,這些伴侶最後的因應對策常常是被迫獨立、降低期望或情感抽離。但是,這真的是我們唯一或最好的選擇嗎?
我從很多個案的經驗中領悟到:尋求親密和維持接觸是順從人類天性的選擇,任何違反人類本性的策略很可能會產生得不償失的副作用,會對我們的生理或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從七○年代缺乏親密接觸的猴子實驗,到現在的腦部斷層檢驗,這些實驗結果一再證明,「親密接觸」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必要條件,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心之所歸啊!
Sue Johnson博士一直相信的是:我們的社會過度強調獨立自主和孤軍奮鬥的能力,這和我們尋求親密和安慰的本能是相違背的。我們常常擔心自己表現出的柔軟脆弱,一則可能讓我們變得依賴、軟弱,一則可能造成別人的負擔。在她的新作《愛是有道理的》中,Sue Johnson博士從與生俱來的渴望這個角度出發,用生動易懂的文字和描述,幫助讀者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愛情,以及人在愛情中的互動行為。Sue Johnson博士在書中列舉科學證據來說明:(1)愛情的本能反應是尋求親密接觸和相互安慰照顧,而不是性愛和侵略;(2)比起批評和競爭的態度,重要他人的同理肯定更能激發鼓勵我們的成長進步。
除了提供與愛情有關的科學證據之外,Sue Johnson博士在書中借用實際的案例來討論了相伴一生所面臨的挑戰,像是承諾和忠實、子女的管教、空巢和退休相關的問題等等。她以這些挑戰為基礎,指出幾種伴侶常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的不良互動循環,以及這個循環下隱藏的情緒和依附需求。
如果《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提供了我們建立親密情感連結的工具,《愛是有道理的》則提供了科學證據來說明親密接觸的重要性及其影響的深遠。Sue Johnson博士在本書中說出了情緒取向治療師的心聲,也給所有勇敢面對愛情所帶來的酸甜苦辣滋味的朋友一顆定心丸:需不需要親密接觸不是我們可以做的決定,這是我們人類天性的一部分;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找到共同維持這份親密接觸的夥伴,並以這份親密接觸來做為我們成長茁壯的安全基地。

目錄:
序1 為愛點燈的醫心大師 黃維仁
序2 Shall We Dance? 趙淑珠
序3 勇敢面對愛情的定心丸 劉 婷
前言 領悟愛情
第一部 關係革命
第1章 愛:典範轉移
第2章 依附:愛的關鍵

第二部 愛的新科學
第3章 情緒
第4章 大腦
第5章 身體

第三部 愛的進行式
第6章 歲月裡的愛
第7章 情感連結的崩解
第8章 重建連結 

第四部 新科學的應用
第9章 愛的故事
第10章 二十一世紀的愛

謝辭
資源
參考文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