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同行的因緣,貼身體會上師的悲智行誼
作者邱常梵在年近半百時,接觸到佛法,2008年皈依寧瑪派上師徹令多傑堪布仁波切,次第修學。2010年起,很幸運的有幾次機會「隨師同行」,親近上師,深切體會到上師的悲智行誼展現在日常生活中。
2013年10月,作者與另外三位弟子 、多位藏人與喇嘛,揹負登山裝備、法會相關物品,從土亭開始徒步,溯源仰桑河,朝聖源頭的兩座神山,在極密聖境之中前後待了20天。其中一位弟子在出發第一天爬陡坡時因心臟狀況不佳抱憾撤退,另一位走到第一座神山半路,因風雨失溫,癱軟寸步難行,藏民就地取材作成簡易揹架輪流揹負,天黑後才抵達海拔3400公尺的大山洞營地,之後也提早撤退……最終只有作者和來自香港的Lu,隨上師圓滿朝聖兩座神山。
◎細膩文筆與精彩攝影,展現蓮花生大師授記之聖境
長達20天的朝聖,遠離俗世紅塵,日夜與上師、與藏民相處,作者從上師言行看到了崇高不虛假的修行風範,學習到真正的慈悲、謙遜、智慧與清淨心;作者也從藏民身上看到了簡單、純樸、堅韌的天性,學習到他們對上師、對佛法無比的信心、虔誠心與恭敬心。
除了作者恭敬質樸的視角與文筆,全書還收錄超過200張彩色照片,以紙上紀錄片的方式忠實展現西藏和印度交界的喜瑪拉雅山區「貝瑪貴」、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授記的聖境。藏傳佛教傳承的弟子們,尤其不容錯過!
作者邱常梵在年近半百時,接觸到佛法,2008年皈依寧瑪派上師徹令多傑堪布仁波切,次第修學。2010年起,很幸運的有幾次機會「隨師同行」,親近上師,深切體會到上師的悲智行誼展現在日常生活中。
2013年10月,作者與另外三位弟子 、多位藏人與喇嘛,揹負登山裝備、法會相關物品,從土亭開始徒步,溯源仰桑河,朝聖源頭的兩座神山,在極密聖境之中前後待了20天。其中一位弟子在出發第一天爬陡坡時因心臟狀況不佳抱憾撤退,另一位走到第一座神山半路,因風雨失溫,癱軟寸步難行,藏民就地取材作成簡易揹架輪流揹負,天黑後才抵達海拔3400公尺的大山洞營地,之後也提早撤退……最終只有作者和來自香港的Lu,隨上師圓滿朝聖兩座神山。
◎細膩文筆與精彩攝影,展現蓮花生大師授記之聖境
長達20天的朝聖,遠離俗世紅塵,日夜與上師、與藏民相處,作者從上師言行看到了崇高不虛假的修行風範,學習到真正的慈悲、謙遜、智慧與清淨心;作者也從藏民身上看到了簡單、純樸、堅韌的天性,學習到他們對上師、對佛法無比的信心、虔誠心與恭敬心。
除了作者恭敬質樸的視角與文筆,全書還收錄超過200張彩色照片,以紙上紀錄片的方式忠實展現西藏和印度交界的喜瑪拉雅山區「貝瑪貴」、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授記的聖境。藏傳佛教傳承的弟子們,尤其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