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的心: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解決情緒問題Q&A | 拾書所

走進孩子的心: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解決情緒問題Q&A

$ 252 元 原價 280
日本AMAZON五星熱烈好評
兒童心理學類別NO.1,蟬聯TOP10超過一年
兒童醫學類別NO.3,超人氣解析孩子心理情緒教養書

日本兒科醫師推薦:「不管你想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與大腦,
或只想掌握重點並輕鬆教養孩子,都應該讀這本書!」
孩子願意敞開心房,表露真實情感,
爸媽才能了解孩子,建立緊密而深刻的親子關係。
本書引導父母解讀孩子的一舉一動,
從細微觀察中,通往孩子的心。

孩子的身高、體重可以測量,但內心的成長卻是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牽引著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課題。
0~14歲是孩子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從幼兒到青少年階段,劇烈的身心變化連孩子自己也無所適從,爸媽又該如何從旁輔助,守護孩子堅強、茁壯成長?本書深獲日本兒科醫師及家長極力推崇,想走入孩子的心,你需要這本深入淺出的心靈培育指南。

融合專業知識與感性觀點,讓爸媽更懂孩子的心
白尾直子是執業十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擅長從孩子的言行舉止推敲其內心世界。本書是白尾醫師融合專業知識與親身育兒經驗所撰寫,將腦科學、兒童精神科知識導入日常生活中,引導爸媽從孩子的行為舉止深入解讀背後的種種情緒,詳細闡述各項疑難雜症,進而找到與孩子溝通、交心的最佳途徑。
書中以實際案例說明孩子的情緒與相對應的外在徵兆;更以母性特有的柔軟,從一般育兒難題,到孩子的心理問題,或是過動症、憂鬱症、反抗行為、發育障礙等,將心理學、腦科學、精神科學等艱深醫學知識,以平易近人的Q&A方式一一解答,讓爸媽不再窮緊張,找到正確方法改善問題,挪出更多時間與心力和孩子好好相處。

「觀察→解釋→行動」,正確解讀孩子的內心
爸媽眼中孩子的「壞習慣」:吸手指、咬指甲、扭脖子、跺腳等,究竟藏著什麼訊息?白尾醫師教您使用「觀察→解釋→行動」三步驟,簡單對應孩子的每一個行為。
*Step 1觀察:為什麼孩子堅持每天穿同一件衣服?
*Step 2解釋:他真的很喜歡那件衣服;也可能是剛到一個陌生環境,而熟悉的衣服能帶給他安全感。
*Step 3行動:爸媽在前一晚陪孩子選隔天要穿的衣服,孩子有心理準備,就不再堅持穿同一件衣服。

將孩子的行為分類處理,育兒更輕鬆
孩子常依直覺行事,不按牌理出牌,動不動就惹惱了爸媽。白尾醫生告訴父母,只要將孩子的行為分類處理,育兒就會更輕鬆。
*「不希望孩子做的事」→盡可能忽略
例:孩子一回家就看電視、不寫功課,不要責罵他,也不要念他。
*「希望孩子做的事」→大力稱讚
例:當孩子關掉電視時,馬上稱讚他:「哇,你要開始寫作業了嗎?你好乖喔!」
*「不容許的事」→立即阻止
例:孩子伸手想碰觸熱燙的鍋子,立刻明確、簡潔地斥責他:「會受傷,不可以這樣!」

放棄完美,以「夠好的父母」為目標
過度要求孩子、要求自己,只會讓家庭生活累積太多壓力。當孩子出現憂鬱、強迫症狀、或拒絕溝通時,爸媽應鼓起勇氣,尋找心理諮詢、醫療機構的協助,正確探索孩子內心的缺損,找到修補親子關係的方法。
白尾醫師提醒家長,只要成為「夠好的父母」即可──自己也會失敗、也不完美,關鍵是將失敗背後最重要的意涵,傳達給孩子──這樣的父母不僅自己過得愉快,也能讓孩子開心學習。
活用本書的方法,爸媽不必再害怕面對孩子的心理與情緒問題,能輕鬆、從容陪孩子度過一生只有一次的寶貴成長歷程。

【本書特色】
1.以醫學論點為基礎,媽媽觀點為切入視角,理論清楚好讀,語調溫暖,平易近人,跳脫心理醫學專業書籍嚴肅沉重的印象。
2.以Q&A方式解答爸媽育兒時常碰到的兒童情緒、心理問題。將孩子各年齡成長狀況與可能發生的問題分項列出,並附上許多圖表說明,淺顯易懂。

目錄:
前言

COLUMN1
如何成為一位「母親」?

第1章 培育孩子的內心
Q1「培育內心」是什麼意思?
Q2具體來說,該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
Q3如何因應孩子的年齡培育他的內心?
Q4相反地,父母最好不要做哪些事呢?
Q5該如何辨識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COLUMN2
三歲兒神話與母親的工作

第2章 找到最適合的「管教」方式
Q1到底該如何管教孩子?
Q2比起責罵,稱讚真的比較好嗎?
Q3一直稱讚孩子,他會不會變得無法承受打擊?
Q4有沒有正確稱讚孩子的訣竅呢?
Q5何時該責罵孩子呢?
Q6何謂有效的責罵方式?
Q7過度責罵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
Q8體罰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給無法冷靜、容易發怒的爸媽

第3章 日常生活的學習與規範
Q1讓孩子看電視不好嗎?
Q2如何讓孩子乖乖聽話?
Q3孩子的要求什麼都得接受嗎?
Q4孩子的固執讓人傷透腦筋,該如何應對?
Q5孩子的動作總是很慢,要怎樣才能快一點?
Q6孩子不擅長的事似乎很多,是發育遲緩嗎?
Q7怎樣才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Q8要怎樣讓孩子努力學習才藝?
Q9孩子心情低落時,如何鼓勵他?
COLUMN3
要沿用上一代的教養方式嗎?

第4章 孩子情緒、交友相關問題
Q1孩子學講話很慢,我很擔心,該怎麼辦?
Q2我家孩子是不是內心太脆弱?
Q3孩子沒辦法打進朋友圈,該怎麼幫助他?
Q4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才好?
Q5孩子老是反抗時,到底該怎麼辦?
Q6要如何讓孩子學會遵守門禁?
Q7如何斷絕孩子與壞朋友間的往來?
Q8孩子在學校是不是被霸凌了?
COLUMN4
父母的性格特質會遺傳給孩子嗎?

第5章 尋找醫療、諮詢機構協助
Q1如何確認孩子是不是有發育障礙?
Q2孩子拒絕上學,該怎麼辦?
Q3孩子的內心問題,該去哪裡諮詢?
Q4何時該帶孩子去做心理診療?
Q5在心理諮詢室中,會做哪些診斷?

結語

內文試閱:
第1章 培育孩子的內心

Q1「培育內心」是什麼意思?
「心」到底是什麼?雖然在醫學上難以定義,但或許可把「大腦」這個器官的所有功能、表現集合起來,稱之為「心」吧。大腦能思考事物、感受情緒,形成每個人的特質;除此之外,解決各種問題、運用語言、感受視覺‧聽覺、協調身體進行各種動作,也跟心跳、呼吸、調節賀爾蒙等生命維持有關。以上所有作用,都是「內心」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所謂的「培育內心」,就是讓大腦的運作更加發達。
就跟身體一樣,孩子的腦(內心)在爸媽沒有特別意識之下,也每天一點一點持續不斷地成長。雖然大腦基本的神經網絡,在孩子出生時就已經大致定型,但幼兒期的經驗,卻對網絡的細微調整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大腦在處理人、物、環境等「周遭情報」,與感覺、心情等「內部情報」時,愈累積處理經驗,神經網絡就會愈發達。
譬如說,視力尚未發達、還不會自行翻身的嬰兒,只能獲得少量的「周遭情報」,對「內部情部」的了解也還不足。但只要爸媽好好地照顧他,確實回應他的每一次發聲或笑容,他能得到的「周遭情報」便大為增加;同時,「內部情報」也因為與他人的互動而逐漸增加。相反地,爸媽與幼兒的交流不良(不夠)時,也會阻礙孩子日後的語言發展、人格形成與建立社會性等機能。
總而言之,雖然孩子的內心會自然成長,但為他打造一個能累積更多經驗的環境是父母的責任。而與孩子最親近的爸媽,在培育孩子內心時也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A為孩子打造能累積更多美好經驗的環境,能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


Q2具體來說,該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呢?
「培育內心」,最基本的就是「回應」孩子的行為與動作。所謂「回應」,就是接收對方的訊息並回饋反應,其中包含了回答孩子的問題(或幼兒發出的聲音)、與孩子相視而笑、支持孩子想自己挑戰新事物的心情、察覺孩子生病的跡象並照顧他……
根據文獻,「回應」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觀察:養育者觀察孩子所發出的訊息
(如觀察孩子的動作、聲音、情緒等)
步驟2解釋‧翻譯:養育者正確地解讀孩子所發出的訊息
(如判斷孩子的焦躁是因為疲累?還是生病的跡象?)
步驟3行動:養育者盡快採取有效且具一致性的行動,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發現孩子累了,就讓他休息)

對孩子來說,自己所發出的訊息能被接收、理解,並得到「回應」(需求得到滿足),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受重視的」;如此一來,孩子與父母間就會產生「基本的信賴感」,孩子內心也會萌發「自己是有存在價值的」這種「自我肯定感」(自尊感情),才能安心地走上自立的路。而這種基本的信賴感與自我肯定感,是孩子能走過漫長人生路最重要的元素。在此,我要舉出三種最基本、父母不能忽略的「回應」。

1:回應孩子想撒嬌的心情
接受孩子「想撒嬌」、「想消除不安」的心情(依附行為),建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舉例來說,孩子來對你撒嬌,或是哭泣時,就溫柔地問他「怎麼了呀?」並摸摸他的頭。擁抱孩子之類的肌膚接觸也很重要,最近的研究指出,大腦的「腦島」同時掌管了生理所感受的溫暖及心理感受到的「溫暖」、「信賴」。因此,讓幼兒經常感受父母的體溫,對培育孩子內心也有助益。
隨著孩子成長,對父母撒嬌以消除不安的行為也會減少,但「當我不安時爸媽會守護我」的這種信賴感,在孩子往後的人生中意義非凡。在與他人、外在世界建立關係時也有很大的幫助。

2:回應孩子想自立的心情
孩子「想要自己做」的心情,是他邁向自立的第一步。所以除了危險的事情之外,希望爸媽能盡量讓孩子自己挑戰。剛開始孩子會因為無法得心應手而感到挫折、沮喪,也可能因為失敗而哭泣;他可能會因為不安而說「我不要做了」,也可能不停地重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對忙碌的父母而言,或許會覺得孩子「明明就還做不到」而感到焦躁,然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請尊重孩子的步調,因為讓他自己挑戰是很重要的。通過某個新挑戰的「成功體驗」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信,並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3:回應孩子想說的心情
孩子說話時,要仔細聆聽。適時以「這樣啊!」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媽的共鳴,或詢問孩子「你是說○○嗎?」來展現對他的關心,也能加深親子間的信賴感。最重要的是,不要打斷孩子的話,然後單方面地開始說話,或硬要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議。就算孩子沒辦法說得很流暢,也要盡可能地等待他說出下一句話,並適當運用「然後呢?」來誘導孩子繼續說下去。如果孩子無法順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妨以「你覺得很難過喔!」之類的話,代替孩子說出他的心情。對孩子來說,把自己的心情或想法用言語表達出來,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就這層面來看,讓孩子有「我能確實傳達意思」的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從孩子出生起,就要開始培育他的內心。培育的方法雖然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不同,但建立依附關係與基本信賴關係、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不管到孩子幾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為某些狀況,而無法在幼兒期建立起依附關係或基本信賴關係也不必太緊張;畢竟,不管到幾歲,孩子都渴望著爸媽的關愛。
A以「回應」建立依附關係與基本的信賴關係,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Q5該如何辨識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就連跟孩子在一起時,父母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感覺,那又怎麼能知道孩子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學校裡,是怎樣度過一天,是不是有什麼煩惱呢?
只要觀察孩子的行動,就能讀出他一部分的內心。當然,如果親子間有建立起基本信賴關係,孩子也會主動找爸媽傾訴煩惱。但要將內心的掙扎轉化成語言說出來,其實是很困難的;況且,孩子也可能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不說。因此,我認為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很重要的。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跟平常不同的舉動時,就要更小心地看照著他,並適時給予必要的對應。

還不到青春期卻不跟父母撒嬌
如果孩子還不到十歲,卻都不跟爸媽撒嬌,是需要擔心的。對周圍環境敏感又細心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覺得爸媽看起來很忙、很累,而不敢去找爸媽撒嬌。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是一種相互作用,爸媽會覺得撒嬌的孩子很可愛,不撒嬌的孩子看起來就很冷漠;同時,孩子也會因為爸媽不親近自己,而變得更不敢撒嬌……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當孩子都不來撒嬌時,請爸媽積極地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等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會想離開父母自立,而開始反抗行為,這時,就請爸媽向後退一步,好好地守護孩子吧。

出現一些習慣性動作
有時,孩子會出現一些習慣性的動作,通常不大需要擔心;但如果成長到不應該有這些動作的年紀,卻還是無法停止的話,請帶孩子到可諮詢的機關尋求專業諮詢。
‧ 吸手指
一歲半的孩子有三成,三歲的孩子約一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一般認為這是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孩子就學後還是持續吸手指,就要請爸媽特別注意,是不是有什麼事讓孩子感到不安或不滿。
‧ 咬指甲
三到十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也最多人有這種習慣。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不須覺得孩子是生病了,但因為這是種焦慮時容易出現的行為,如果察覺孩子生活中有不必要的不安或緊張,請協助去除這些因素。
‧ 拔毛髮
這是種孩子無法控制想拔頭髮、眉毛或睫毛等毛髮的衝動,導致連肉眼都能看出毛髮變得稀疏的現象。雖然這種行為較常出現在學齡期孩子,但也可能出現在幼兒身上。如果孩子年紀還小,這種行為可能是為了減輕離開爸媽所感到的不安與緊張;而已達學齡,不擅長表現不安或不滿,總是悶在心裡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與其將拔毛髮視為問題,認同孩子的努力、協助他順利表達心情,並接納孩子的心情更為重要。
‧ 觸摸性器官
看到孩子觸摸自己的性器官,或去磨某些東西的樣子,應該讓很多爸媽感到擔心吧。但幼兒期的孩子在觸摸性器官時,並沒有性方面的含義,有時只是因為皮膚會癢,可多注意一下孩子肌膚的清潔。爸媽看到時請不要過度反應,可用其他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出現抽動障礙
所謂的抽動障礙,是指雖然想壓抑,卻無法克制自己反覆發出某些聲音、語句或動作。
咳嗽、發出吸鼻子的聲音、不自然地重複某個單字(複語症)、複誦聽到的話(模仿言語)、說出「白癡」、「去死」之類不該掛在嘴邊的髒話(穢語症),這類以發出聲音為主的狀況,通稱為「發聲型抽動障礙」。另一方面,不自然地重複眨眼、皺臉、搖頭,或轉脖子、縮肩膀、大力踏地板這類動作,則通稱為「運動抽動障礙」。四到十一歲左右的孩子,約有一至二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但症狀幾乎都會在一年內消失。雖然這樣的症狀並不一定反應出孩子內心的情緒,但當孩子非常緊張,或從精神緊張的狀態中鬆懈下來後,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而如果孩子刻意想克制自己的抽動行為,反而更可能無法控制自己。因此,當發現孩子有這類症狀時,請不要罵他或從旁指正他,而是觀察他是否有壓力或疲勞的現象,並為孩子調整環境。

出現強迫症的現象
強迫症指的是為了消除想停止卻無法停止的想法(強迫觀念)而產生的不安,因而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強迫行為)。比方說,想著「我的手是不是很髒?」而不停重複洗手,或覺得「是不是忘了準備什麼?」而不斷確認時間表或學校作業。因為這些重複行為,遲遲無法進入下一個動作,對日常生活與學校生活出現阻礙。有○.一~四%的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國中生出現這種症狀的機率更是大幅上升。
出現強迫症狀的機制,目前還無法完全了解,但通常強迫症都有觸發原因的事件或壓力。然而,要改善強迫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找到壓力來源,也很難克制孩子的行為。
有些孩子會把家人也捲入他的症狀中,如「媽媽,快來看我的手有沒有洗乾淨?」這時,如果順應孩子的要求,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孩子學會忍耐,直到不安感平復,對爸媽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也可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請不要被孩子的症狀所干擾,輔助孩子對應症狀來源的壓力,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出現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