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拍照被熟知,以所撰寫的《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兩書被當成將西方攝影潮流引進華人世界的傳道者,又因創辦《攝影冢》雜誌,被認為出了點力,將中國當代攝影家推向國際舞台。其實,在拍照前我是個勤讀書、愛畫畫的文藝青年,寫過詩、小說,發表過數不清的插圖,但一路走來,在攝影投入的時間、精力最多,受到的肯定也比較大。
文學、繪畫著重想象與回憶,攝影卻仰仗直覺與發現。兩方各有所長,但攝影的見証性凌駕其它符號,難怪日本人將之譯為寫真。《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攝影的強度全在瞬間的精準,想要交代前因後果、表達內心的感動,還是有賴於文字。
每張照片背後都有段長長的故事,足以讓行家們寫成一篇篇動人的小說。但我做不來,只有
偶而在課堂上跟學生講講故事。拜《南方都市報》之邀撰寫專欄,又蒙磨鐵出版社結集出書,促成我與更多人分享經歷的因緣。
近三十年來,人類文明與地球生態變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恐怕超過以往三百年,甚至三千年。這不只是生產消費旳失控、科技的濫用,也和人類的自大、貪婪及價值觀顛倒有極大關係。我在拍照時,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與人的互信互助,人對土地的依賴感恩,人對天的敬畏、對物的珍惜。這些價值在今天的台灣、大陸還留下多少?
一切都在變、都在消失。在變化與消失的過程中,有一個瞬間被相機記錄下來,就成了不變的永恆。攝影者最大的挑戰在於:感動的當下也是創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需極度敏感與機靈。我己年入花甲,照片越拍越少,寫文章的意念卻越來越強。寫《人與土地》正是一種反省,期許自己在未來的十年間以文字為重;再有十年,那就重拾畫筆。藝術手法要靈巧容易,要樸拙可難,一切感覺的銳角都磨平、磨潤了,離拙就近了。
在旭海所拍的這張照片是《人與土地》中難度最高的。這個位於台灣南端的小村子,有幾戶人家被圈在全台最神秘的軍事基地裡,等待搬遷。那回我雖有警備總部的核準公文,依然被擋駕在外。就在必須交出所有裝備方可放行的點收空檔,地平線上發生了這一幕我誓必要冒險搶拍的畫面。
一排村民在比賽,誰的觔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極其平凡的事件,卻讓我直覺到它的深刻寓意:人類在土地上重複著「生、老、病、死」的輪迴,累積著貪、瞋、癡、慢、疑的業力,卻一同
文學、繪畫著重想象與回憶,攝影卻仰仗直覺與發現。兩方各有所長,但攝影的見証性凌駕其它符號,難怪日本人將之譯為寫真。《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攝影的強度全在瞬間的精準,想要交代前因後果、表達內心的感動,還是有賴於文字。
每張照片背後都有段長長的故事,足以讓行家們寫成一篇篇動人的小說。但我做不來,只有
偶而在課堂上跟學生講講故事。拜《南方都市報》之邀撰寫專欄,又蒙磨鐵出版社結集出書,促成我與更多人分享經歷的因緣。
近三十年來,人類文明與地球生態變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恐怕超過以往三百年,甚至三千年。這不只是生產消費旳失控、科技的濫用,也和人類的自大、貪婪及價值觀顛倒有極大關係。我在拍照時,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與人的互信互助,人對土地的依賴感恩,人對天的敬畏、對物的珍惜。這些價值在今天的台灣、大陸還留下多少?
一切都在變、都在消失。在變化與消失的過程中,有一個瞬間被相機記錄下來,就成了不變的永恆。攝影者最大的挑戰在於:感動的當下也是創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需極度敏感與機靈。我己年入花甲,照片越拍越少,寫文章的意念卻越來越強。寫《人與土地》正是一種反省,期許自己在未來的十年間以文字為重;再有十年,那就重拾畫筆。藝術手法要靈巧容易,要樸拙可難,一切感覺的銳角都磨平、磨潤了,離拙就近了。
在旭海所拍的這張照片是《人與土地》中難度最高的。這個位於台灣南端的小村子,有幾戶人家被圈在全台最神秘的軍事基地裡,等待搬遷。那回我雖有警備總部的核準公文,依然被擋駕在外。就在必須交出所有裝備方可放行的點收空檔,地平線上發生了這一幕我誓必要冒險搶拍的畫面。
一排村民在比賽,誰的觔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極其平凡的事件,卻讓我直覺到它的深刻寓意:人類在土地上重複著「生、老、病、死」的輪迴,累積著貪、瞋、癡、慢、疑的業力,卻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