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不出售:人人有房住、生活低負擔的法國好宅新思維 | 拾書所

巴黎不出售:人人有房住、生活低負擔的法國好宅新思維

$ 306 元 原價 340

當今社會住宅已經成為城市美好生活的發展新趨勢,也是台灣民眾強烈需求的居住選項。本書作者從個人經驗出發,緩緩道來法國當局突破當代居住困境的諸多成功案例,以及法國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住宅發展的百年大計。以期能在台灣民眾共譜安居樂業的幸福夢想中,借鑑法國經驗、展望未來,落實台灣安居好宅。

◎社會住宅百年大計,法國是怎麼做到的?
歐洲國家重視住宅政策,半個世紀前已成立住宅部,專責人民的居住幸福和都市發展。法國從1960年代起,就將人民的居住問題視為國家政策,依不同時期的需求而調整。進入21世紀後,住宅部的功能相對受重視,與就業、環境等,都被視為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元素。最近幾年,法國政府傾全力以達到人民對居住權的要求,無論左右派政府所制訂的住宅相關法規,都標示著那一任政府或法案主導者的政績,這也顯示法國人對住宅問題的感受度之高。2000年,法國的左派聯合政府制訂了「社會連帶與都市更新法」(簡稱SRU)這條法律的核心條款是第55條:法國人口15萬以上城市其周圍衛星市鎮人口超過3,500人,大巴黎區超過1,500人的,就要有20%的社會住宅。事實上,有不少市鎮並沒有達到規定,每年得繳罰金。2013年1月18日,法國國會將這個條款上修為至2025年,必須達到25%的社會住宅。同時也將法條的精神增加為永續發展,社會住宅普級全國各地。究竟法國是怎麼做到的呢?

◎平凡人的大確性,追求幸福感生活
在歐洲,許多人將住宅視為「民生必需品」,不是投資標的或炒作的商品。對於法國人來說,無論房子是租的或買的都不重要,入住後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才最重要。少了房租和房貸壓力,就算收入不多照樣能過著較寬鬆的日子,享受陽光假期,自由之於法國民眾,即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目前法國有超過460萬戶社會住宅,占主要住宅的15%。社會住宅依房屋種類和地理位置分為四個等級,房租差距可能達三倍,但是再高的房租也低於市價。住社會住宅的人不見得都是中低收入者,也並不是買不起房子的人才住社會住宅,那是一種選擇,不願一輩子辛苦背房貸,寧可沒房產沒房貸壓力,過著比較有品質的自在生活。在法國很少聽到巴黎那個街區的房價因為新添社會住宅而下跌,房屋市場買氣低迷和社會住宅無關,那是因為收入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所致。

◎揮舞自由平等博愛大旗,讓人民享受完善社會福利
法國在社會住宅的規劃和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揚人道精神,積極維繫居住品質。無論收入多寡,只要入住社會住宅就享有同樣的待遇,社會共生理念和社會連帶關係,讓法國人充分享有分配正義,立足點的平等。社會住宅作為友善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居住指標,既非過度標籤化的貧民窟,反而是為了消弭階級界線存在,利用混合居住的方式讓人民共享好宅,提升整體生活品質,社會住宅於是成為城市幸福生活的起點。法國更具備高度發展的人文精神,女人與小孩不可露宿街頭,冬季休兵不驅趕無住屋者,加上完備的緊急住房措施,諸多法律上的人性寬容尺度,讓法國穩扎穩打、逐步踏實建立起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借鑑法國,展望未來,落實台灣安居好宅
暴漲的房價早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雪上加霜的萬惡之首,排擠了許多弱勢族群於城市生活的權利,頂著經濟發展大名的房地產火車頭也毫不留情的碾碎許多青壯年的夢想。為了落實真正的居住正義,除了微薄的補貼政策之外,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到底是什麼?保有生活品質的宜居城市究竟該如何落實?舉凡各類棘手問題:
如何在高級住宅區興建「社會住宅」,利用空屋來「平抑房價」、透過「規範房租」訂定雙向互惠的租屋價格、設計讓貧富更加均衡的「房租付費分級制」,書中將進一步揭露法國廣建社會住宅的秘訣,且看年輕有魄力的巴黎副市長如何透過「國有地重新分配」、「優先承購權」、「社會企業管理模式」,善用公權力翻轉巴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