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絕美穹頂蒐藏:宏偉建築,細緻裝飾,神秘氣息,魅惑風情。 | 拾書所

世界絕美穹頂蒐藏:宏偉建築,細緻裝飾,神秘氣息,魅惑風情。

$ 342 元 原價 380

仰望祈禱 神聖靜謐
構造之美 深陷其中

教堂建築外在宏偉、內在精緻,當所有人讚嘆著四周的美麗,卻忘了抬頭看看,「穹頂」,如此美麗又令人遐想的所在。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具代表性畫家的曠世巨著、不同文化的裝飾美感、歷史悠久的教堂結構美學。有著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所繪,優雅瑰麗的穹頂壁畫的西斯汀禮拜堂、有著古色古香的巨大圓頂、亮光神聖地灑入,感受莊嚴祥和的羅馬萬神殿等。一舉收錄全世界79處絕美穹頂裝飾,描繪眾神之愛、創世紀場面,恍如在天際一般的穹頂,金碧輝煌的圓頂與各式各樣寫實的繪畫互相輝映,讓人目不轉晴。新古典主義式、拜占庭式、羅馬式、哥德式、伊斯蘭建築,反映各時代之美的建築,即使不能親自前往朝聖,也能透過書中來趟巡禮,似近還遠,彷彿跨越,就是另一個世界。

附全彩寫真,即使不容易取得的角度及細部也完整收錄。本書讓讀者能完全享受穹頂的立體裝飾與彩繪壁畫共同合奏出的美妙旋律,絕對不容錯過。


具代表性畫家的曠世巨著
一提到名畫,或許不知不覺就會聯想到在美術館內裝飾在畫框中的畫作。不過,世界各地的美術館所珍藏的名畫無以計數,若未親自到現場就無法觀賞到。這些名畫就是無法搬運的天花板畫及壁畫。

不同文化的裝飾美感
義大利的古都拉溫納(Ravenna)有很多古代的建築物遺留迄今,有從5世紀至6世紀所建造的早期基督教建築,以及代表拜占庭帝國之建築等珍貴的建築物。在這些教堂內,使用馬賽克,在牆壁及穹頂上彩繪耶穌與聖人圖像。以馬賽克鑲嵌裝飾,自古以來就已存在,但亦充斥著以前統治過拉溫納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之文化特徵,同時也承繼了伊斯蘭的建築特色。不過,與基督教迥異,伊斯蘭建築所描繪的並非人物,而是各種圖案。在基督教建築方面,具代表性的裝飾有穴怪圖裝飾(grotesque)。這是受到文藝復興時期所發現古羅馬遺跡的裝飾之影響而做成的裝飾。此外,在各時代以裝飾用灰泥所製作的立體裝飾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歷史悠久的教堂結構美學
由於興建需要漫長的時間,因而透過反覆改建,兼具備各種建築特色的建築物也並不罕見。依時代及地區不同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構美學,乃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教堂建築之巨大魅力所在。
【編輯特選】

★林堡大教堂(德國∕林堡)
羅馬式與哥德式諧調的兩種樣式
林堡(Limburg)位於萊茵河支流的萊茵河畔,在其山丘上建有林堡大教堂(Limburg Dom)。這座教堂完成於13世紀中葉,其外觀係在萊茵河流域到處都可看到的羅馬式建築,內部則具有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如尖頭拱門與玫瑰花窗等,兼具兩種建築風格。此外,六分穹頂、無數的溼壁畫、紅白對比分明的門面等,有很多值得一看之處。

★巴貝里尼宮(義大利∕羅馬)
栩栩如生的繪畫幾可亂真,誤以為是雕刻作品
17世紀巴洛克時期義大利的代表畫家彼得羅.達.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所作。在日本的知名度不高,其作品大多為溼壁畫,若未親自到現場就無法觀賞到。科爾托納在皮蒂宮(Palazzo Pitti)的穹頂畫及壁畫,以及與受教宗烏爾巴諾八世(Maffeo Barberini)之託,在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大廳所作之穹頂畫,並列為他的代表作。在穹頂布滿了他所描繪之作品,看起來宛如雕刻的部分也全部以繪畫呈現。

★塞利米耶清真寺(土耳其∕埃迪爾內)
洋溢著亮光的清真寺是土耳其大師的不世出名作
遠近馳名的伊斯蘭建築名作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座落於土耳其主要都市埃迪爾內,係鄂圖曼帝國於16世紀後半所興建。設有無數個拱型窗戶,室內非常明亮。以紅白色的拱門支撐著繪有擴展開來的幾何圖形圓頂。設計者為代表土耳其的著名建築師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這是一座宛如要向周圍國家展示其帝國威勢的宏偉建築,以8個拱柱支撐著直徑31公尺的圓頂。光線從不計其數的窗戶穿射而入,裝飾也相當絢麗豪華,牆面則使用伊茲尼克(Iznik)磁磚。

★聖塞文.梭爾.加爾坦佩修道院附設教堂(法國∕聖塞文)
世界遺產的教堂,穹頂畫如畫卷般呈現開來
聖塞文.梭爾.加爾坦佩教堂(Church of Saint-Savin sur Gartempe)於1983年登錄為世界遺產,係羅馬式建築,興建於11世紀末~12世紀初。在各種場所還保存著當時的壁畫,其中以中殿穹頂(石造立體穹頂)所描繪的穹頂畫最為人所樂道。長達42公尺的中殿穹頂為半圓錐,將『舊約聖經』的「創世紀」及「出埃及記」等有如畫卷般地呈現開來。

★聖德尼大教堂(法國∕聖德尼)
從玫瑰花窗灑下亮麗的光線,為哥德式建築的誕生地
聖德尼(Saint-Denis)為法國守護聖人的名字,此教堂長期以來就埋葬著歷代的法蘭克國王、法蘭西國王。從12世紀起就進行大規模的改建,祭壇部分也可說是哥德式建築的濫觴。藉由組合2個圓弧的尖頭拱門及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可使開口部設計更為寬廣,亦可設玫瑰花窗(rose window)。對照黑暗的羅馬式建築,哥德式建築則是灑滿了光線的空間。

★聖沙弟樂聖母堂
(義大利∕米蘭)
名建築師創作出錯覺的內部縱深
文藝復興時期的名建築師布拉曼德(Donato Bramante)所興建的教堂—聖沙弟樂聖母堂(Santa Maria Presso San Satiro)。在祭壇的對面有方格圖案的隧道穹頂,在裡面則為飾有繪畫的半圓形後殿……,從照片清晰可見,但這是一種錯覺(trick),實際上並沒有縱深,只有浮雕而已。這是運用遠近手法,創造出幻覺的穹頂。因場地的關係並未設有半圓形後殿,布拉曼德因而創造出這種方法,但時至今日仍吸引人們的眼光。教堂平面並非十字形,而是T字形,祭壇就在盡頭處。令人有縱深感覺的隧道穹頂實際上並不存在,稍微改變一下站立的位置就可一目了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