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家園:台灣永續的參考藍圖 | 拾書所

想望家園:台灣永續的參考藍圖

$ 1,080 元 原價 1,200
《《想望家園》從城市再造、歷史保存、環境保育、創意開發、社會發展等議題切入,探究其他國家的城市是如何透過政策、民間團體、社區參與等管道蛻變。《經典》作者群親自至全球各地踏查,深入了解生活在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們,是如何在不斷變動的環境與發展中,回應與實踐,進而創造出「以人為本」的家園,透過比較與參照,能更加明白台灣當下所處的現實,以及未來所該前行的方向。《想望家園》,期許能成為台灣永續的參考藍圖!

專文推薦
張聖琳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黎淑婷 逢甲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及建築研究所所長

具名推薦
《想望家園》帶來世界的消息,身處的環境遷移或驟變,都提示著我們環境其實不會逸以待勞地永存;世界各地彼此交迭的持續行動,才是獲致永續成果的關鍵。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 陳國偉

走訪一座座城市,傾聽一段段挫折撞擊後站起的勇敢故事,《想望家園》引領著台灣站在世界的高度,想望未來!
佛光大學國際與兩岸事務學系副教授 陳尚懋

城市承載著人類文明與治理的獨特邏輯,本書解析城市肌理,鋪陳家園所聯結的生命意義,內容蘊含深度的人文關懷與情感,令人驚艷!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參議 王怡文

目錄

【推薦序】
普羅的大想望,常民的新家園 文/張聖琳(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理想城市經驗法則 文/黎淑婷(逢甲大學建築系主任及建築研究所所長)


【楔子】
登高、望遠、還復來 撰文/張子午、黃政榕

【城市再造】
市區振興──重塑自我的墨爾本 撰文/張子午 攝影/安培淂
災後重建──摸索新生的基督城 撰文/張子午 攝影/安培淂
宜居水岸──塞納河以生活為本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流域轉型──克萊德河告別工業 撰文/林佳禾 攝影/安培淂

【歷史保存】
風貌保存──檳城海角的世遺挑戰 撰文/林佳禾 攝影/黃世澤
空間活化──巴黎東區的文化復興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環境保育】
永續生活──紐澳的生態社區實驗 撰文/張子午 攝影/安培淂
慢食運動──布拉城探索土地文化 撰文/居芮筠 攝影/安培淂
循環生計──日本農村的里山智慧 撰文/郭怡青 攝影/安培淂

【創意開發】
文創經濟──曼谷的流行文化產業 撰文/林佳禾 攝影/黃世澤
科技研發──恩荷芬營造創新氛圍 撰文/林佳禾 攝影/安培淂
知識共享──奧斯汀改良人才教育 撰文/曾多聞 攝影/劉子正
文化匯流──仙台媒體中心的革命 撰文/鄭衍偉 攝影/安培淂

【社會發展】
公民政治──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啟示 撰文/林佳禾 攝影/安培淂
社會輔導──河邊市突破問題迎共融 撰文/曾多聞 攝影/劉子正
企業共生──哥倫布市公私協力發展 撰文/曾多聞 攝影/劉子正


【推薦序】
普羅的大想望,常民的新家園 文/張聖琳(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二十世紀的城市如何服務二十一世紀的市民?我們正面臨著範型轉換的時代分水嶺:從生產者主導轉變為消費者培力,從思想理念掛帥到makers’ movements,從垂直經營管理到水平蜂巢的鏈結,從硬體產品的製作到軟體服務的創新。對於普羅大眾的你我,《想望家園》鋪陳著人本的空間創新,多元的幸福經濟。這是一個有全球高度的想望:從歐美到亞太,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都市到鄉村,從建築到地景。這樣的全球想望,真真實實地落在腳踏實地的家園營造中小人物的掙扎與大時代的變遷,從一個政黨的國族認同堅持到一盤菜的烹調或一本書的資訊傳遞的堅持。

這麼多精彩的案例中特別打動我的是“Anyone Can Come” 的奧斯汀教育經濟雙城記。讀到這個個案,我相當驚訝。因為 “community college” (社區學院)是台灣讀者不熟悉,但卻是國外大多數老百姓生涯考慮中的重要環節。台灣主流社會總是以美國長春藤名校這樣的明星光環學校作為美國教育的代表,台灣社會大眾其實誤解了美國的普羅大眾對於教育的認知與實踐。大多數美國的高等教育發生在州立技術大學以及社區學院系統的「普羅大學」校園中,大部分的美國老百姓,高中畢業後的人生是自己決定,自己付費。念大學不是必然,也不見得會有來自家庭的完全經濟支援;大學教育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人生道路中的多種選擇之一。由於大部分的學生,自己的學費自己籌學費。因此,許多年輕人不見得會在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大學,反而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因為需要,而重新回鍋當學生,也就是所謂的“returning students”。精確的說,他們是一群希望青中年轉業而重新進入大學的「回鍋生」。他們懷抱著務實的夢想,辛苦地堅持著人生的掙扎、沉吟與徬徨之後,仍然不願放棄的衝動。他們的堅持,特別動人。

結合奧斯汀社區學院的Capital IDEA(資本主意)計劃讓弱勢的社群有追夢的機會,更是發人深省的機制。在美國的大學教育,不論回鍋生或一般大學生,學費自籌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二○○○年至二○○九年,我在馬里蘭大學任教時,班上大約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是年紀比我大,人生歷練非常豐富的回鍋生。班上其他的學生則像他們的孩子一般的年紀。還記得習慣了一般大學生的我,二○○○年第一次走進教室時,面對著大叔阿姨哥哥姐姐般的學生時的不知所措,我突然理解到自己學習的歷程是多麼的單一貧乏。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回鍋生或者一般生,大家都是打工賺學費,爭取學習機會。我的學生中有人在開校車,在當UPS(類似宅急便)大夜班送貨員,在酒吧當全職廚師,或者各種兼差的服務生、收銀員、園丁等等工作。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錙銖必較地奮力完成自己堅持的大學教育。背負著助學貸款的債務中,有人幸運地尋夢成功。也有人,畢業即失業。無論是尋夢的成功與轉型的挫折,他們都是因為一種「想望新家園」的堅持,這個堅持,既偉大又卑微,既永恆又現實。奧斯汀雙城記中,結合社區學院與資本主意的雙重機制,使得弱勢回鍋生有機會成為新時代的人才,是漸趨M型社會的台灣,應該思考實驗的方向。

《想望家園》在城市再造、歷史保存、環境保育、創意開發及社會發展的不同個案中,精心選擇的故事都像奧斯汀雙城記一般深具?發。全書的風格也是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言簡意賅的數據,以及提綱挈領的史實,素樸地訴說著一些大城小鎮的故事。這些大城小鎮經過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多重磨難,他們奮力地從二十世紀跳躍前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混亂軌跡,無疑地可以?發台灣的城市與鄉村中我們追尋想望家園的智慧。


【推薦序】
理想城市經驗法則 文/黎淑婷(逢甲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及建築研究所所長)

每個城市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城市只要清楚地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小城市也可以成功勇敢的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自古以來人類追尋理想家園的樣貌,對於桃花源或烏托邦的想像未曾停歇;《想望家園》這本書介紹著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在面臨不同問題及災害時,以他們的智慧努力改造並堅信的生活著,不是一味複製著別人的經驗,而是努力找到自己「因地制宜」的答案。本書介紹的每個城市背後都有自己動人的故事,綜合這些城市的重要經驗法則,我們居住的城市也可以反思及學習如何打造成為一個能讓別人述說的理想城市:
法則一、明確的上位政策及計劃
以連續三年被「經濟學人」選為全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墨爾本,它的成功歸功於明確的都市政策及計畫;墨爾本都市設計以十年為一個單位,但在開始進行下一個十年計劃時,並不是重新開始而是延續前一個十年政策,在持續了三十年的都市計劃後才看到現在的成果,成功地打造出創意、永續、宜居的墨爾本。巴黎塞納河的河岸改造計畫,包括「交通政策」讓出路權還給行人、自行車和公共運輸,及巴黎「海灘計劃」;這些概念是一個政治作為、是一種社會利益,也是一個真實公共空間的全民平等共享。巴黎同時為了保護它的文化建築,一九一三年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以文化資產保留區為中心,畫出半徑五百公尺的保護區,規列其中的建築物高度和立面都受到嚴格管制,改建必須送審,改建後也不能超過原來的建築物高度,因為明確的法令,今天看到的巴黎歷史空間得以保存,其產生的「文化價值」成為他們最引以為傲的資源。
法則二、民間推手擔任守門員
檳城的喬治老城,在衰敗的城市中民間自發力量組成PHT古蹟保存信託會扮演提議和遊說的角色、Arts-ED兒童藝術教育的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則從年輕人切入社區;他們攜手以「藝文」作為關鍵字來改造這個老城,以世界遺址為基礎加上當地藝文軟體的扶植,創造出屬於喬治城的特色。紐西蘭基督城在二○一一年大地震後深信,整體社會的復甦並不只能是硬體的重建,需要更細緻的觀照「人」的處境,城市才能真正重生。「 Gapfiller」 民間組織為災後缺口填上創意,憑藉著不同的軟能力創意挹注,讓這座城市實現了重生,即便地震的殘垣廢墟仍在城市中處處可見,但是短短三年民間力量讓基督城在二○一四年全球必訪城市推薦名單中名列第二。
法則三、企業生根才是最好的投資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為了振興經濟,市府整合凝聚了數十位當地重要的企業執行長,組成「哥倫布夥伴」 (Columbus Partnership),請他們資助都市更新及社教計劃,市政府則承諾讓企業分享建設成果;企業協助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質後,對於企業本身延攬人才,把人才留在城市極有幫助。一九九○年面臨經濟蕭條的挑戰,由於企業和城市共同度過難關的患難經歷,企業家對自己攜手打造的城市產生深厚的「家園」情感,也使他們願意為了這個家園持續付出,深刻體認到城市才是企業的根。哥倫布市不僅成功地留住了大企業,並在二○○○年至二○一○年之間,成為全美經濟成長第二迅速的大都會。
法則四、文化藝術凝聚居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恩荷芬(Eindhoven)從傳統的工業城搖身一變,不僅是荷蘭知識經濟和科技研發的「智慧港」,同時將大量閒置的飛利浦廠房打造成為創意基地,Strip S.C.P與「恩荷芬設計學院」亮眼的整合產、官、學領域,除了孕育荷蘭設計的重要搖籃外並成為當今歐洲重要的創意領導城市。曼谷則在政治混亂動盪中,透過創意經濟的發展,每年創意設計的能量持續攀升,不僅融合多種族群及多元的文化,即便紅黃衫軍的混亂未平,每年也仍吸引著大批國際觀光客前來朝聖「泰」風格。
法則五、生活態度改變城市核心價值
里山是維持人造都市與大自然平衡的重要緩衝地帶,願意放棄如同城市般快速的發展,而回歸尊重土及傳統的農業生活,是當地居民的自我覺醒。日本的「里山文化」進行式,不僅修補了人與自然的斷裂,也找到心靈的富足安適。紐西蘭永續生態社區「大地之歌」,經過十年的摸索與實驗,在堅持有機的循環系統下實踐自己的理想藍圖,環境與社會永續相輔相成,我們清楚的看見,有機、永續不只是口號或商品標籤,而是他們對生活價值與信仰堅定不懈的追求。義大利的布拉城發起的「慢食運動」呼籲我們重新發覺飲食價值,他們提醒正被快速文化吞噬的我們,透過食物學習跟土地、歷史、甚至是記憶深處的身分認同相連結;慢食的本質不只是批判速食文化,也不是被誤解為緩慢用餐,而是希望從生產到消費都能放慢腳步捨棄快速及量產,並深入了解它的來源及製造過程。

一個沒有哲學及態度的城市,很難能找到認同,更遑論成功及典範。生長在台灣小島的我們,在歷史中曾被稱為「福爾摩沙」的美麗島嶼,擁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的生態、最美麗的人情味、自豪的文化及美食;但全球化衝擊著世界的同時我們的城市也無一倖免,往往滿足於小確幸的我們看不見大格局、大願景,不僅城市的記憶逐漸模糊,在快速工業化的腳步下甚至成為扼殺環境的全民共犯。透過《想望家園》的城市介紹,希望喚醒我們對自己居住城市的熱情及認同,重點法則只能提醒,如何參與並建構「因地制宜」屬於自己美麗家園的藍圖,你我都有份,你我都有責任。


【楔子】
登高、望遠、還復來 (撰文/張子午、黃政榕)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人人耳熟能詳的童謠,曾經編織起對家園的美好夢想。曾幾何時,河邊圍起了堤防、山坡上布滿了高樓,困在水泥叢林的我們,也離童年的純真時代日益遙遠。
台灣,從貧窮到富裕,先人一路胼手胝足,現今島上居住著兩千三百萬人口,在經歷二十世紀後半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後,嘗到經濟起飛的果實,躍身為已開發國家之林。在全民一心一意追求成長之後,經濟條件或許改善了,生活環境卻因此被忽略了。長期以來城鄉發展與南北資源的差距;高度集中的人口密度裡,公共空間的付之闕如;以汽車為導向的道路規畫,使行人淪為次等公民;城市的重心轉移後,都市更新策略的失衡⋯⋯凡此種種,都是過去追求國家的總體經濟成長時,對環境高度容忍與易於變通之餘,猶待仔細檢視的重要面向。
台灣雖已是華人國度裡相對完善的一個文明社會,但每當我們旅行世界各地先進城市,除了欽羨讚歎,多少也會萌生如果我們家園也是如此,那該有多好!每一座成為令人欽羡的家園與城市總是時間的累積,而其蛻變的關鍵人、事、物背後,更是我們嘗試了解的。
《經典》持續以人文關懷,本土精神,將視野投向國際城市、地區,邁開腳步真正去走訪全球各大城市、鄉村、社區。透過每一雙到當地的眼睛、鏡頭,從城市再造、歷史保存、環境保育、創意開發、社會發展等議題切入,探索著一座城市,深入了解生活在這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群、社區是如何透過政策、民間團體、社區參與等管道,在這不斷變動的環境與發展中,回應與實踐,進而創造出「以人為本」的家園,透過比較與參照以明白台灣當下所處的現實,以及思索未來所該前行的方向。
而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剛剛過去,全球經濟衰退、氣候劇烈變遷、政治動盪、種族衝突、宗教戰爭......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似乎走到一個關鍵的轉捩點,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好家園的理想已不僅是遠方的鄉愁,更是關乎著人類未來永續生存的急迫現實。
立足台灣,面對問題,以他者為鏡來重新觀看問題可能的解決之道,了解其他城市如何突破困境,展望未來;不只是產業的復興,同時我們也關注對於生活態度的落實,去想像日本里山與自然共生息的循環生態或是布拉城的慢食文化復興;對於河岸地景,塞納河與克萊德河的改造與轉型讓我們想起沿河、海而居的台灣城市;對於歷史保存,對於小城創新,甚至蘇格蘭獨立公投--他方之見能夠成為我們對於家園的美好想望。
《想望家園》,希望以他者經驗為燈,照亮前行道路的方向,期許能成為台灣永續發展的參考藍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