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與禪之道,一而二,二而一
千百年來,茶禪之間千絲萬縷
茶性謙淡,正是禪自性自悟本色
從平淡中悟入,可得大慈悲、大自在
且將茶韻禪境融入我們的內心深處
留下一段天地凝注的脈脈幽香
甘也罷,苦也罷,紛紛擾擾都一起放下
「止息一切妄念,才能觀察一切真理,這都與禪修與茶道講求的專心一境,繫念寂靜,把握當下的精義不謀而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萬緣放下了,物我一如了,剎那即成永恆,永恆也是剎那了。」作者深刻浸淫禪法與茶道多年,以凝鍊的文筆剖析禪門公案,為讀者脫卻籠頭、破除名相,點出禪與茶所要契入的真空妙有境界。
目錄
【禪語】
一箭尋常落一雕──達摩「廓然無聖」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俱胝和尚只豎一指
檻前山深水寒──僧燦至道無難
垂釣四海釣獰龍──馬祖的驅奪禪機
無孔鐵鎚下重楔──雲門禪師對一說
明鏡臨台,胡來胡現──倒一說,騎賊馬趕賊
空生岩畔花狼藉
澄潭不許蒼龍蟠──慧忠禪師無縫塔
南地竹兮北地木──洞山守初麻三斤
銀碗裡盛雪──顥鑒禪師三轉語
坐久成勞的撼力──香抹際遠帶眼行
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黃檗希運大機大用
鷓鴣陣陣秋又深──雪峰義存斷葛藤
鳥啣花落碧巖前──碧巖善會夾山境
道無橫徑,立者孤危──鏡清禪師「母啄子啐」
孤峰頂上草裡坐──德山宣鑒點何心
孤峰頂上立,鬧市人裡行──黃檗禪師「玄旨應機」
死水何曾振古風?──龍牙頓悟登西來
狗子有佛性乎?──佛家眾生三無別
【茶論】
根柯灑芳津,採服洞肌骨──閒話茶的藝術
禪境‧茶韻
「擊鼓催春」茶文化
序
語默動靜體安然
禪,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修心養性的方法;是一種心靈的沉澱,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千百年來有關禪的話題代代不斷;對禪的體悟也人言人殊,但不管如何,現在,「禪」,已不再僅是宗教裡的一種修為方式,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品味,歷經千百年來的演化,禪已走入庶民群眾的行列裡,走進現實生活的領域中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庶民生活的七件事中,茶雖然敬培末座,但現在時空環境不同了,老百姓生活的品味與品質也發生變化了。茶,儼然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禪與茶既然已趨庶民化與生活化,兩者的結合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何況禪與茶早在千餘年前就已情投意合,暗通曲款了。
通常在一個相對安定與富裕的社會裡,人民對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要求就相對重視了。而禪,講究的是「清寂精行」;茶,講究的是「和敬儉德」,現代人既然開始在生活上追求一種優雅的品質與怡然的品味,正好給禪與茶提供了共生共榮的土壤與條件,這就是為什麼近十年來有關禪與茶的書籍與論著越來越多的原因。
「禪體茶用」是千百年來禪茶並論的主流思惟。禪者主張「親觀實證,真參實修」,只有透過自己的親自參與,才能了悟人生的冷暖與虛幻,洞澈宇宙的生滅與無常。否則,再多的語言與文字都難以表達內心深處那份感動與真實。茶道的精神也和禪修一樣,茶人儘管對茶色、茶香、茶味講得頭頭是道,但不親自浸潤其中,不親自品茗一番,又哪知那種刻骨銘心,難以言說的感覺。
禪與茶都強調靜與定,強調戒與慧,強調繫念於寂靜,制心於一處,攝心於平和的境界。於是品茶時靜謐幽雅氛圍的營造固然重要,但茶人致志於平靜與專注的禪思與禪境中更為重要。
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意思就是說無論內修與外行,都離開不了因緣,正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證解。禪境與茶韻也是一樣,緣起了,不必抗拒,緣滅了,不必緊攀,只要內心保持清淨靈明,任憑外境流轉,都能體用無殊,都能怡然自得,都能安然自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得。」止息一切妄念,才能觀察一切真理,這都與禪修與茶道講求的專心一境,繫念寂靜,把握當下的精義不謀而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萬緣放下了,物我一如了,剎那即成永恆,永恆也是剎那了。
禪宗有這麼一則公案:
溈山禪師摘茶次,謂仰山云:「終日摘茶,祇聞子聲,不見子形。」
仰山撼茶樹。
師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
仰山云:「未審,和尚如何?」
師良久。
仰山云:「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
師云:「放子三十棒。」
仰山云:「和尚棒,某甲喫,某甲棒,阿誰喫?」
師云:「放子三十棒。」
這是一則藉茶喻禪的公案,或許不少人對這則公案,如霧裡看花,飄渺朦朧,似知未知,似解未解,不知道溈山與仰山師徒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其實這則公案想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溈山禪師知道他的弟子仰山過於注重現象界的「相與用」,忽略法界中的「理與體」,所以透過師徒採茶之際,溈山禪師想點醒仰山證入體性法門。但禪又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既然不好用語言直接點破,只好用肢體的語默動靜,以心傳心,希望仰山能夠印心契悟。
溈山禪師對仰山說:「整天採茶,只聽到你的聲音,沒有看見你的形體。」意指仰山滯於相用,偏廢體性。
仰山以搖動茶樹作為回應。也就是用撼樹的方式,表示「用」在其「體」,「性」在「相」,不是沒有體性。
溈山禪師則說:「你還是僅達到相用的境界,沒有悟到理體的境界。」
仰山問說:「那麼,師父您呢?您又如何呢?」
溈山禪師沉默很久,沒有作任何隻言片字的回應。暗指所謂的體性是:「當下即是,動念即乖」,只有直契本心,才能了悟禪理空性。
但仰山對師父的沉默,卻有一番自己的解讀,說:「師父,您只得到理體空性,忽略了相用(現象與作用)了。」也就是說仰山認為溈山禪師僅「住空守寂」,不懂得發揮相用。
溈山聽後說:「給你三十個大板。」用三十個大板的棒喝,指出仰山還是執著於「有為法」,始終不能了悟自性,不能悟入「無為法」。
仰山不以為然地又說:「師父,您給了我三十個大板的棒打,不知道我這三十個棒打要給誰?」
溈山禪師也毫不客氣地說:「再多加你三十個大板。」認為仰山「迷上加迷,執上加執」必須再加猛藥,再多棒打,總盼仰山能內外渾然,心境一如,體用無殊,既不滯於有,亦不滯於空,達到「真空妙有」的境界。真空妙有的境界,就是禪與茶所要契入的境界。所謂「禪茶一味」,所謂「禪茶三昧」,無非就是在詮釋這個道理,達到這種境界。
又有這麼一則禪門軼事:
一次,奕堂和尚聽到室內晨鐘的聲音宏亮清脆,聽了令人神清氣爽,便問身邊的僧人說:「誰在敲鐘?」
奕堂和尚於是把悟由小和尚叫來,並問他:「你今天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在敲鐘?」
悟由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只是用心敲就是了。」
奕堂和尚說:「你的鐘聲告訴我,你敲鐘時的心情與感覺不同於平常,鐘聲清亮,難得一聞啊!」
悟由說:「真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只是『敬鐘如佛』,虔誠恭謹,專心致志,一聲一聲的敲,心中沒有一絲的雜念罷了。」
奕堂和尚很受感動,除了稱許小和尚的感悟之外,並告誡所有在場的僧人們說:「終生處萬事,勿忘今朝心。」
心清淨了,說出來的語言就清純乾淨:心純美了,看見的萬事萬物都典雅美麗。所以讚嘆別人,就是讚嘆自己;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辱罵別人,就是辱罵自己;虐待別人,就是虐待自己。一切唯心造,一念成善惡,悟由小和尚可說是善於敲鐘的人,而奕堂大和尚可說是善於聽鐘的人,只有善敲者與善聽者相遇了,鐘聲優美與嘹亮的價值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至,禪茶之道無他,亦如此而已矣!
本書出版過程,可說一波三折,原因有三:其一是本書大部分篇章寫於十九年前,十九年後的今天要整裝面世,實在有點忐忑與猶豫,因為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思潮也在變,老文章是否能夠適應新土壤,或者新土壤是否能夠接受老文章,確實有些疑慮。其二,本書寫禪道,寫茶史,寫茶趣,內容偏於概念性的思惟與意境的闡述,都必須慢讀細究,才能讀出它的品味,悟出它的韻律。而現在社會步調加快了,新世代偏好「快讀簡思」,本書十九年前慢步調的文風,是否能跟得上年輕人慣於上網瀏覽的快節奏,也不無猶豫。更何況,這十多年來,談禪論茶的著作推陳出新,圖文並茂,舊版新著,汗牛充棟,本書的出版是否會落個趕流行、湊熱鬧之嫌,心中還是有些掛礙。只因為有這些猶豫與掛礙,讓束之高閣近十九年之久,幾乎被遺忘的文稿,遲遲未能付梓。
最近,《經典》總編輯王志宏數度力勸並催促出版,我仍以顧慮未除為由,再三婉拒。但王總編輯卻鍥而不捨,認為無論老式或新款,總各有其支持者與喜歡者,就像搖滾流行樂曲,雖然是新世代的寵兒,但管絃古典樂曲卻也不至成為社會的棄嬰,他們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何不讓出版界百花齊放,讓禪茶界百家爭鳴呢?
一語點醒夢中人,王總編輯的一席話,讓我的念頭轉彎了。掛礙放下了,態度也就轉換了,心想:本書只涉禪思與茶韻,不涉老樣與新款;只涉理體與相用,無關舊風與新潮。更何況,如果透過舊認知與新思維的相互碰撞,或許也能碰撞出些許光彩耀目的火花,妝點些人世間的美麗與不足。再說,抽象思維的論述,有時固然令人費解,但對現實生活的事用,未必沒有啟迪的價值與幫助。談禪論茶雖然現在已然蔚為風尚,但如果能夠溫故知新,哪怕僅在風華正茂的浪潮裡激起少許的泡沫,一點點的水花,也算是見證了時代的浪潮,也算投入了波濤壯闊的歷史長河,不至有缺席的遺憾。
有了這樣的轉念,才促成了本書的出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心」,本書的出版因緣如斯,作者的用心如此,知音難覓但可得,如同奕堂老和尚的善聽與悟由小和尚的善撞,鐘聲的美妙與價值,就在善撞與善聽之間的微妙契入而已。
千百年來,茶禪之間千絲萬縷
茶性謙淡,正是禪自性自悟本色
從平淡中悟入,可得大慈悲、大自在
且將茶韻禪境融入我們的內心深處
留下一段天地凝注的脈脈幽香
甘也罷,苦也罷,紛紛擾擾都一起放下
「止息一切妄念,才能觀察一切真理,這都與禪修與茶道講求的專心一境,繫念寂靜,把握當下的精義不謀而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萬緣放下了,物我一如了,剎那即成永恆,永恆也是剎那了。」作者深刻浸淫禪法與茶道多年,以凝鍊的文筆剖析禪門公案,為讀者脫卻籠頭、破除名相,點出禪與茶所要契入的真空妙有境界。
目錄
【禪語】
一箭尋常落一雕──達摩「廓然無聖」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俱胝和尚只豎一指
檻前山深水寒──僧燦至道無難
垂釣四海釣獰龍──馬祖的驅奪禪機
無孔鐵鎚下重楔──雲門禪師對一說
明鏡臨台,胡來胡現──倒一說,騎賊馬趕賊
空生岩畔花狼藉
澄潭不許蒼龍蟠──慧忠禪師無縫塔
南地竹兮北地木──洞山守初麻三斤
銀碗裡盛雪──顥鑒禪師三轉語
坐久成勞的撼力──香抹際遠帶眼行
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黃檗希運大機大用
鷓鴣陣陣秋又深──雪峰義存斷葛藤
鳥啣花落碧巖前──碧巖善會夾山境
道無橫徑,立者孤危──鏡清禪師「母啄子啐」
孤峰頂上草裡坐──德山宣鑒點何心
孤峰頂上立,鬧市人裡行──黃檗禪師「玄旨應機」
死水何曾振古風?──龍牙頓悟登西來
狗子有佛性乎?──佛家眾生三無別
【茶論】
根柯灑芳津,採服洞肌骨──閒話茶的藝術
禪境‧茶韻
「擊鼓催春」茶文化
序
語默動靜體安然
禪,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修心養性的方法;是一種心靈的沉澱,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千百年來有關禪的話題代代不斷;對禪的體悟也人言人殊,但不管如何,現在,「禪」,已不再僅是宗教裡的一種修為方式,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品味,歷經千百年來的演化,禪已走入庶民群眾的行列裡,走進現實生活的領域中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庶民生活的七件事中,茶雖然敬培末座,但現在時空環境不同了,老百姓生活的品味與品質也發生變化了。茶,儼然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禪與茶既然已趨庶民化與生活化,兩者的結合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何況禪與茶早在千餘年前就已情投意合,暗通曲款了。
通常在一個相對安定與富裕的社會裡,人民對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要求就相對重視了。而禪,講究的是「清寂精行」;茶,講究的是「和敬儉德」,現代人既然開始在生活上追求一種優雅的品質與怡然的品味,正好給禪與茶提供了共生共榮的土壤與條件,這就是為什麼近十年來有關禪與茶的書籍與論著越來越多的原因。
「禪體茶用」是千百年來禪茶並論的主流思惟。禪者主張「親觀實證,真參實修」,只有透過自己的親自參與,才能了悟人生的冷暖與虛幻,洞澈宇宙的生滅與無常。否則,再多的語言與文字都難以表達內心深處那份感動與真實。茶道的精神也和禪修一樣,茶人儘管對茶色、茶香、茶味講得頭頭是道,但不親自浸潤其中,不親自品茗一番,又哪知那種刻骨銘心,難以言說的感覺。
禪與茶都強調靜與定,強調戒與慧,強調繫念於寂靜,制心於一處,攝心於平和的境界。於是品茶時靜謐幽雅氛圍的營造固然重要,但茶人致志於平靜與專注的禪思與禪境中更為重要。
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意思就是說無論內修與外行,都離開不了因緣,正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證解。禪境與茶韻也是一樣,緣起了,不必抗拒,緣滅了,不必緊攀,只要內心保持清淨靈明,任憑外境流轉,都能體用無殊,都能怡然自得,都能安然自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得。」止息一切妄念,才能觀察一切真理,這都與禪修與茶道講求的專心一境,繫念寂靜,把握當下的精義不謀而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萬緣放下了,物我一如了,剎那即成永恆,永恆也是剎那了。
禪宗有這麼一則公案:
溈山禪師摘茶次,謂仰山云:「終日摘茶,祇聞子聲,不見子形。」
仰山撼茶樹。
師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
仰山云:「未審,和尚如何?」
師良久。
仰山云:「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
師云:「放子三十棒。」
仰山云:「和尚棒,某甲喫,某甲棒,阿誰喫?」
師云:「放子三十棒。」
這是一則藉茶喻禪的公案,或許不少人對這則公案,如霧裡看花,飄渺朦朧,似知未知,似解未解,不知道溈山與仰山師徒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其實這則公案想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溈山禪師知道他的弟子仰山過於注重現象界的「相與用」,忽略法界中的「理與體」,所以透過師徒採茶之際,溈山禪師想點醒仰山證入體性法門。但禪又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既然不好用語言直接點破,只好用肢體的語默動靜,以心傳心,希望仰山能夠印心契悟。
溈山禪師對仰山說:「整天採茶,只聽到你的聲音,沒有看見你的形體。」意指仰山滯於相用,偏廢體性。
仰山以搖動茶樹作為回應。也就是用撼樹的方式,表示「用」在其「體」,「性」在「相」,不是沒有體性。
溈山禪師則說:「你還是僅達到相用的境界,沒有悟到理體的境界。」
仰山問說:「那麼,師父您呢?您又如何呢?」
溈山禪師沉默很久,沒有作任何隻言片字的回應。暗指所謂的體性是:「當下即是,動念即乖」,只有直契本心,才能了悟禪理空性。
但仰山對師父的沉默,卻有一番自己的解讀,說:「師父,您只得到理體空性,忽略了相用(現象與作用)了。」也就是說仰山認為溈山禪師僅「住空守寂」,不懂得發揮相用。
溈山聽後說:「給你三十個大板。」用三十個大板的棒喝,指出仰山還是執著於「有為法」,始終不能了悟自性,不能悟入「無為法」。
仰山不以為然地又說:「師父,您給了我三十個大板的棒打,不知道我這三十個棒打要給誰?」
溈山禪師也毫不客氣地說:「再多加你三十個大板。」認為仰山「迷上加迷,執上加執」必須再加猛藥,再多棒打,總盼仰山能內外渾然,心境一如,體用無殊,既不滯於有,亦不滯於空,達到「真空妙有」的境界。真空妙有的境界,就是禪與茶所要契入的境界。所謂「禪茶一味」,所謂「禪茶三昧」,無非就是在詮釋這個道理,達到這種境界。
又有這麼一則禪門軼事:
一次,奕堂和尚聽到室內晨鐘的聲音宏亮清脆,聽了令人神清氣爽,便問身邊的僧人說:「誰在敲鐘?」
奕堂和尚於是把悟由小和尚叫來,並問他:「你今天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在敲鐘?」
悟由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只是用心敲就是了。」
奕堂和尚說:「你的鐘聲告訴我,你敲鐘時的心情與感覺不同於平常,鐘聲清亮,難得一聞啊!」
悟由說:「真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只是『敬鐘如佛』,虔誠恭謹,專心致志,一聲一聲的敲,心中沒有一絲的雜念罷了。」
奕堂和尚很受感動,除了稱許小和尚的感悟之外,並告誡所有在場的僧人們說:「終生處萬事,勿忘今朝心。」
心清淨了,說出來的語言就清純乾淨:心純美了,看見的萬事萬物都典雅美麗。所以讚嘆別人,就是讚嘆自己;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辱罵別人,就是辱罵自己;虐待別人,就是虐待自己。一切唯心造,一念成善惡,悟由小和尚可說是善於敲鐘的人,而奕堂大和尚可說是善於聽鐘的人,只有善敲者與善聽者相遇了,鐘聲優美與嘹亮的價值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至,禪茶之道無他,亦如此而已矣!
本書出版過程,可說一波三折,原因有三:其一是本書大部分篇章寫於十九年前,十九年後的今天要整裝面世,實在有點忐忑與猶豫,因為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思潮也在變,老文章是否能夠適應新土壤,或者新土壤是否能夠接受老文章,確實有些疑慮。其二,本書寫禪道,寫茶史,寫茶趣,內容偏於概念性的思惟與意境的闡述,都必須慢讀細究,才能讀出它的品味,悟出它的韻律。而現在社會步調加快了,新世代偏好「快讀簡思」,本書十九年前慢步調的文風,是否能跟得上年輕人慣於上網瀏覽的快節奏,也不無猶豫。更何況,這十多年來,談禪論茶的著作推陳出新,圖文並茂,舊版新著,汗牛充棟,本書的出版是否會落個趕流行、湊熱鬧之嫌,心中還是有些掛礙。只因為有這些猶豫與掛礙,讓束之高閣近十九年之久,幾乎被遺忘的文稿,遲遲未能付梓。
最近,《經典》總編輯王志宏數度力勸並催促出版,我仍以顧慮未除為由,再三婉拒。但王總編輯卻鍥而不捨,認為無論老式或新款,總各有其支持者與喜歡者,就像搖滾流行樂曲,雖然是新世代的寵兒,但管絃古典樂曲卻也不至成為社會的棄嬰,他們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何不讓出版界百花齊放,讓禪茶界百家爭鳴呢?
一語點醒夢中人,王總編輯的一席話,讓我的念頭轉彎了。掛礙放下了,態度也就轉換了,心想:本書只涉禪思與茶韻,不涉老樣與新款;只涉理體與相用,無關舊風與新潮。更何況,如果透過舊認知與新思維的相互碰撞,或許也能碰撞出些許光彩耀目的火花,妝點些人世間的美麗與不足。再說,抽象思維的論述,有時固然令人費解,但對現實生活的事用,未必沒有啟迪的價值與幫助。談禪論茶雖然現在已然蔚為風尚,但如果能夠溫故知新,哪怕僅在風華正茂的浪潮裡激起少許的泡沫,一點點的水花,也算是見證了時代的浪潮,也算投入了波濤壯闊的歷史長河,不至有缺席的遺憾。
有了這樣的轉念,才促成了本書的出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心」,本書的出版因緣如斯,作者的用心如此,知音難覓但可得,如同奕堂老和尚的善聽與悟由小和尚的善撞,鐘聲的美妙與價值,就在善撞與善聽之間的微妙契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