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家庭以外最小的社會單位,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礎。
二十年來,在高度經濟發展下,台灣的生活型態激烈改變,
許多人出於對鄉土的熱愛,共同迎向挑戰、凝聚認同,
重新找回溫潤的人性,開啟了彼此關懷的新故鄉運動。
《經典》深入全台最具代表性的社區,呈現其成果與難題,
看見台灣的活力與希望,並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指引典範。
榮獲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平面報導優等獎
專文推薦
陳其南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錦煌 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社區營造」就是一種「拆牆」運動,要拆除疏離感藩籬,重新找回人性,營造新人間。在這過程中,人們需要的不是「關」心。「社區營造」本身就是一種「開心」的運動。透過彼此溝通和互動,展開溫潤的人間心情。──陳其南‧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社區原本就是群居的眾人一同解決生存與生活的難題。解嚴之後,台灣蘊藏已久的民間力量獲得釋放,各地出現自發性的社區營造。一九九四年,政府正式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更形成社會運動般的風潮。
推動社造的動機,往往來自社區遭遇挑戰。無論是生產結構改變、貧困老化、價值崩落,還是地震與風災的摧殘,社區居民用自己的力量,解決生存與生活的難題。《經典》精選獲得具公信力大獎肯定,成功凝聚居民認同,促使地方永續發展的十六個社區,發掘其長久堅持的核心精神,看見台灣基層的前進力量與希望。
【咱ㄟ社區】目錄
【推薦序】
人心之華的涵蘊
文/陳其南
台灣社區的堅韌與活力
文/陳錦煌
【楔子】
看見台灣的希望
從聚落到社區 撰文/曾旭正
【鄉村社區】
嘉義新港──齊心協力創新生 撰文/陳世慧 攝影/黃世澤
南投桃米──永續生態村 撰文/張子午 攝影/黃世澤
台南土溝──美術館農村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宜蘭白米──危機變轉機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桃園埔頂──水水好家園 撰文/居芮筠 攝影/黃世澤
花蓮富源──縱谷客家第一庄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都會社區】
台北南機場──弱巷裡的微光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中和世紀皇家──水泥叢林見溫情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台北北投──榮耀與傷口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台南金華──宜居好生活 撰文/陳世慧 攝影/黃世澤
【原民部落】
新竹斯馬庫斯──共生新世界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高雄那瑪夏──家的新方向 撰文/張子午 攝影/黃世澤
【理念社區】
以社區為師──牆外的學習革命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文化觀光──是文化也是教育 撰文/趙中麒 攝影/陳弘岱
綠色行動──治標也治本 撰文/裴凡強、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
在地信仰──以神明之名 撰文/陳世慧 攝影/陳弘岱
【推薦序】
人心之華的涵蘊
文/陳其南(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經典雜誌這本《咱ㄟ社區》系列報導,以圖文並茂的手法介紹了十四個真實社區的案例。涵蓋的範圍從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區(北投和南機場社區),遠到東部花蓮的富源社區和台東縣卑南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都會住宅社區、鄉村社區和原住民社區都有所著墨。可見這是一部相當周延且有代表性的社區營造案例介紹。不只如此,這個系列也包括了與社區營造精神一致的非政府組織「主婦聯盟」,並有一篇討論不同宗教信仰與地方社區經營的關係。
回顧二十多年來的社區發展過程,走過高度經濟發展和都市化過程的台灣鄉村、部落和住宅區,許多面貌和生活型態都發生了激烈的改變。有些地區正面臨散村的命運,意識到此種危機的村民開始思考地方未來的出路。農村鄉村社會的續存不得不擺脫農業生產和技術專業的範圍,而從社會、地方傳統、環境景觀、文化、休閒和學習產業的整合來尋找出路。以社區總體營造為名的新故鄉運動,就這樣悄悄地擴散到台灣各地。
經過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有些地方終於慢慢釐出了一些頭緒。許多關心自己村落社區未來命運的鄉民,開始會自發的組團,包租遊覽車,遠道走訪嘉義、宜蘭、台北等地的著名社區營造示範點,彼此觀摩學習。有些社區甚至組團遠赴日本,為的是去看他們的鄉村振興運動。這些現象讓人想起傳統的進香活動,只是現在要去朝聖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自己家鄉未來命運的總體營造。
我的一位朋友洪詩棠,為了幫忙推動社區營造運動,曾經想出了許多動人的比喻,令人回味無窮。他說:「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表情」運動,因此在社區裡我們問「你有沒有臉見人?」這就變成了雙關語。每個人,每個社區,每個地方,都應該擁有不同的容顏和豐富的表情,透過地方自主意識,呈現多元文化傳統與環境產業結合的特色,進一步形塑在地的臉譜。在一個逐漸失去社區和共同體的時代,人與人最親近的地方經常橫豎著一座無法跨越的高牆。即使沒有「人」的地方也感覺得擁擠。「社區營造」就是一種「拆牆」運動,要拆除疏離感藩籬,重新找回人性,營造新人間。在這過程中,人們需要的不是「關」心。「社區營造」本身就是一種「開心」的運動。透過彼此溝通和互動,展開溫潤的人間心情。「開」心也是雙「關」的。
從這個系列看起來,「有一群人已經先站了起來!」在這裡,人民已經開始甦醒,自由選擇喜歡的傳統,思考決定未來的遠景,認真地,誠實地挖掘播種土地上的一切。他們也開始把社區營造做為一種對土地重新「命名」的運動,結合地方人力智慧和物力資源,振興地方活力與生機,企圖再度尋回土地的情感與信心。社區營造可以說是一種全面反省的運動,是要找回台灣最深的「井」。這個井是我們凝聚社會網路的所在,是我們共同生命所依賴的活水源頭。
四百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的帆船駛過台灣的海域,驚嘆這片島嶼的美麗,不禁叫出「福爾摩沙」的名稱。流傳至今,福爾摩沙,仍然是住在這塊土地上許許多多人們發自心底的憧憬,甚至希望藉這美麗的稱呼,去喚醒日益墮落、渙散、扭曲的人心。
當我們開車行經花東縱谷,在有些地段仍然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河與整齊的作物景觀,那種享受和鄉情是無與倫比的。可是,我們卻也擔心這種景觀或許不會維持很久。有時走過鄉間,穿過小鎮,面對大街小巷,不禁要為鄙陋的面貌和貧乏的內涵感到惋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台灣島上突然增加了許多非自然的景物,這些景物都是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類──「台灣人」,所生產出來的。何時福爾摩沙在我們的手中便成了不適合「人」居住的境地?缺乏美感與公共的心,使我們失去了文化的光華,使台灣的心地不再有靈性與溫潤。我們不禁要問: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在台灣人的手中還可能存在嗎?
土地是上天對台灣人的恩賜,台灣人被允許利用這塊土地做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台灣人在土地的庇蔭之下,為了自己子孫的將來,甚至為了生態和環境的倫理本身,不只應該保護這塊土地,更積極的目標是要讓台灣人在這塊土地上為了生活所營造出來的景物,不但能夠整合到這塊島嶼的自然之美中,最卓越的成就則在於使得台灣人人工生產的景物比起自然更美麗,或是因為這些景物的存在而使得自然呈現得更美麗!
【推薦序】
台灣社區的堅韌與活力
文/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一九九四年,當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造),到今年已整整二十年,我因為擔任過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也曾在行政院及九二一重建會負責過社造政策,以及在成立了二十七年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前後工作十五年,因此,被邀請參加幾場反省社造過去及未來的研討會,討論中,我心中最大問題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社區)氛圍及時空背景下台灣(社區)開始推動社造?有那些核心價值?將來會變成怎樣?
這時,剛好經典雜誌《咱ㄟ社區》一書即將出版,邀請我寫序;當我讀到記者們不辭辛苦,上山下海(攝影記者真正掉到埤塘裡),到各不同類型的典範社區,採訪到如此深入精闢且巨細靡遺的文章,精簡地紀錄了各社區營造過程的點點滴滴,遭遇的困難,如何克服,及長久堅持的核心精神,真令人感動,是我思考台灣推動社造二十年的重要參考。
《咱ㄟ社區》報導的社區有農村型,如新港、土溝、桃米、白米、埔頂;有原住民部落型,如那瑪夏、司馬庫斯、達魯瑪克、桃源村;有都會型,如中和世纪皇家公寓大厦、台南金華里、北投區、南機場;也有社群型,如主婦聯盟共同採購合作社、花谷計劃等等。
不管什麼類型社區,會開始推動社造,特別是由社區發動,而不是配合政府政策,或申請什麼經費,共同的原因是社區遭遇了挑戰,如新港解嚴後碰到大家樂流行,及電子琴花車跳脫衣舞對社區的傷害;桃米及那瑪夏分別遭到九二一大地震及八八風災;南機場是因為貧困及老化;白米是水泥廠進駐對環境的破壞;北投是從保護溫泉博物館開始的一系列社造工作;埔頂是賴以生存的埤塘受到破壞;金華里是缺乏社區公園等。
社造是從發現社區的問題開始,因為社區之所以存在,本來是為解決生存及生活所碰到的各式問題;翻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在城邦或國家組織未成立之前,「人」因為要生存,要抵抗洪水猛獸、生產食物及傳宗接代,光靠一個人作不到,必須一群人聚集一起分工合作才有可能,這是人從家庭發展到社區的最重要原因;然後,因為一群人住在一起,必然有許多生活上的摩擦需要解決,所以,社區共同體的意涵,分別是解決生存及生活的難題;用這個角度才能了解社造的發生與發展。
至於台灣在一九九四年文建會開始推社造後,為什麼可以一呼百諾,一下子推展到其他部會,產生類似社會運動般在台灣社會風起雲湧,相當重要的原因來自解除戒嚴後,社區居民期望當家作主,另外是李登輝總統在首度民選時,提出「經營大台灣要從小社區作起」的競選口號造成的影響。
《咱ㄟ社區》的系列報導中,各篇報導都提到了社區營造成功的幾個要素,包括人、組織、共識、社區認同、為解決問題不斷學習、整合,及足以感動人的核心精神;經典的記者們都很用心,雖然沒有參與第一線工作,寫出來的東西卻篇篇都能讓我這種長期在地工作者感動;我覺得社造要最重要的是人,所謂社造靈魂人物(key person),他的熱情、堅持、理想、行動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人不常見,如何培養,如何傳承,是社造成功與否的關鍵;同時,要靠一群熱心的志工,同心協力才能成功。
至於核心精神,像〈文化觀光──是文化也是教育〉提到的守護部落傳統文化;〈綠色行動〉的食品安全、友善環境、照顧土地;司馬庫斯的合作共生;新港的希望下一代不變壞;南機場的弱勢照顧等等,讓這些核心精神透過人,組織運作,產生具體行動才能感動別人,也因為感動了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及更多資源投入。
新港文教基金會於一九八七年開始投入社造工作,一九九四年政府提出社造政策,歷經總統民選,二度政黨輪替,社造政策更替不停,從文化部到各部會,然後到農業部的農村再生,雖然編列的預算比二十年前多,然而,未來二十年會變成怎樣?令人不敢想像!尤其,經費核銷制度一樣,是基層社區工作者最大夢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會長和村長對立依舊(若不同一個人),但是,讀了《咱ㄟ社區》的系列報導,讓我深深感受到「樹頭若是站得穩,不怕樹尾刮風颱」的道理,我相信若基層社區可以繼續保有這種活力,再大的困難,不管政府政策如何改變,台灣社區還是會繼續向前走!
【楔子】
看見台灣的希望
社區概念被引進台灣,雖是近二十多年的事,但早在先民唐山過台灣,依地緣、血緣而同居,所謂的庄頭、聚落、村里等,其實已具備現今定義下社區的雛形。
只是曾經緊密相依的社區關係,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工業化、都市化後,也逐漸煙消瓦解。在農村,人口大量外移的結果,是價值崩落、人口老化、歷史與認同感的消褪。在都市,外來人口的過客心態,則普遍使人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
一九九四年,為了重現溫馨有情的居住環境,政府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期待透過共同參與的民主方式,凝聚利害與共的社區意識。
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進一步闡釋,台灣要改變,就要從底層開始;而社區,正是國家與家庭之間,最根本的單位。
《經典》長久以來,都持續關注此一國家的「基礎建設」,唯社造是一項長期工程,從共識的建立、民主程序的維持、公約的簽訂,經費的籌措,乃至管理方式的擬定等,都需要至少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方能見其效。加以根據文化部設立的「台灣社區通」網站顯示,目前在該站註冊的社區達兩千九百九十三個,未註冊卻有社造之實的則超過三千之譜,要在眾多社區中尋找足以為軾的典範,殊非易事。
儘管如此,在徵詢各方意見後,《經典》仍整理出兩大標準:一是該社區曾獲具公信力之大獎的肯定,如贏得總統獎的嘉義新港,榮獲聯合國宜居社區獎的台南金華里;二是,獲獎之餘,只要具備在地特色,成功凝聚居民認同,促使地方永續發展者,也在入選之列。
最後,有鑑於英文community一字,可同時翻譯成「社區」與「社群」,《經典》除了深入介紹一般定義下的社區外,也針對雖分散各定卻擁有共同關懷,屬於跨越地理界線的社群;在這個名為「理念社區」的單元裡,《經典》將分就為了飲食安全而有的共同購買、為求教育品質而逕行的自學行動,以及基於信仰而形成的各種無形社區,做出詳盡而生動的報導。
一如特別為本書撰寫開宗明義章的曾旭正教授所說,台灣歷史幾經變遷,不同的社區,各有不同的營造動機;但相同的是,走過漫長而艱難的社造之路,這些足為借鏡的社區,不僅值得學習,也讓人從中看到台灣的希望。
(撰文/陳世慧)
二十年來,在高度經濟發展下,台灣的生活型態激烈改變,
許多人出於對鄉土的熱愛,共同迎向挑戰、凝聚認同,
重新找回溫潤的人性,開啟了彼此關懷的新故鄉運動。
《經典》深入全台最具代表性的社區,呈現其成果與難題,
看見台灣的活力與希望,並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指引典範。
榮獲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平面報導優等獎
專文推薦
陳其南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錦煌 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社區營造」就是一種「拆牆」運動,要拆除疏離感藩籬,重新找回人性,營造新人間。在這過程中,人們需要的不是「關」心。「社區營造」本身就是一種「開心」的運動。透過彼此溝通和互動,展開溫潤的人間心情。──陳其南‧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社區原本就是群居的眾人一同解決生存與生活的難題。解嚴之後,台灣蘊藏已久的民間力量獲得釋放,各地出現自發性的社區營造。一九九四年,政府正式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更形成社會運動般的風潮。
推動社造的動機,往往來自社區遭遇挑戰。無論是生產結構改變、貧困老化、價值崩落,還是地震與風災的摧殘,社區居民用自己的力量,解決生存與生活的難題。《經典》精選獲得具公信力大獎肯定,成功凝聚居民認同,促使地方永續發展的十六個社區,發掘其長久堅持的核心精神,看見台灣基層的前進力量與希望。
【咱ㄟ社區】目錄
【推薦序】
人心之華的涵蘊
文/陳其南
台灣社區的堅韌與活力
文/陳錦煌
【楔子】
看見台灣的希望
從聚落到社區 撰文/曾旭正
【鄉村社區】
嘉義新港──齊心協力創新生 撰文/陳世慧 攝影/黃世澤
南投桃米──永續生態村 撰文/張子午 攝影/黃世澤
台南土溝──美術館農村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宜蘭白米──危機變轉機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桃園埔頂──水水好家園 撰文/居芮筠 攝影/黃世澤
花蓮富源──縱谷客家第一庄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都會社區】
台北南機場──弱巷裡的微光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中和世紀皇家──水泥叢林見溫情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台北北投──榮耀與傷口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
台南金華──宜居好生活 撰文/陳世慧 攝影/黃世澤
【原民部落】
新竹斯馬庫斯──共生新世界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高雄那瑪夏──家的新方向 撰文/張子午 攝影/黃世澤
【理念社區】
以社區為師──牆外的學習革命 撰文/居芮筠 攝影/劉子正
文化觀光──是文化也是教育 撰文/趙中麒 攝影/陳弘岱
綠色行動──治標也治本 撰文/裴凡強、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
在地信仰──以神明之名 撰文/陳世慧 攝影/陳弘岱
【推薦序】
人心之華的涵蘊
文/陳其南(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經典雜誌這本《咱ㄟ社區》系列報導,以圖文並茂的手法介紹了十四個真實社區的案例。涵蓋的範圍從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區(北投和南機場社區),遠到東部花蓮的富源社區和台東縣卑南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都會住宅社區、鄉村社區和原住民社區都有所著墨。可見這是一部相當周延且有代表性的社區營造案例介紹。不只如此,這個系列也包括了與社區營造精神一致的非政府組織「主婦聯盟」,並有一篇討論不同宗教信仰與地方社區經營的關係。
回顧二十多年來的社區發展過程,走過高度經濟發展和都市化過程的台灣鄉村、部落和住宅區,許多面貌和生活型態都發生了激烈的改變。有些地區正面臨散村的命運,意識到此種危機的村民開始思考地方未來的出路。農村鄉村社會的續存不得不擺脫農業生產和技術專業的範圍,而從社會、地方傳統、環境景觀、文化、休閒和學習產業的整合來尋找出路。以社區總體營造為名的新故鄉運動,就這樣悄悄地擴散到台灣各地。
經過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有些地方終於慢慢釐出了一些頭緒。許多關心自己村落社區未來命運的鄉民,開始會自發的組團,包租遊覽車,遠道走訪嘉義、宜蘭、台北等地的著名社區營造示範點,彼此觀摩學習。有些社區甚至組團遠赴日本,為的是去看他們的鄉村振興運動。這些現象讓人想起傳統的進香活動,只是現在要去朝聖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自己家鄉未來命運的總體營造。
我的一位朋友洪詩棠,為了幫忙推動社區營造運動,曾經想出了許多動人的比喻,令人回味無窮。他說:「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表情」運動,因此在社區裡我們問「你有沒有臉見人?」這就變成了雙關語。每個人,每個社區,每個地方,都應該擁有不同的容顏和豐富的表情,透過地方自主意識,呈現多元文化傳統與環境產業結合的特色,進一步形塑在地的臉譜。在一個逐漸失去社區和共同體的時代,人與人最親近的地方經常橫豎著一座無法跨越的高牆。即使沒有「人」的地方也感覺得擁擠。「社區營造」就是一種「拆牆」運動,要拆除疏離感藩籬,重新找回人性,營造新人間。在這過程中,人們需要的不是「關」心。「社區營造」本身就是一種「開心」的運動。透過彼此溝通和互動,展開溫潤的人間心情。「開」心也是雙「關」的。
從這個系列看起來,「有一群人已經先站了起來!」在這裡,人民已經開始甦醒,自由選擇喜歡的傳統,思考決定未來的遠景,認真地,誠實地挖掘播種土地上的一切。他們也開始把社區營造做為一種對土地重新「命名」的運動,結合地方人力智慧和物力資源,振興地方活力與生機,企圖再度尋回土地的情感與信心。社區營造可以說是一種全面反省的運動,是要找回台灣最深的「井」。這個井是我們凝聚社會網路的所在,是我們共同生命所依賴的活水源頭。
四百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的帆船駛過台灣的海域,驚嘆這片島嶼的美麗,不禁叫出「福爾摩沙」的名稱。流傳至今,福爾摩沙,仍然是住在這塊土地上許許多多人們發自心底的憧憬,甚至希望藉這美麗的稱呼,去喚醒日益墮落、渙散、扭曲的人心。
當我們開車行經花東縱谷,在有些地段仍然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河與整齊的作物景觀,那種享受和鄉情是無與倫比的。可是,我們卻也擔心這種景觀或許不會維持很久。有時走過鄉間,穿過小鎮,面對大街小巷,不禁要為鄙陋的面貌和貧乏的內涵感到惋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台灣島上突然增加了許多非自然的景物,這些景物都是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類──「台灣人」,所生產出來的。何時福爾摩沙在我們的手中便成了不適合「人」居住的境地?缺乏美感與公共的心,使我們失去了文化的光華,使台灣的心地不再有靈性與溫潤。我們不禁要問: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在台灣人的手中還可能存在嗎?
土地是上天對台灣人的恩賜,台灣人被允許利用這塊土地做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台灣人在土地的庇蔭之下,為了自己子孫的將來,甚至為了生態和環境的倫理本身,不只應該保護這塊土地,更積極的目標是要讓台灣人在這塊土地上為了生活所營造出來的景物,不但能夠整合到這塊島嶼的自然之美中,最卓越的成就則在於使得台灣人人工生產的景物比起自然更美麗,或是因為這些景物的存在而使得自然呈現得更美麗!
【推薦序】
台灣社區的堅韌與活力
文/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一九九四年,當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造),到今年已整整二十年,我因為擔任過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也曾在行政院及九二一重建會負責過社造政策,以及在成立了二十七年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前後工作十五年,因此,被邀請參加幾場反省社造過去及未來的研討會,討論中,我心中最大問題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社區)氛圍及時空背景下台灣(社區)開始推動社造?有那些核心價值?將來會變成怎樣?
這時,剛好經典雜誌《咱ㄟ社區》一書即將出版,邀請我寫序;當我讀到記者們不辭辛苦,上山下海(攝影記者真正掉到埤塘裡),到各不同類型的典範社區,採訪到如此深入精闢且巨細靡遺的文章,精簡地紀錄了各社區營造過程的點點滴滴,遭遇的困難,如何克服,及長久堅持的核心精神,真令人感動,是我思考台灣推動社造二十年的重要參考。
《咱ㄟ社區》報導的社區有農村型,如新港、土溝、桃米、白米、埔頂;有原住民部落型,如那瑪夏、司馬庫斯、達魯瑪克、桃源村;有都會型,如中和世纪皇家公寓大厦、台南金華里、北投區、南機場;也有社群型,如主婦聯盟共同採購合作社、花谷計劃等等。
不管什麼類型社區,會開始推動社造,特別是由社區發動,而不是配合政府政策,或申請什麼經費,共同的原因是社區遭遇了挑戰,如新港解嚴後碰到大家樂流行,及電子琴花車跳脫衣舞對社區的傷害;桃米及那瑪夏分別遭到九二一大地震及八八風災;南機場是因為貧困及老化;白米是水泥廠進駐對環境的破壞;北投是從保護溫泉博物館開始的一系列社造工作;埔頂是賴以生存的埤塘受到破壞;金華里是缺乏社區公園等。
社造是從發現社區的問題開始,因為社區之所以存在,本來是為解決生存及生活所碰到的各式問題;翻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在城邦或國家組織未成立之前,「人」因為要生存,要抵抗洪水猛獸、生產食物及傳宗接代,光靠一個人作不到,必須一群人聚集一起分工合作才有可能,這是人從家庭發展到社區的最重要原因;然後,因為一群人住在一起,必然有許多生活上的摩擦需要解決,所以,社區共同體的意涵,分別是解決生存及生活的難題;用這個角度才能了解社造的發生與發展。
至於台灣在一九九四年文建會開始推社造後,為什麼可以一呼百諾,一下子推展到其他部會,產生類似社會運動般在台灣社會風起雲湧,相當重要的原因來自解除戒嚴後,社區居民期望當家作主,另外是李登輝總統在首度民選時,提出「經營大台灣要從小社區作起」的競選口號造成的影響。
《咱ㄟ社區》的系列報導中,各篇報導都提到了社區營造成功的幾個要素,包括人、組織、共識、社區認同、為解決問題不斷學習、整合,及足以感動人的核心精神;經典的記者們都很用心,雖然沒有參與第一線工作,寫出來的東西卻篇篇都能讓我這種長期在地工作者感動;我覺得社造要最重要的是人,所謂社造靈魂人物(key person),他的熱情、堅持、理想、行動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人不常見,如何培養,如何傳承,是社造成功與否的關鍵;同時,要靠一群熱心的志工,同心協力才能成功。
至於核心精神,像〈文化觀光──是文化也是教育〉提到的守護部落傳統文化;〈綠色行動〉的食品安全、友善環境、照顧土地;司馬庫斯的合作共生;新港的希望下一代不變壞;南機場的弱勢照顧等等,讓這些核心精神透過人,組織運作,產生具體行動才能感動別人,也因為感動了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及更多資源投入。
新港文教基金會於一九八七年開始投入社造工作,一九九四年政府提出社造政策,歷經總統民選,二度政黨輪替,社造政策更替不停,從文化部到各部會,然後到農業部的農村再生,雖然編列的預算比二十年前多,然而,未來二十年會變成怎樣?令人不敢想像!尤其,經費核銷制度一樣,是基層社區工作者最大夢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會長和村長對立依舊(若不同一個人),但是,讀了《咱ㄟ社區》的系列報導,讓我深深感受到「樹頭若是站得穩,不怕樹尾刮風颱」的道理,我相信若基層社區可以繼續保有這種活力,再大的困難,不管政府政策如何改變,台灣社區還是會繼續向前走!
【楔子】
看見台灣的希望
社區概念被引進台灣,雖是近二十多年的事,但早在先民唐山過台灣,依地緣、血緣而同居,所謂的庄頭、聚落、村里等,其實已具備現今定義下社區的雛形。
只是曾經緊密相依的社區關係,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工業化、都市化後,也逐漸煙消瓦解。在農村,人口大量外移的結果,是價值崩落、人口老化、歷史與認同感的消褪。在都市,外來人口的過客心態,則普遍使人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
一九九四年,為了重現溫馨有情的居住環境,政府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期待透過共同參與的民主方式,凝聚利害與共的社區意識。
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進一步闡釋,台灣要改變,就要從底層開始;而社區,正是國家與家庭之間,最根本的單位。
《經典》長久以來,都持續關注此一國家的「基礎建設」,唯社造是一項長期工程,從共識的建立、民主程序的維持、公約的簽訂,經費的籌措,乃至管理方式的擬定等,都需要至少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方能見其效。加以根據文化部設立的「台灣社區通」網站顯示,目前在該站註冊的社區達兩千九百九十三個,未註冊卻有社造之實的則超過三千之譜,要在眾多社區中尋找足以為軾的典範,殊非易事。
儘管如此,在徵詢各方意見後,《經典》仍整理出兩大標準:一是該社區曾獲具公信力之大獎的肯定,如贏得總統獎的嘉義新港,榮獲聯合國宜居社區獎的台南金華里;二是,獲獎之餘,只要具備在地特色,成功凝聚居民認同,促使地方永續發展者,也在入選之列。
最後,有鑑於英文community一字,可同時翻譯成「社區」與「社群」,《經典》除了深入介紹一般定義下的社區外,也針對雖分散各定卻擁有共同關懷,屬於跨越地理界線的社群;在這個名為「理念社區」的單元裡,《經典》將分就為了飲食安全而有的共同購買、為求教育品質而逕行的自學行動,以及基於信仰而形成的各種無形社區,做出詳盡而生動的報導。
一如特別為本書撰寫開宗明義章的曾旭正教授所說,台灣歷史幾經變遷,不同的社區,各有不同的營造動機;但相同的是,走過漫長而艱難的社造之路,這些足為借鏡的社區,不僅值得學習,也讓人從中看到台灣的希望。
(撰文/陳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