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 | 拾書所

食色

$ 359 元 原價 399

「我一直覺得,閱讀是一件孤獨的事。
閱讀的儀式,在於一個孤獨的作者與孤獨的讀者,
在書頁的翻閱中,彼此無聲地對談著。」—黃心健
 一本沒有對白的《食色》繪本,
以黑白色調木刻版畫風格繪製出一個異世界
繪本描繪一個獨居的瞎眼老者某天意外收到一個眼球罐頭,打開外包裝標示著裸女背影的罐頭,舀出眼球並開始食用,咀嚼之間,腦海裡的影像越來越清晰,那是畫家安格爾筆下體態撫媚的〔宮女〕嗎?老人吃下一顆顆的眼球,好似感覺美女正撫摸他的臉龐。隔天,瞎眼老人再度收到眼球罐頭,這次他咀嚼之中「看」到有如梵谷畫裡的星夜,他也「感覺」到了星空下的寧靜與微風。接連好多天,老人每日持續收到且吃掉一罐又一罐的眼球罐頭,他因此置身美女旁、靜夜星空之下或是身處有如葛飾北齋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的奇景中,老人享受著這一切。直到有天,老人不再收到罐頭,決定起身出發尋找令他著迷的眼球罐頭……

 數位科技時代的「看」與「閱讀」—迷走感官世界
故事中瞎眼老者吞噬眼球的情節,其實是讀者正在閱讀此書的超現實主義表現。「看」是人吸收精神糧食的方式,而眼睛則是攝食的器官。當我們閱讀書本,也如同將作者的想法與經驗,經由雙眼吞噬入肚。在這社群網路的時代,網路上常看到朋友分享自己享用美食的照片,以此為逆向靈感,創作出這道無法被分享的菜餚,孤獨地閱讀,與孤獨地回味反芻。 看過的事物被傳入腦中,無法像食物還可以催吐而出,會永遠被記住,緩緩發酵……

 食 色:黃心健概念書創作展 同步展開
藝術家黃心健在「食色」展覽中,透過眼、耳、鼻、口等身體器官建構感知神話,策展人楊衍畇描述其看似超現實般的詮釋手法卻是真實的生命經驗使然—黃心健兒時視力受創、藉他人角膜復得的視覺經驗喚起自身對身體感官與生命存有的細膩省思。無論是在《食色》繪本中,還是封存在璐彩特(Lucite)材質裡的齒輪鋼雕裝置作品裡,閱讀之間,你我都在想像力中悠遊,因而超脫孤寂。2016年6月18日至8月21日於雄獅星空Link Lion(台北市南京西路9號2樓)展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