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孩子很幸福,雖然物質不虞匱乏,但生活在都市叢林裡,面對日新月異的現成玩具、極具聲光與感官刺激的科技產品,以及受限與過度保護的遊戲空間,缺乏了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也缺少具挑戰與冒險性的遊戲場域。相反的,生活於大自然的原住民,在部落成長的童年,可能從小需跟隨著父母親學習耕作、狩獵、魚撈或織布,雖然沒有太多的現成玩具,但卻可就地取材,利用自然素材製作各種玩具。這不僅是許多原住民藝術家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是難忘的成長經驗,更是原住民集結山林智慧、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體能訓練、娛樂休閒、藝術工藝等文化內涵的綜合展現。
自1990年開始,臺灣的原住民藝術已逐漸跳脫以日常實用、裝飾為主的生活工藝,而轉向純粹提供審美經驗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創作的議題、使用的媒材及表現的手法上,更是豐富而多元。 「玩」、「遊戲」是許多孩子的童年記憶,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最快樂的時光。本展以「做中學」、「玩中學」的概念呈現原住民當代藝術教育,透過「南島國度」、「遊藝森林」、「編織彩虹」、「繪本故事」及「動畫電影院」等展示單元,邀請阿美Amis (邦查)、排灣Paiwan、魯凱Rukai、泰雅Atayal、賽德克Sediq及卑南Puyuma等不同族群藝術家結合各式媒材創作,展現原住民藝術家自身的族群文化、童年經驗、山林記憶與創意想像,同時,透過互動教育的展示,提供孩子用不同的角度體驗,並感受原住民當代藝術的豐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