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版引起迴響,網友熱情催促再版
《微風往事》出版後,的確引發了一些迴響,許多人深受感動。外省朋友心裡有高度的共鳴,而當聽到本省籍朋友因此對我們這個族群有更深一層理解時,我在欣慰之餘,確信了,爬格子二年的辛勞,值得!
二○一五年五月,接獲飛碟電台唐湘龍和楊月娥二位主持人先後邀約,上節目接受專訪,暢談寫作心路歷程,意外地打開了這本書的知名度。只可惜,我上飛碟電台專訪時,書早已售罄,我原無再版打算,惟陸續收到網路上聽眾請求再版的聲音,促使我重新思考再版事宜。
飛碟專訪時,與我一同落淚的主持人楊月娥,為再版寫推薦序,令維風感動不已。更感謝湘龍大哥與月娥的大膽邀訪素人作家,才有本書的再版。
飛碟電台專訪,唐湘龍、楊月娥感動推薦
訪問那微風的節目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聽眾紛紛在臉書上留言回應,有人想起父親淚流滿面,還有聽眾開車聽到在車上大喊:「老爸,我想你啦!」連新住民都表示感同身受。聽眾們持續按讚留言了好些天,分享他們父親大江大海的故事。
這是那維風在尋根,大時代的悲劇,在微風往事的吹拂下都將煙消雲散。以前是大陸籍老兵,現在有外籍新住民,台灣的多元環境,需要極大的包容與和解。這些所謂的外來族群,都是認真付出,為台灣這片土地辛勤耕耘的人。
本書特色:
平時我們都避談省籍、族群與認同,但既然決定寫作,就該真實、完整的呈現。雖然我有國際政治學術背景,但本書畢竟不是學術書籍,只是心情故事,所以閱讀本書,需要的只是:體會。
本書可以視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各篇獨立的散文,而這些故事性的散文,都是作者父親和作者一生中,關於兩岸、省籍、族群的真實故事。
書寫的內容是涉及親族滄桑史與逝去的父愛,每每令寫作中的我,陷於難以言喻的感傷,甚至多次讓淚水滴在自己的字裡行間,難以承受。
父親和老家親人終身未能重逢的遺憾,為這則大時代故事,譜出了傷痕的歲月基調。於是,在掇拾父子生命記憶過程裡,時而重溫父愛,時而嚐盡離苦。但這個長達一個世紀、跨越兩岸的心情故事,需要爬梳的資料與盤點的記憶實在太多,大大增加了寫作的難度。只好重啟塵封的記憶,輔以母親口述的往事,以及後來我們的親身經歷。
但願這本書的問世,能讓更多臺灣人包容、理解我們,這種具特殊兩岸背景的人和事。
儘管拼湊記憶無比艱難,但對於自己能夠肩負此使命,我深感榮幸。因為,藉著寫作,我不僅重溫兒時父親和我們共度的美好,同時也體悟到,這分付出,原來也是一分榮耀,一種幸福。
內容介紹
時間是一條長河,承載著我們的記憶,傳唱著生命的歌。那些曾經從我們歲月裡走過的點點滴滴,一直在時間的流裡,靜靜閃耀著粼粼的波光。
「大陸來台」的背景,使我們家族,有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遭遇。這份特殊性,影響著我們家,影響著我。
一九四九年來台的大陸人,被稱為「外省人」,有人說「外省人」就像蒲公英,被風一吹就吹得很遠、很遠,然後,在新的地方延續新的生命,蒲公英隨風飄散,不懂尋根,但我們不同。
我們對祖鄉懷抱情感,對父親失散的大陸親人念念不忘,表現在我們的中國情懷上。但在本土意識高漲的現今臺灣,原住民、客家、閩南鄉土文化、語言,都受到不同程度、制度性保護與提倡時,卻有一個族群,在臺灣社會裡受到壓抑,日漸隱沒特徵,甚至不敢大方暢談自己的原鄉,自己的文化,這個族群,就是「外省人」。這本書,是有關一個家族的兩岸故事,主軸描寫我父親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從抗戰到國共內戰,大陸一路輾轉來台,以及後來在臺灣的發展。
這些人,那些事,錯過了,沒有重來的機會。但他們的記憶、我們的感動,都在歡喜和悲傷的淚光中,再度重逢。
這是塵封在我心底的微風往事,那維風的兩岸心情故事。
但故事結束了嗎?兩岸,正在你我的身上,繼續述說著。
內文試閱:
印記
生命中,總有一些值得回味的片斷,在記憶深處散發芬芳。那淡淡馨香化成了葉片,飄落在歲月的流裡。時間與空間要如何排列組合,無法預料,但曾走過的每一個時空,都會在我們的生命裡,刻劃出有形和無形的印記。
我小學三年級時,二哥、我與四弟同時在一個學校讀書,二哥五年級,四弟一年級。有一回,學校發給我們一份刊物,上頭寫了一些關於學生統計資料的訊息,有一個項目特別吸引我,那就是學校統計了全體同學的籍貫。
每一個省分下面都有不同的數字,代表就讀本校該省分子弟的人數。我找到那個屬於我們家的籍貫:遼北。由於人數最少,排在最後,底下的數字非常有趣:三。可不就是咱家三個兄弟嗎?其他各省人數都很多,尤其福建最多,當時臺灣人普遍都填自己籍貫為福建。
唯獨遼北這個省分人數剛好就只是咱家兄弟,真是個神奇的數字,我心底升起一種奇妙的優越感。
物以稀為貴,因為少見,所以特別。我們兄弟從小就知道這個身分印記,除了特別之外,主要是這個印記背後,代表著我們的父親來自於海峽對岸,那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
熟悉,是因為從小就常聽父親說起咱們家,在大陸東北的遼河邊,他生長的地方;陌生,因為那也是我們從來就到不了的家。
家,是一個人社會化的起點,我們看著父親、母親,聽著他們說話的方式和口音,然後我們鄰居孩子的父母,也幾乎都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曾經我以為,我的世界就長這個樣。
父親來自於大陸,但兒時並未聽過「外省人」這個名詞,只知道母親被稱作「臺灣人」。因為母親的這個身分,跟著父親姓的我們,自然的有一種相對於母親的身分:我們是東北人!
父親常提到東北老家的點點滴滴,他說老家宅子門前那道矮牆,他和我二伯愛爬上去玩耍,但大人總不許。有一回又爬上矮牆玩得正高興時,讓剛回家的我大伯給瞧見,不由得分說,叫下來乒乓就是一頓痛揍(乒乓,父親喜歡用來形容揍人的狀聲詞)。
父親每次提到這事,臉上總顯出一付得意的樣子!後來我才體會出,父親那飽經風霜臉上的笑容,原來不是得意,是裝滿兒時回憶的幸福。
父親說,舊時代有些人家會將小娃兒放搖籃吊掛房樑上,我聽了覺得挺神奇的,這樣照養孩子,不知是父母親膽子大,還是為了訓練孩子膽子大?小學的課堂上,山東籍的老師總說大陸東北冬天氣候忒冷,人們在戶外小個便也會結凍成冰,耳朵要是不注意保暖,是會凍僵一碰就掉落的!
我好奇的問父親果真如此嗎?父親表示冷的確冷,但沒老師說的那麼嚴重。
聽到父親給的這個斬釘截鐵的答案,我真不知該慶幸父親老家沒那麼冷,還是該失望學校老師形容的東北世界,原來不全是事實!關於老家的一切,我們總是從書本上、電視上和老師課堂上得知,然後從父親口中得到驗證,但我們畢竟沒親身經歷過,也還不能算真正的驗證。
外省人,是一個很特別的符號,讓我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但同時,也讓我感覺到和別人有些隔閡。在臺灣,一般習慣將人口組成分為四大族群:閩南(福佬、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
每到了選舉,總有人拿族群身分來攻訐別人愛不愛臺灣。到最後都得說,臺灣最早的住民是原住民,他們才是真正的臺灣人,其他三個族群都是由大陸遷台的漢族。所以,明明都是從大陸來的,卻有人能化身為本土來指指點點晚到者,實在荒謬!
清朝時大量漢人從沿海省分渡海來台,主要為福建省(簡稱閩)的閩南地區,臺灣絕大多數人祖籍為福建省泉州與漳州。
閩南漢人來台後與原住民開始接觸、衝突,漢人因文化和人數上的優勢漸漸佔居了臺灣大部分的平原地區,迫使原住民往更高的山區發展,並不是他們原來就喜歡生活在高山上。
《微風往事》出版後,的確引發了一些迴響,許多人深受感動。外省朋友心裡有高度的共鳴,而當聽到本省籍朋友因此對我們這個族群有更深一層理解時,我在欣慰之餘,確信了,爬格子二年的辛勞,值得!
二○一五年五月,接獲飛碟電台唐湘龍和楊月娥二位主持人先後邀約,上節目接受專訪,暢談寫作心路歷程,意外地打開了這本書的知名度。只可惜,我上飛碟電台專訪時,書早已售罄,我原無再版打算,惟陸續收到網路上聽眾請求再版的聲音,促使我重新思考再版事宜。
飛碟專訪時,與我一同落淚的主持人楊月娥,為再版寫推薦序,令維風感動不已。更感謝湘龍大哥與月娥的大膽邀訪素人作家,才有本書的再版。
飛碟電台專訪,唐湘龍、楊月娥感動推薦
訪問那微風的節目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聽眾紛紛在臉書上留言回應,有人想起父親淚流滿面,還有聽眾開車聽到在車上大喊:「老爸,我想你啦!」連新住民都表示感同身受。聽眾們持續按讚留言了好些天,分享他們父親大江大海的故事。
這是那維風在尋根,大時代的悲劇,在微風往事的吹拂下都將煙消雲散。以前是大陸籍老兵,現在有外籍新住民,台灣的多元環境,需要極大的包容與和解。這些所謂的外來族群,都是認真付出,為台灣這片土地辛勤耕耘的人。
本書特色:
平時我們都避談省籍、族群與認同,但既然決定寫作,就該真實、完整的呈現。雖然我有國際政治學術背景,但本書畢竟不是學術書籍,只是心情故事,所以閱讀本書,需要的只是:體會。
本書可以視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各篇獨立的散文,而這些故事性的散文,都是作者父親和作者一生中,關於兩岸、省籍、族群的真實故事。
書寫的內容是涉及親族滄桑史與逝去的父愛,每每令寫作中的我,陷於難以言喻的感傷,甚至多次讓淚水滴在自己的字裡行間,難以承受。
父親和老家親人終身未能重逢的遺憾,為這則大時代故事,譜出了傷痕的歲月基調。於是,在掇拾父子生命記憶過程裡,時而重溫父愛,時而嚐盡離苦。但這個長達一個世紀、跨越兩岸的心情故事,需要爬梳的資料與盤點的記憶實在太多,大大增加了寫作的難度。只好重啟塵封的記憶,輔以母親口述的往事,以及後來我們的親身經歷。
但願這本書的問世,能讓更多臺灣人包容、理解我們,這種具特殊兩岸背景的人和事。
儘管拼湊記憶無比艱難,但對於自己能夠肩負此使命,我深感榮幸。因為,藉著寫作,我不僅重溫兒時父親和我們共度的美好,同時也體悟到,這分付出,原來也是一分榮耀,一種幸福。
內容介紹
時間是一條長河,承載著我們的記憶,傳唱著生命的歌。那些曾經從我們歲月裡走過的點點滴滴,一直在時間的流裡,靜靜閃耀著粼粼的波光。
「大陸來台」的背景,使我們家族,有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遭遇。這份特殊性,影響著我們家,影響著我。
一九四九年來台的大陸人,被稱為「外省人」,有人說「外省人」就像蒲公英,被風一吹就吹得很遠、很遠,然後,在新的地方延續新的生命,蒲公英隨風飄散,不懂尋根,但我們不同。
我們對祖鄉懷抱情感,對父親失散的大陸親人念念不忘,表現在我們的中國情懷上。但在本土意識高漲的現今臺灣,原住民、客家、閩南鄉土文化、語言,都受到不同程度、制度性保護與提倡時,卻有一個族群,在臺灣社會裡受到壓抑,日漸隱沒特徵,甚至不敢大方暢談自己的原鄉,自己的文化,這個族群,就是「外省人」。這本書,是有關一個家族的兩岸故事,主軸描寫我父親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從抗戰到國共內戰,大陸一路輾轉來台,以及後來在臺灣的發展。
這些人,那些事,錯過了,沒有重來的機會。但他們的記憶、我們的感動,都在歡喜和悲傷的淚光中,再度重逢。
這是塵封在我心底的微風往事,那維風的兩岸心情故事。
但故事結束了嗎?兩岸,正在你我的身上,繼續述說著。
內文試閱:
印記
生命中,總有一些值得回味的片斷,在記憶深處散發芬芳。那淡淡馨香化成了葉片,飄落在歲月的流裡。時間與空間要如何排列組合,無法預料,但曾走過的每一個時空,都會在我們的生命裡,刻劃出有形和無形的印記。
我小學三年級時,二哥、我與四弟同時在一個學校讀書,二哥五年級,四弟一年級。有一回,學校發給我們一份刊物,上頭寫了一些關於學生統計資料的訊息,有一個項目特別吸引我,那就是學校統計了全體同學的籍貫。
每一個省分下面都有不同的數字,代表就讀本校該省分子弟的人數。我找到那個屬於我們家的籍貫:遼北。由於人數最少,排在最後,底下的數字非常有趣:三。可不就是咱家三個兄弟嗎?其他各省人數都很多,尤其福建最多,當時臺灣人普遍都填自己籍貫為福建。
唯獨遼北這個省分人數剛好就只是咱家兄弟,真是個神奇的數字,我心底升起一種奇妙的優越感。
物以稀為貴,因為少見,所以特別。我們兄弟從小就知道這個身分印記,除了特別之外,主要是這個印記背後,代表著我們的父親來自於海峽對岸,那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
熟悉,是因為從小就常聽父親說起咱們家,在大陸東北的遼河邊,他生長的地方;陌生,因為那也是我們從來就到不了的家。
家,是一個人社會化的起點,我們看著父親、母親,聽著他們說話的方式和口音,然後我們鄰居孩子的父母,也幾乎都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曾經我以為,我的世界就長這個樣。
父親來自於大陸,但兒時並未聽過「外省人」這個名詞,只知道母親被稱作「臺灣人」。因為母親的這個身分,跟著父親姓的我們,自然的有一種相對於母親的身分:我們是東北人!
父親常提到東北老家的點點滴滴,他說老家宅子門前那道矮牆,他和我二伯愛爬上去玩耍,但大人總不許。有一回又爬上矮牆玩得正高興時,讓剛回家的我大伯給瞧見,不由得分說,叫下來乒乓就是一頓痛揍(乒乓,父親喜歡用來形容揍人的狀聲詞)。
父親每次提到這事,臉上總顯出一付得意的樣子!後來我才體會出,父親那飽經風霜臉上的笑容,原來不是得意,是裝滿兒時回憶的幸福。
父親說,舊時代有些人家會將小娃兒放搖籃吊掛房樑上,我聽了覺得挺神奇的,這樣照養孩子,不知是父母親膽子大,還是為了訓練孩子膽子大?小學的課堂上,山東籍的老師總說大陸東北冬天氣候忒冷,人們在戶外小個便也會結凍成冰,耳朵要是不注意保暖,是會凍僵一碰就掉落的!
我好奇的問父親果真如此嗎?父親表示冷的確冷,但沒老師說的那麼嚴重。
聽到父親給的這個斬釘截鐵的答案,我真不知該慶幸父親老家沒那麼冷,還是該失望學校老師形容的東北世界,原來不全是事實!關於老家的一切,我們總是從書本上、電視上和老師課堂上得知,然後從父親口中得到驗證,但我們畢竟沒親身經歷過,也還不能算真正的驗證。
外省人,是一個很特別的符號,讓我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但同時,也讓我感覺到和別人有些隔閡。在臺灣,一般習慣將人口組成分為四大族群:閩南(福佬、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
每到了選舉,總有人拿族群身分來攻訐別人愛不愛臺灣。到最後都得說,臺灣最早的住民是原住民,他們才是真正的臺灣人,其他三個族群都是由大陸遷台的漢族。所以,明明都是從大陸來的,卻有人能化身為本土來指指點點晚到者,實在荒謬!
清朝時大量漢人從沿海省分渡海來台,主要為福建省(簡稱閩)的閩南地區,臺灣絕大多數人祖籍為福建省泉州與漳州。
閩南漢人來台後與原住民開始接觸、衝突,漢人因文化和人數上的優勢漸漸佔居了臺灣大部分的平原地區,迫使原住民往更高的山區發展,並不是他們原來就喜歡生活在高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