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以豐潤的養分滋養在地文化,藝術家以創作表達與連結對土地的情感
「歷史.榮光.名作系列──美術家傳記叢書」第二系列出版
十二位與台南有關的藝術家,他們的故事及作品,帶領讀者悠遊於不同時空,欣賞結於地方的藝術果實
葉王(1826-1887)為臺灣交趾陶的始祖,本書以其於佳里震興宮的交趾陶作品〈八仙過海〉談起,企圖在史料及葉王的存世作品中,重建葉王的身影。
交趾陶為一種低溫製作的軟釉陶,其製作技術可說是在清中期以後,隨著廟宇建築技術一起自廣東傳至臺灣,重視捏、塑、堆、貼、刻畫等技巧的運用,大多以裝飾功能被創作在廟宇或大宅第內,其表現題材多與民間戲曲和小說神話為主。葉王為交趾陶傳進臺灣早期的創作代表,也被稱為是臺灣交趾陶的始祖,其高超的造形能力,以及洞悉事物的過人觀察力,呈現出雕琢細緻且主角動態、特徵精準確實的作品。目前葉王現存作品最多的廟宇為學甲慈濟宮和佳里震興宮,這兩處的作品可以說是葉王創作生命中的代表作,也是研究葉王作品的寶庫。
此書作者鄭雯仙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專攻臺灣陶藝研究。除了〈八仙過海〉外,書中更精選了葉王多件作品,作者以豐富的史料及嚴謹的考證為基礎,仔細分析了葉王的構圖及手法,除了道出葉王的創作軌跡及藝術外,也傳達出廟宇建築裝飾中常被引用的人物、故事,以及所反映的精神,指引讀者一條認識此民間藝術及葉王藝術成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