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號槐聚,被譽為「很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博學之人」
本書以優雅之筆析論錢鍾書先生其人其學,全書渾然一體
是剖讀一代學人內心世界與學術世界的成功之作
錢鍾書生前視本書作者為忘年交,頗多往還,因而作者在〈弁言〉與〈導論〉中交織了感性與理性,引發全書之先聲。主文分為內、外兩篇,內篇六章論述「錢鍾書的自我」,文中參考當代心理學理論,闡釋錢氏之自我意識、自我認同、憂患意識、自我剖析、以及內心的價值觀。錢氏一生只做自己愛做之事,勤奮讀書、作筆記,將榮辱皆置之度外,可堪為「不為物喜、不為物憂」的典範。
外篇四章分論「錢氏學術境界」,或稱之為「微世界」。錢氏幼承家學,了然自家學術源流,少年時代起即已接觸到西學,精通英、法、德、義等外語,故能馳騁中西學林,橫跨文、史、哲三大領域。他雖深受黑格爾唯心論的影響,但不迷信任何西方體系,也深知貌似嚴謹的體系鮮能持久。錢氏以新方法重新解讀古籍、關心前人所忽略的人文議題,為學術園地開拓了新的視野。在其「微世界」裡,「思想」的比重極高,尤其是抽象思維,故有「高著眼,遠放步」的學問取向,以「思想」、「觀念」與「感覺」作為文章之要旨。
本書作者以史家筆法,使錢氏其人、其學相互結合;雖分為二篇,實相互呼應,渾然一體,絕無割裂之跡,評者有謂:「三十年來論述錢氏之專書,當不下百種,而此書老辣特出,當冠冕儕輩」,實為公允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