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心煩意亂,就畫出菩薩形象來平靜心靈吧!
收錄15幅菩薩形象‧臨摹自古老壁畫、經書的精緻線稿,
清楚的示範教學,讓讀者立即上手,畫出精美的彩繪佛像!
用繽紛的色彩打造一座通往平靜歡喜的橋,
新感覺著色繪本!
佛說:「心淨則土淨。」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蓮花淨土,
透過塗色,可以呈現出內心的大千世界,發散正向的力量。
‖本書特色‖
◆放鬆沉澱心靈‧探索找回內心的平靜、歡喜
◇透過色彩及形狀的刺激,訓練手指及大腦,不論對小孩還是年長者都有助益
◆採用150磅厚的繪圖紙,色鉛筆、水彩、淡墨皆可自由塗繪
◇每天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幅佛畫
◆清楚的墨筆描繪示範教學 + 色鉛筆彩繪示範 + 原佛畫的線稿圖
立刻上手畫出菩薩莊嚴聖像!
◇撕斷線設計,可將作品一頁頁撕下,方便裱框裝飾生活空間,更可以分享親友
◆特別多增加一次線稿練習,不用擔心畫錯或者畫不夠!
◇附贈著色名信片組!可撕下使用,送禮自用兩相宜!
目錄:
導論 畫出慈悲與幸福
墨筆臨摹
色鉛彩繪
收錄佛畫簡介
靜心菩提菩薩繪本
獨家附贈明信片
導論 畫出慈悲與幸福
佛經上說:「心如工畫師」。心的本質具有無限量的可能性,正如同一位出色的畫家,描繪出眼睛可以看得到,以及眼睛看不到的想像世界、虛構世界,或者象徵影像。我們從複雜多樣的世界中找尋喜愛的景物,可以徜徉其間;從我們周圍的人群中找出可以傾心交談的對象,傾露心中的秘密。然而,我們卻往往沒有從藝術大師的世界名畫或者莊嚴聖像中,參與他們的內容;透過我們的手與眼睛、心靈的結合,一同彩繪出精美陶瓷、垂涎欲滴的瓜果、璀璨奪目的花卉、生意盎然的自然景物,塗抹出彩色天空、足以使人紓壓的寧靜大地、對於大自然的溫馨歌頌,以及超世俗的神聖淨土的追尋。
這正是我們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動機,希望讀者們藉由塗畫藝術大師的畫作過程,創造出活化腦力、審美品味、紓壓解勞的機會!
我們認識「對象」的過程,先由眼睛進行光學處理,隨之進入大腦,於是視皮質處理對象的線條、邊緣以及形狀並且加以分析,大腦皮質產生了複雜而快速的訊息傳遞,最後交付運動皮質與其他大腦區域一起運作。就眼睛來說,亮度與顏色相互作用,深藍色、紫色、紅色並不如綠色、黃色那般亮麗,雖然他們的物理強度一樣。然而,當我們的眼睛以每秒兩到三次的快速斯掃描對象後,不同亮度的感受,會使我們產生不同心理反映,明亮顏色較能振奮人心、活化腦力,暗色調的顏色往往會讓人意氣消沉。因此,除了某種造型的誘導而引發特殊觀念之外,色彩的表現常常與造型內涵相符,構成統一世界。眼睛是大腦進化下的幸運副產品,當我們隨著進化認識外在影像後,我們的腦也就自然產生革命,心靈的創造力增強,自己也就成為刻板世界裡的魔法師了。
藝術與物理、生理與心理一樣都是等待心智去發掘的世界,相對地,當豐富了我們大腦結構的內在神秘創造力,那麼生命也就具有了活力。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塊等待編織、如魔法般的織布,數百萬光梭在這裡交織成不斷變動的圖案,同時也不斷創造出新意義。經由我們拿起畫筆來循著藝術大師的軌跡前進時,我們終將碰觸到最為深沉而具有活力的生命世界。
因此,這一本以東方世界佛教美術為主題的《靜心菩提》,內容收錄廣為人們所喜愛與敬重的菩薩像,特別是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以其智慧了見世間痛苦,因為發願救濟眾生的悲願,使人望而產生喜悅,產生照見無垢淨土的種子。
就觀音菩薩而言,梵語有兩種寫法,一為Avalokitaśvara,一為Avalokiteśvara。Avalokitasvara是三個意義的複合字,亦即ava-lokita-śvara,ava是離開,lokita是出自「見」與「受取」的lok,lok則與「光、光芒」的ruc有密切關係,śvara則是svr的「響」的名詞,意謂著「音、聲」。Avalokitaśvara意為「觀遠處之聲音」,所以翻譯為觀世音。而觀世音菩薩則是拯救有情眾生的菩薩中最受歡迎之一。
眾生有何種苦呢?與所愛者別離之苦,與怨憎者相會,所求不欲之苦,這些苦實際上表示著梵語duhkha的意義,意謂著「不遂」、「難為」,名詞則表示「所願相違」,亦即轉而成為苦、惱。因此苦由心受,與生俱有,用白話說就是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而這種苦既然是發自內在也就難以避免。觀音菩薩如同慈母一般,能傾聽有情眾生的祈禱,觀照這種根源性的苦惱,為我們袪厄呈祥。不只是觀音菩薩,其他菩薩,譬如大行普賢菩薩最具行動力,大智文殊菩薩最具智慧,大願地藏菩薩的願力最深,加上大悲觀音菩薩的慈悲,總此德性,體現佛教美術在造像與義理的最相融相攝。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指出:「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瞬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因此,除了塗繪畫畫促進腦力活化與美感教育之外,我們更能藉由色鉛筆塗色或者墨筆描摩佛像,使我們腦中逐漸現出清淨的慈悲形象,讓自己與菩薩同在,筆筆化作朵朵祥蓮,從心中產生清淨無垢的佛國土。
台灣美學藝術學會秘書長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潘 襎
收錄15幅菩薩形象‧臨摹自古老壁畫、經書的精緻線稿,
清楚的示範教學,讓讀者立即上手,畫出精美的彩繪佛像!
用繽紛的色彩打造一座通往平靜歡喜的橋,
新感覺著色繪本!
佛說:「心淨則土淨。」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蓮花淨土,
透過塗色,可以呈現出內心的大千世界,發散正向的力量。
‖本書特色‖
◆放鬆沉澱心靈‧探索找回內心的平靜、歡喜
◇透過色彩及形狀的刺激,訓練手指及大腦,不論對小孩還是年長者都有助益
◆採用150磅厚的繪圖紙,色鉛筆、水彩、淡墨皆可自由塗繪
◇每天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幅佛畫
◆清楚的墨筆描繪示範教學 + 色鉛筆彩繪示範 + 原佛畫的線稿圖
立刻上手畫出菩薩莊嚴聖像!
◇撕斷線設計,可將作品一頁頁撕下,方便裱框裝飾生活空間,更可以分享親友
◆特別多增加一次線稿練習,不用擔心畫錯或者畫不夠!
◇附贈著色名信片組!可撕下使用,送禮自用兩相宜!
目錄:
導論 畫出慈悲與幸福
墨筆臨摹
色鉛彩繪
收錄佛畫簡介
靜心菩提菩薩繪本
獨家附贈明信片
導論 畫出慈悲與幸福
佛經上說:「心如工畫師」。心的本質具有無限量的可能性,正如同一位出色的畫家,描繪出眼睛可以看得到,以及眼睛看不到的想像世界、虛構世界,或者象徵影像。我們從複雜多樣的世界中找尋喜愛的景物,可以徜徉其間;從我們周圍的人群中找出可以傾心交談的對象,傾露心中的秘密。然而,我們卻往往沒有從藝術大師的世界名畫或者莊嚴聖像中,參與他們的內容;透過我們的手與眼睛、心靈的結合,一同彩繪出精美陶瓷、垂涎欲滴的瓜果、璀璨奪目的花卉、生意盎然的自然景物,塗抹出彩色天空、足以使人紓壓的寧靜大地、對於大自然的溫馨歌頌,以及超世俗的神聖淨土的追尋。
這正是我們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動機,希望讀者們藉由塗畫藝術大師的畫作過程,創造出活化腦力、審美品味、紓壓解勞的機會!
我們認識「對象」的過程,先由眼睛進行光學處理,隨之進入大腦,於是視皮質處理對象的線條、邊緣以及形狀並且加以分析,大腦皮質產生了複雜而快速的訊息傳遞,最後交付運動皮質與其他大腦區域一起運作。就眼睛來說,亮度與顏色相互作用,深藍色、紫色、紅色並不如綠色、黃色那般亮麗,雖然他們的物理強度一樣。然而,當我們的眼睛以每秒兩到三次的快速斯掃描對象後,不同亮度的感受,會使我們產生不同心理反映,明亮顏色較能振奮人心、活化腦力,暗色調的顏色往往會讓人意氣消沉。因此,除了某種造型的誘導而引發特殊觀念之外,色彩的表現常常與造型內涵相符,構成統一世界。眼睛是大腦進化下的幸運副產品,當我們隨著進化認識外在影像後,我們的腦也就自然產生革命,心靈的創造力增強,自己也就成為刻板世界裡的魔法師了。
藝術與物理、生理與心理一樣都是等待心智去發掘的世界,相對地,當豐富了我們大腦結構的內在神秘創造力,那麼生命也就具有了活力。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塊等待編織、如魔法般的織布,數百萬光梭在這裡交織成不斷變動的圖案,同時也不斷創造出新意義。經由我們拿起畫筆來循著藝術大師的軌跡前進時,我們終將碰觸到最為深沉而具有活力的生命世界。
因此,這一本以東方世界佛教美術為主題的《靜心菩提》,內容收錄廣為人們所喜愛與敬重的菩薩像,特別是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以其智慧了見世間痛苦,因為發願救濟眾生的悲願,使人望而產生喜悅,產生照見無垢淨土的種子。
就觀音菩薩而言,梵語有兩種寫法,一為Avalokitaśvara,一為Avalokiteśvara。Avalokitasvara是三個意義的複合字,亦即ava-lokita-śvara,ava是離開,lokita是出自「見」與「受取」的lok,lok則與「光、光芒」的ruc有密切關係,śvara則是svr的「響」的名詞,意謂著「音、聲」。Avalokitaśvara意為「觀遠處之聲音」,所以翻譯為觀世音。而觀世音菩薩則是拯救有情眾生的菩薩中最受歡迎之一。
眾生有何種苦呢?與所愛者別離之苦,與怨憎者相會,所求不欲之苦,這些苦實際上表示著梵語duhkha的意義,意謂著「不遂」、「難為」,名詞則表示「所願相違」,亦即轉而成為苦、惱。因此苦由心受,與生俱有,用白話說就是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而這種苦既然是發自內在也就難以避免。觀音菩薩如同慈母一般,能傾聽有情眾生的祈禱,觀照這種根源性的苦惱,為我們袪厄呈祥。不只是觀音菩薩,其他菩薩,譬如大行普賢菩薩最具行動力,大智文殊菩薩最具智慧,大願地藏菩薩的願力最深,加上大悲觀音菩薩的慈悲,總此德性,體現佛教美術在造像與義理的最相融相攝。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指出:「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瞬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因此,除了塗繪畫畫促進腦力活化與美感教育之外,我們更能藉由色鉛筆塗色或者墨筆描摩佛像,使我們腦中逐漸現出清淨的慈悲形象,讓自己與菩薩同在,筆筆化作朵朵祥蓮,從心中產生清淨無垢的佛國土。
台灣美學藝術學會秘書長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潘 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