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少年讀史時,即養成札記習慣,並貫徹終身。由此所成《呂思勉讀史札記》,是其一生治史所得第一手資料,實為讀史人須知者之一。惜原著文字古雅,篇幅博大,常使後生輩望而卻步,一直難以流廣。殊可惋惜。
本書作者祈願呂氏原著流佈,裨益青年學子;因之所成〈尋些碎石好墊底〉,以原著為主線,旁採他家之說,闡釋明白,見解獨到,行文流暢,語言平實;既可作閱讀呂氏原著參考讀物,又可作案頭之書,閒時查閱把玩,知樂兼得。此等待讀者諸君開卷即知。
並列之〈社會流變四千年〉,是作者讀呂氏《中國社會史》所作筆記。呂氏原著所用史材,多來自其《讀史札記》,是於社會史一途之專題歸納,也是其史籍考證之應用與擴展。經作者剪裁鋪排,補充別說,另增新解,簡潔明快,琅琅上口;正可與〈尋些碎石好墊底〉互為參照,相得益彰。其附錄是費孝通《鄉土中國》閱讀筆記,放在此作之後,不僅可補呂著所闕,更可作通往現實社會之橋樑,是不錯安排。
本書作者祈願呂氏原著流佈,裨益青年學子;因之所成〈尋些碎石好墊底〉,以原著為主線,旁採他家之說,闡釋明白,見解獨到,行文流暢,語言平實;既可作閱讀呂氏原著參考讀物,又可作案頭之書,閒時查閱把玩,知樂兼得。此等待讀者諸君開卷即知。
並列之〈社會流變四千年〉,是作者讀呂氏《中國社會史》所作筆記。呂氏原著所用史材,多來自其《讀史札記》,是於社會史一途之專題歸納,也是其史籍考證之應用與擴展。經作者剪裁鋪排,補充別說,另增新解,簡潔明快,琅琅上口;正可與〈尋些碎石好墊底〉互為參照,相得益彰。其附錄是費孝通《鄉土中國》閱讀筆記,放在此作之後,不僅可補呂著所闕,更可作通往現實社會之橋樑,是不錯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