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 | 拾書所

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

$ 298 元 原價 320
雖然社會工作已經逐漸脫離病理觀點的服務取向,但是對個人與家庭問題或需求的評估,仍然習慣偏向個人歸因和重視風險因子的尋找。此外,當前社會工作強調人與環境之關係,重視對服務對象充權。不過,充權服務對象並非立即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時間和行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最終還是要關注和協助服務對象的立即性需求,以有效因應生活適應問題,增進人類生活幸福感。因此,提供個人與家庭直接的專業服務就相當重要。近年來,復原力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和廣,在學術上也強調復原力的重要。但是復原力仍然只是停留在概念認知層次,許多實務社會工作者並不理解如何進行實務操作。其實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但不會落入生活困境;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許多人的生活環境中有保護因子,可以提供資源協助度過生活困境或逆境。到底人的生活環境中有哪些保護因子可以協助對抗風險因子,使人脫離困境或發憤圖強、努力向上?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學術研究和實驗方案,不僅概念內涵更加豐富,對於社會工作專業如何運用復原力提供服務,也有相當多的參考價值。在實務工作上,社會工作如何具體規劃各種服務方案,以有效培育服務對象之復原力,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說明概念或內涵,而缺乏系統性的干預步驟。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的實務工作取向,大致上已採用任務中心為核心的工作方法,而且運用範圍已經相當廣泛。實證研究亦顯示任務中心有明確的效能。然而,任務中心在國內文獻中,亦欠缺具體完整的實務操作案例,故多數實務社會工作者多半只有認知上的概念,相當少人運用在實務方案規劃與操作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