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育兒百科(附0歲教育關鍵行動)〈共二冊〉 | 拾書所

華人育兒百科(附0歲教育關鍵行動)〈共二冊〉

$ 699 元 原價 848
華人育兒百科
第一本由國內百位兒童專科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團隊與幼教專家聯合撰寫,
根植於華人觀點與本土經驗,全面涵括「醫療」與「教養」專業的0~6歲育兒百科;
300個育兒疑難雜症、70個你不可不知的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係的日常遊戲……
從孕前到產後,專家學者把關正確育兒知識,是獻給新手爸媽的最佳禮物書。

這本厚達544頁的重量級育兒百科,策劃者為小兒科界資深大老、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曾任長庚兒童醫院院長的林奏延醫師。看到自己女兒走過「上網找答案,卻不見得找到的片段知識都是正確可信」的經驗,於是興起編纂一本符合本土國情的育兒百科。
本書與其他翻譯自國外的育兒書相較,有兩大特點:一是將教育教養問題獨立成篇,特邀請《親子天下Baby》專欄作者,目前任教於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與師培中心的周育如博士親筆撰寫內容;也因曾擔任托嬰中心督導的實務經驗,讓本書更貼近國內育兒現況;二是不僅重視嬰幼兒的生理身體發展,更將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獨立成章,如針對孩童的注意力缺陷過動、自閉、感覺統合等議題進行討論,與當今國際衛生組織(WHO)重視孩童心理發展的趨勢相呼應。
全書共26萬餘字,從撰寫到成書歷時三年。篇幅共8大篇、28章,並收錄符合國情的健康福利政策、補助津貼、公費補助疫苗、家庭建議常備藥品與如何使用健康手冊等實用資訊,以及特別製作的功能性索引。製作過程動員了國內百位兒科領域各專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專精幼兒教育領域的學者,針對新生兒照護、孩子的分齡發展、營養照顧、身心疾病、疫苗接種與居家安全等,提供具實證研究的育兒知識,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工具書,也是送給新手爸媽的最實用的貼心禮物書。

本書特色:
★根植本土經驗:結合國內百位兒科領域的醫師、營養師、護理師與幼教專家學者,依照不同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關鍵提出具體對策,是立基華人地區寶寶生理發展與育兒文化的案頭參考書。
★內容廣泛全面:從孕前不可忽略的重要知識,到0~3個月新生命降臨後,有關新生兒食衣住行各項照護、3~12個月的哺餵方式到副食品與營養、睡眠、運動、生活自理等育兒重點;同時針對1~3歲學步兒、3~6歲學前兒的發展,分別說明幼兒的發展與學習、睡眠與飲食、保健與照顧、教養困惑等,
★身體心理並重:重視兒童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由最常見的發燒、感冒、腸病毒、過敏,到過動症、亞斯伯格症……針對常見的兒童身心疾病翔實說明原因、症狀、就醫時機,以及實用的居家照護技巧,幫助家長破除迷思,找對醫生得到妥適照護。
★特別規劃單元:內容規劃「請問醫師Q&A」與圖文並茂的「Baby Game」親子遊戲單元,一網打盡孩子成長中可能面對的各種疑難雜症,並讓父母透過遊戲建立親密關係與發展基礎。書末並收錄台灣生育補助津貼、公費疫苗補助、使用兒童健康手冊正確方式等資訊,以及方便查詢的功能性索引,具高度實用性。
衷心推薦給:
 新手爸媽、嬰幼兒保母等家有學齡前幼兒家庭,不可或缺的育兒參考書。
 面對網路上莫衷一是的資訊感到困惑,認同以嚴謹知識科學育兒的父母。
 除尿布奶粉外,送給同事、親朋好友或姊妹淘最別出心裁的知識祝賀禮。

0歲教育關鍵行動
四大支柱,為孩子的學習、情緒打下堅實的基礎

貼近時代脈動的0歲教育指南
協助新手父母提供適切的照顧品質
合宜的刺激寶寶的大腦發展
給予寶寶剛剛好的養份
為寶寶日後的學習、情緒、人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內容特色:
─解析最新育兒方式的成效:嬰兒游泳、嬰兒手語、嬰兒瑜珈
─最新的嬰兒科學研究
─豐富的育兒資源提供:30個嬰母居家小遊戲、全台嬰泳館大蒐羅、經典寶寶書推薦、不敗的嬰兒玩具

四大支柱重點:
重點一:給寶寶有挑戰的運動
專家發現,學齡期的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現象,多半源自於幼年期的活動不足,雙薪、都市化程度高的現代小家庭,給予寶寶充足的活動量,成為這個世代新手父母的挑戰。
而運動是嬰兒大腦發展天生的需求,合宜的大小肌肉運動,可以刺激腦神經細胞的連結,發展良好的感覺統合,有助未來的學習及情緒力。

重點二:寶寶比你想的還要會溝通
「不怕寶寶哭,只怕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是新手父母普遍的焦慮,其實寶寶比成人想像的還要能溝通,有能力理解語言,只是需要母嬰之間建立專屬的溝通默契與方法。嬰兒手語可以協助寶寶在還不會講話之前,用幾個特定的手勢的來表達他的需要,母嬰之間也能建立專屬的溝通手勢,讓親子之間不再充滿劍拔張的相處氣氛,而是彼此理解的從容互動。

重點三:人在心也要在的陪伴
「餵母奶滑手機是很多新手媽媽的生活常態。」但是專家提醒,人在心不在的陪伴,對嬰兒安全依附感的建立具有殺傷力。寶寶需要的不是全時間的陪伴,而是人在心也在的有品質的陪伴,嬰母親密的相交,有助寶寶形成「安全依附」人格,日後成為能與人建立信任感、有自信的人。

重點四:別再給寶寶看字卡,父母才是寶寶最好的學習素材
「閃卡、字卡的學習」長年以來成為父母帶領寶寶認知學習的工具之一,但是專家透過科學實驗發現,閃卡及字卡來認識物件、數字、字母、形狀…等,是白費力氣的學習,嬰兒最佳的學習方式是「與真人互動」,並有機會讓寶寶運用手眼口鼻等五感的探索和操作。父母本身就是寶寶最佳的玩具及學習素材。
專文推薦:
李明亮/前衛生署署長、美國紐澤西醫科大學及慈濟大學小兒科教授
邱文達/前衛生福利部部長、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前萬芳醫院、雙和醫院院長
楊定一/長庚生技、長庚大學、明志科大、長庚科大董事長、長庚紀念醫院董事會執行董事
盛讚推薦:
馮燕/行政院政務委員、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
李慶雲/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
黃富源/前衛生署副署長、前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
吳春福/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
郭台銘、曾馨瑩/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