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燭而後至》書名出自《禮記》的〈少儀〉:「其未有燭,而後至者,則以在者告。」意為「身在暗處,先至者告訴後來者以暗處之情形。」
本攝影集包含119張1970至1980年代間臺灣日常影像,意不在強調攝影者的美學或玩弄光影的技術,亦非談論攝影作為溝通語言或工具,更無關微觀個人或宏觀社會的回憶,而是在銀鹽凝結的40年後,從多所遺失損毀的底片中,抽取出其中119次觀望。
年少時期的陳傳興,前往蘆洲、林家花園、蘭嶼、臺北車站、羅東等地,拍攝了一場葬禮、忙碌的正午火車站、戲曲的觀眾與演員等日常影像,這不是一場場少年的壯游冒險,少年陳傳興看見的是無數互相隔離與連通的世界,以及如絲般存在於人類、亡魂、世代、場所之間的空間通道、時間通道、語言/非語言通道。在「日常」這個場景舞臺上,有著面孔與內在世界的無限組合,人生的角色與戲曲的角色上戲下戲,攝影/鏡頭/底片只是恰巧捕捉了這個舞臺上的燈光(光與影)。
手持傳統相機的少年陳傳興,觀看著現實世界這個永恆進行中的劇場,等待著按下快門,與旅人進行移動之間的等待互相對照。而當他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從等待者轉為祈請者,祈請作為這一切的發生者與終結者。暫態,流動的現實世界被銀鹽定格。
當我們觀看這系列作品,表示少年陳傳興眼中所見的世界被觀看著,只不過少年陳傳興的世界是透過相機鏡頭──正好也是一具觀看的機械──在被觀看。這是雙重的觀看,交迭的複數世界。
本攝影集包含119張1970至1980年代間臺灣日常影像,意不在強調攝影者的美學或玩弄光影的技術,亦非談論攝影作為溝通語言或工具,更無關微觀個人或宏觀社會的回憶,而是在銀鹽凝結的40年後,從多所遺失損毀的底片中,抽取出其中119次觀望。
年少時期的陳傳興,前往蘆洲、林家花園、蘭嶼、臺北車站、羅東等地,拍攝了一場葬禮、忙碌的正午火車站、戲曲的觀眾與演員等日常影像,這不是一場場少年的壯游冒險,少年陳傳興看見的是無數互相隔離與連通的世界,以及如絲般存在於人類、亡魂、世代、場所之間的空間通道、時間通道、語言/非語言通道。在「日常」這個場景舞臺上,有著面孔與內在世界的無限組合,人生的角色與戲曲的角色上戲下戲,攝影/鏡頭/底片只是恰巧捕捉了這個舞臺上的燈光(光與影)。
手持傳統相機的少年陳傳興,觀看著現實世界這個永恆進行中的劇場,等待著按下快門,與旅人進行移動之間的等待互相對照。而當他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從等待者轉為祈請者,祈請作為這一切的發生者與終結者。暫態,流動的現實世界被銀鹽定格。
當我們觀看這系列作品,表示少年陳傳興眼中所見的世界被觀看著,只不過少年陳傳興的世界是透過相機鏡頭──正好也是一具觀看的機械──在被觀看。這是雙重的觀看,交迭的複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