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能看到你沒看到的?:洞察的藝術 | 拾書所

為什麼他能看到你沒看到的?:洞察的藝術

$ 288 元 原價 320
亞馬遜網路書店四顆星評價
美國【商業理財類】、中國【心理類】新書暢銷榜

麥肯錫公司和美國心理學會讚譽決策思考思想學派大師
融彙120案例,精闢闡釋
破除組織集體盲點,所有領導人必讀之作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能理解別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從而看出契機或危機,進而揭發一個騙局,或改變歷史,或讓個人生涯邁向成功?原因在於,洞察力。

★洞察力小測驗

Q:兩個受困在車陣中的警察,看到前方有一部又新又炫的BMW,駕駛深深吸了一口菸,然後,把菸灰彈到坐墊上。你看出來了嗎?哪裡不對勁?

A:BMW是贓車。

為什麼?誰會在全新的車子裡彈菸灰?不是車主,也不是跟別人借車開的朋友,那麼,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剛偷到這部車的竊賊。

★如何看出弦外之音?洞察力的知名案例

◎是什麼樣的洞見讓哈利‧馬科波洛斯(Harry Markopolos)得以指控伯納‧馬多夫(Bernie Madoff)玩詐術,揪出世紀金融大騙局:龐式騙局?
◎麥可‧高特利柏(Michael Gottlieb)是如何找出不同病患之間的關聯,進而發表第一份愛滋病聲明?
◎山本五十六在一九四○年英國攻擊義大利艦隊事件中看到什麼(美國人沒看到的事情),而能謀劃偷襲珍珠港的策略?
◎一名「空降森林消防員」是從何得知自己另外縱一場火就能救他一命,而不具這種洞察力的同僚只能葬身火海?
◎馬汀‧查爾菲(Martin Chalfie)是如何就一種天然螢光提出那個價值百萬美元(並贏得諾貝爾獎)的構想,讓後繼研究人員得以見到有機生命體的體內,觀察進行中的生物過程?

本書作者蓋瑞˙克萊恩博士是認知心理學家,也是敏銳的觀察家,擅長觀察人們做決定的方式。他從一百二十個案例中,歸納整理出五種不同洞見獲取策略:連結、巧合、好奇、矛盾和創造性的絕境。

★洞見如何觸發?五種獲取洞見的策略
◎連結
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的旅途中,納悶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他所看到的物種差異,透過連結馬爾薩斯的資源競爭觀點,達爾文建構出物競天擇的《進化論》。

◎巧合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文發現,來自於巧合。愛爾蘭天體物理學家伯奈爾的洞見從發現一個巧合開始,進而發現脈衝星,改寫了天文史。

◎好奇
亞歷山大˙弗萊明就是偶然發現實驗室的一只培養皿異常,他因好奇,進一步探究,進而發現世界上最成功的藥物盤尼西林神奇的治療能力,因此拯救了幾百萬條人命,並獲得諾貝爾獎。

◎矛盾
惠特尼是華爾街出了名最多疑的研究分析師之一,她老早就指出次級房貸問題日益嚴重,在一片看好聲中,她勇於與大眾的信念背道而馳,進而獲得他人無法捕捉到的洞見,揭露出問題。

◎創造性的絕境
當初還只是初階軍官的拿破崙是如何以寡敵眾,打贏一場看似絕無勝算的戰爭,一躍成為善於運用戰術的頂尖軍事指揮官,靠的就是創造性絕境。

★組織妨礙洞見的經典案例
◎美國九一一攻擊事件發生前兩個月,早有FBI的特務發現可疑跡象,寫信給FBI總部示警,但卻遭到漠視,無法及時阻止攻擊事件。
◎在德國柏林圍牆倒塌前,有分析師發現阻擋兩德統一的障礙正在消退,可惜他和同事為CIA擬的一篇報告中,自我審查,主要洞見遭到壓抑。
◎CIA低階情報分析官推測某國高官計畫發動政變,但其主管不願意將不尋常的洞見納入每日總統簡報,導致白官對政變措手不及。

★為什麼企業組織老愛阻撓洞見,將心力花在防堵錯誤上?
◎因為身為高階經理人,重視可預期性、害怕意外、怕犯錯與便於管理,所以我們看到企業發展六標準差計畫,致力除錯,卻沒想到,這個計畫餿掉了。
◎二○○六年,《財星》雜誌報導,有九十一%採用六標準差的大公司已經跟不上S&P500指數。意外嗎?因為六標準差阻礙了創新,花費太多心力在減少錯誤。3M最知名的產品:便利貼發明人就說:如果當年已經實施六標準差,他的作品永遠不可能問世。

★沒有組織不歡迎創新,那麼組織如何培育洞見?
透過洞察力三路徑,組織可以增添洞見。
1.並透過獲取洞見五策略中的發現矛盾、連結、巧合、好奇、創造性絕境,正式誘發洞察力的因素。
2.行動:重建故事,增添新的想法。
3.改變我們的理解方式。

本書以豐富的故事與案例娓娓道來如何獲得洞見,破除常見的思考盲點,輔以實例讓你檢視自己思考的方式,培養出尋找洞見的心智習慣,開啟你的洞見之路。


國內名人推薦
【學術界】
別蓮蒂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商學院副院長╱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華人生活趨勢研究顧問
季延平 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前執行長
溫肇東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產業界】
林之晨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媒體界】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齊立文 《經理人月刊》執行副總編輯
羅際夫 正聲電台「財經早知道」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錄:
台灣版作者序
推薦序1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推薦序2 齊立文 經理人月刊 執行副總編輯
推薦序3 溫肇東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4 季延平 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前執行長

Part1 進入洞見之門:洞見是如何觸發的?

Chapter1:獵尋洞見:是什麼引發了洞見?
洞見案例1 用自然螢光檢視生命體
洞見案例2 揪出《龐氏騙局》大騙子
洞見案例3 巧遇瘟疫:發現愛滋病
洞見案例4 日常生活小洞見,修車記

Chapter2 靈光一閃:洞見怎麼來的?
瓦拉思怎麼看洞察力?
意外轉進更好的故事
自然主義的研究
考古學的壕溝


Chapter3 獲取洞見策略1 連結
1 塔蘭托戰役,竟然引起珍珠港事變
2 青花菜和小魚餅乾
3 是什麼觸發了達爾文的進化論?
4 領先的候選人

Chapter 4:獲取洞見策略2 巧合與好奇
1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文發現
2 看出重複模式,揪出阻擋進攻防守後衛
3 好奇促成驚人的發現
4 巧合的危險
5 自己得潰瘍吧
6 黃熱病成因真的和髒亂的環境有關嗎?

Chapter5:獲取洞見策略3 矛盾
1 就是不對勁,察覺次貸風暴
2 挑戰主流觀念,霍亂不是沼氣造成的
3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啟發

Chapter6:獲取洞見策略4 創造性的絕境:為假想所困
1 反直覺洞察力,逃離緊追森林大火
2 破除錯誤假設的殺傷力
3 改變框架,雪莉兒的「吻」
4 拿破崙拋棄成見一戰成名

Chapter 7:換種角度看洞察力
檢視洞見產生的盲點
幸運的一擊?真的嗎?
查閱科學文獻
閱讀故事中,找出決策模式

Chapter8 發現的邏輯
認真看待異常,獲得洞見
通往洞察力的三路徑
拋棄既有成見,通往洞見之門


Part2 關門:什麼會妨礙洞見?

Chapter9 小心錯誤的洞見
1 從一場球賽看,為何你對洞見視而不見
2 錯誤的連結導致悲慘結果

Chapter10 對比雙胞胎的研究:擁有必要資訊,仍無法獲得洞見的原因
錯失洞見原因1 有瑕疵的信念
錯失洞見原因2 欠缺經驗
錯失洞見原因3 被動的態度
錯失洞見原因4 具體的推理模式
科學菜鳥竟能搶先科學界解開生命遺傳之謎

Chapter11 決策者的兩難:仰賴秩序與組織的設計原則與洞察力
1 破解綁架案,援救潔米瑪
2 更強的設計=更弱的洞見


Chapter12 組織如何阻礙洞見
1 什麼樣的動機阻撓洞見?
2 組織使出哪些方法來阻撓洞見?
3 科學家沒有比較高明



Chapter13 僵局典範:怎麼做,可以不找到洞見
幾個洞察力研究

Part3 開門:我們可以如何培育洞見?

Chapter14 幫助自己:人人都能獲得洞見的方法
善用矛盾的力量
增加渦流激盪點子
批判性思考
提神醒腦的停頓

Chapter15 只協助就好:幫助他人自行思考發覺問題
診斷1 協助他人洞察真相
診斷2 診斷加行動
診斷3 用矛盾來修補有瑕疵信念的力量
診斷4 摸索

Chapter16 不要只挑錯:幫助組織獲取洞見
強化向上的箭頭
鬆開濾器,減少洞見受阻機會
如果組織不願依洞見行事……
求助於權威


Chapter17 成為洞見獵人的訣竅
反達爾文進化論的零代蜥蜴
尊重你的調查對象
剩一分鐘可活
卡卡的鑰匙

Chapter18 洞見的魔法
再看看洞見的三路徑模式
幫助他人獲取洞見
組織為什麼常扼殺洞見?
洞見形成新故事
造就洞見的心智習慣

謝辭

內文試閱
Chapter3 獲取洞見策略1 連結

連結策略不單是把點連起來而已。它還包含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



馬汀‧查爾菲是「把點連起來」、透過接觸更多概念來解決問題的完美例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一如查爾菲,我們會取得一些新資訊來結合其他既有的資訊,然後,一眨眼,我們有了新發現。讓我們藉由觀察下面三個例子採取的路徑,來看看連結是如何產生:察覺珍珠港易於攻擊的將領們、一名在嬰兒同理心方面有重大發現的傑出兒童心理學家,以及闡述進化論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 塔蘭托戰役,竟然引起珍珠港事變
沒什麼人聽過發生於一九四○年十一月十一、十二日的塔蘭托戰役(Battle of Taranto),儘管它永遠改變了軍事領導人對海戰的看法。這場戰役證明:戰艦難以抵禦從航空母艦起飛的飛機。
這場戰鬥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參戰之前。法國已經在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投降,留下大英帝國獨自抵抗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地中海,義大利軍艦讓英國難以補給埃及的英軍。英國策劃了「審判行動」(Operation Judgement)攻擊義大利海軍的第一艦隊──那正舒舒服服地躲在義大利東南鞋跟內側的塔蘭托灣裡。為保密起見,執行這項任務的計畫沒有任何書面紀錄,這也是它如此乏人關注的原因。
英國動用了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艦「卓越號」(HMS Illustrious)完成史上首次全憑航空母艦的空襲行動。第一批飛機在十一月十一日晚間九點起飛,十點五十八分抵達目的地。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英國軍機發射魚雷,讓半數義大利軍艦半年出不了任務。
英國執行偷襲任務的是二十四架老式的雙翼型不列顛劍魚轟炸機(British Swordfish)。在那之前,專家一致認為魚雷攻擊唯有在水深至少三十公尺(九十八呎)的條件下才能成功,因為重型魚雷在空投之後,會沉沒三十公尺深。塔蘭托灣只有四十呎深。義大利人相信他們的艦隊停泊在那裡很安全,不會受到空投魚雷的威脅。
但英國人已經發明了運用電線拉升魚雷彈頭的方法,讓魚雷能以腹部著水,不會俯衝而降。英國人還在魚雷上加裝木造的鰭,使之不會潛得那麼深。
當英國人在塔蘭托告捷的消息傳出,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看出了那次攻擊的弦外之音。他洞察「安全」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國海軍艦隊可能也易於攻擊。山本在一九四一年元月寫下他的想法,再不斷改良,終於成為日本在同年十二月七日偷襲珍珠港的藍圖。
多少有點反諷的是,山本並不支持日本向美國宣戰的決定,因為他非常肯定,與美交戰,日本必敗無疑。他所寫的一封信就透露了這樣的顧慮:「一旦日本和美國開戰,我方占領關島和菲律賓,甚至夏威夷和舊金山仍然不夠。要確保勝利,我們必須進軍華盛頓,在白宮宣讀和平條約。我懷疑我們的政治人物(他們對美日戰爭輕描淡寫)有信心完成最後的戰果,也準備好做必要的犧牲。」
山本曾留學哈佛大學數年,英語流利。他反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進犯中國,以及與納粹德國締約結盟,亦反對其準備對美宣戰。反對上述軍事行動,使他成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暗殺的目標。為保護山本的性命,海軍大臣任命他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把他送到對他最安全的海上。
與山本五十六截然相反,日本陸軍領導人深信日本將所向披靡,因而亟欲推開美國,遂行稱霸東南亞的計畫。這些領導人政治勢力太強大,無法攔阻。山本明白美日難逃一戰,而日軍不耐久戰,但若能以一舉摧毀美國海軍的重擊開戰,日本或許還有機會一搏。
山本五十六以奇襲珍珠港揮出那記重拳,從六艘航空母艦派出三百五十三架戰機,痛擊珍珠港八艘主力艦,擊沉四艘,重創四艘。日軍亦擊沉或毀損其他許多船艦,包括三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並破壞一百八十八架美國軍機,造成二四○二名美國人喪命。

無法將洞見化為行動的代價
其實美國海軍作戰總司令哈洛德‧史塔克(Admiral Harold Stark)比山本五十六更早看出塔蘭托戰役的意涵。該戰役過後不到兩個星期(確切日期為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史塔克就簽署一份備忘錄,指出:「敵軍在夏威夷海域最有利可圖的偷襲目標,就是以該地區為基地的艦隊單位。」備忘錄論及,「在港內布置魚雷網」或許是明智之舉。之後,一九四一年元月二十四日,史塔克上書給他的長官海軍部長法蘭克‧諾克斯(Frank Knox),指出:「如果終將與日本開戰,我們認為戰爭很可能會從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艦隊或海軍基地開始。」
這兩位分屬敵對雙方的海軍上將皆迅速掌握英軍攻擊行動的要義。他們擁有同樣的洞見。日軍將此洞見化為發動奇襲的作戰計畫。美國人則沒把海軍首長史塔克上將的警告聽進去。
史塔克為什麼不繼續警示美國艦隊受到的威脅?他試了。他提出警告了。他建議設置魚雷網。但警覺心很難持久。日復一日的緊急情況反而不斷致使注意力分散。另外,全心投入防衛會妨礙訓練,而且魚雷網會阻礙船隻進出港口。而史塔克警告的威脅可信度有多高?珍珠港水很淺,負責防禦的上將不認為日軍可能採取空投魚雷的方式攻擊美國船艦。魚雷會受困淺灘。顯然,知道日本已研發出淺水魚雷的海軍官員,並未主動將此訊息傳遞給珍珠港的指揮官。因此,珍珠港始終沒有布下魚雷網。
如果我們無法將洞見化為行動,洞見的價值將大打折扣,雖然史塔克貴為海軍作戰總司令,但他的部屬批評又忽視他的洞見。一九四二年三月,小羅斯福總統將史塔克去職,調往倫敦,形同非正式地要他為此風波負責。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