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聞咸,是醫生、畫家兼人道主義者。他的臆想捕著住生命的熱忱及不同生存境界相互交聯的經緯。他融合不同的風格、用多種畫題把大千中的變化萬象勾描得有如萬花筒中的燦爛色彩及形象。他的精神飛越出我們日常現實領域。在這本畫冊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畫風如何從中國傳統式衍進成更有普遍世界性的手筆。
藝術表徵、各式圖案、樣式、在天才畫家筆下運轉生魂。刻印在觀眾心靈中、攜帶我們昇華、驅使我們更深一步去探討宇宙之真諦。吳醫生旁定有一位謬斯女神、溫和地誘導他在不同文化間搭橋、俾使人人能有內在更深的生長追求、能喚發出與生所俱對協調、和平及快樂的欲願。讓他畫中的形象散播出音樂、啟發、撫觸你整個心靈、使你昇華變得更加完整。
墨守成規是畫中大忌。吳醫生摒棄此忌、逐漸流轉畫風、有如煉金魔師一樣創造出富有廣大共鳴性的黃金畫面。這是涅槃、還是意識的更變?簡而言之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希望讀者每個人都能體會我的感受、這是我對大家交心之言。慶幸能在此和大家分享、併在此向吳醫生致謝!
瑪利亞‧麥卡得推薦
◎〈神與意〉的畫家吳聞咸
一九九八年夏天吳聞咸醫師帶他的畫作來我的畫室相互切確。看了他的水墨寫意國畫頗有吳毅先生之意、但筆墨尚甚生澀、建議他多研習古人的作品、以加強行筆運墨之技巧。一年後雖有長進、但與傳統國畫所要求的基本功力尚有一段距離。有一天吳醫師出示他厚厚的一本速寫、才知道他在工作之餘、勤於作畫、而且非常用功。每次出外旅行、都有大量的速寫記錄、這些隨境塗抹、信手寫來作品、有寫實、有變形、線條稚拙、童趣盎然、造型純樸、天真爛漫、顯示了他對美感靈敏的潛質。讓我想起法國後期印象派的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和近代的杜布革(Jean Dubuffet)等素人畫家。他們都具有天生對美感的異稟。由於早年未能接受正規的美術訓練、及至年長、內在美感經驗的累積、一旦獲得表現的機緣、所爆發出的創作更表現了強烈的個人性。作品中蘊含的激情和流露的純真是學院畫家窮畢生精力所追尋的。因此我鼓勵吳醫師放棄臨摹及外形的寫真、不必侷限在傳統水墨中;跳脫客觀自然的外象、直窺物我之間精神的感受。就像清朝畫家黃慎所說:〈寫神不寫貌、畫意不畫形〉。大膽地用墨用彩、自由揮灑、把那些速寫稿
子、從心底翻出、重新表現在畫紙上。
經過大約兩年的時間、吳聞咸醫師對繪畫執著而投入的創作、努力不懈的摸索、漸漸地進入景隨意變、物為我用的境地、無拘無束如脫韁之馬、任意奔馳。並激發出色彩的感覺、鮮艷而對比;稚拙的線條、勾勒出似又不似的怪異造型、及一些有趣的符號、組合成他獨特的風格。
以後幾年吳醫師陸續創作很多以風景為題材的畫作;有中國和歐美的風景名勝及他遊歷過的城市、如法國巴黎、美國的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和舊金山等地。這些作品都是以分割的手法、自由地來處理畫面的結構、用交錯的線條描繪了高樓和街道;趣昧性的造型、刻畫了都市中各種各樣的人物、把他們填塞在變形的建築群中。亮麗豐富的色彩、夢幻的組合、聯繫了他內心的情愫、使他筆下的城鎮、外在的景貌和內在的社會性更為感人。
吳醫師的人物畫也甚具特色。他是以赤子之心表現出人的情愛與喜悅。那些排列有序的幾何圖形、充滿了裝飾的趣昧;和諧的色調、展示了安詳樸素的氛圍、點綴其間的花鳥草木、生機勃勃、而又帶著些許浪漫的氣氛。
最近吳醫師從殷商的甲骨文得到靈感、把字與畫結合、抽象地組合起來、表現了東方的神秘靈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他是一位向藝術挑戰的勇士、已過古稀之年仍不斷追尋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更嘗試著風格的突破。
吳醫師經過十年創作的歷程,為自己而畫,作品很多、內容豐富。由於他未曾受到學院和傳統學理的羈絆、可以自由即興地表現內心的觀念。在很多方面他雖然具有素人畫家的特徵、但也有其不同之處、因為他不是居住在偏僻地區,所以他的作品不帶有絲毫鄉土氣息。他也不像無知無識的素人畫家們的作品所表現的那麼簡單原始。因為他的專業學養和生活在現代化的大紐約區、顯現在繪畫上、充滿強烈的時代感和知識性、有深厚的內涵和獨特的觀念。雖然傳統技巧仍有不足,但難掩神韻的展露。〈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北宋的蘇軾早就有此論點了。
2009年于兆漪 於新澤西州
◎木凳寄意
聞咸快要搬到加州柏克萊去。那個周末,我們去找他,天氣很好,涼涼的,太陽還沒露面。他坐在後院一張小凳子上,地上幾張切好的木塊,擺得整整齊齊。他回過頭來說,“坐在上面做院子的雜事,很不錯的。這個年齡,腰痠背痛,膝蓋不耐久蹲,有張小腿高的小凳子坐坐,可以支持很久。送張給你”。原來他趁著包裝行李搬家的空檔,鋸好些舊木頭,作張凳子,好拿去加州新家的院子裡勞動用。(聞咸做事,有板有眼,看木頭在地上的擺設,我相信他已經想好要用多大的螺絲釘、多少根、在哪裡釘進去。他的畫室整整齊齊、一塵不染。)我當然很高興,很感激他在忙的不可開交的關口,還會想到送我這個實用的工具。不過那剎那,我腦海卻飛回五十年代,在汶萊汶中念小學的時候。學期結束,或者開大會的時候,每人都得攜帶自己的小凳子,在臨時打開隔間的木製教室坐下來,聆聽師長們的訓話。爸爸手巧,替我做了個精緻特高的小板凳。每次抱著那凳子在禮堂裡走的時候,好像大家都會露出羨慕的眼光。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我個子很小,爸爸知道我需要張高凳子,要不然會被前面的頭檔著,甚麼都看不見。小小個子拎著張大凳子,怪不得大家都會另眼相看。
吳聞咸學長1958台大醫科畢業。1974年到紐約大學醫學院任麻醉科終身副教授職。我1976年首次在紐約和他認識。他1979到新澤西州立牙科大學任麻醉/藥理科終身教授及主任。1988-9年任美洲中華醫學會(Chines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會長。1998首次發明特殊微量方法測量腦下垂體後葉之荷爾蒙。1994及1998年間將疼痛醫學分別介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台灣)。1991開始學畫,2005年退休後全心追求藝術生涯。
他的老師于兆漪2009年在畫冊上這麼寫:“他在工作之餘、勤於作畫。每次出外旅行,都有大量的速寫記錄、這些隨境塗抹、信手寫來作品、有寫實、有變形、線條稚拙、童趣盎然、造型純樸、天真爛漫、顯示了他對美感靈敏的潛質。我鼓勵他著重物我之間精神的感受。寫神不寫貌、畫意不畫形。大膽的用墨用彩、自由發揮,把那些速寫稿子從心底翻出,重新表現在畫紙上。最近他從殷商的甲骨文得到靈感、把寫與畫結合、抽象地組合起來、表現了東方的神秘靈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他是一位向藝術挑戰的勇士、已過古稀之年仍不斷追尋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更嘗試著風格的突破。”他這本畫冊,由學弟楊繼統醫師攝影,劉次昕、少文幫忙,然後我整理編輯,借用blurb e-book publication的簡便,得以印成。
附圓的中間就是前面提到送我的木凳。右上方丙烯畫的題名為“Liberation”是聞咸學長從心臟手術復原過來的作品。畫家從心臟病監獄的鐵窗口解脫出來,飛離跌落左邊千仞峽谷的驚險。一心一意,在碧草如茵,藍天白雪的陽光普照下創作。鮮紅的色彩轉化成粒粒的紅心,在草地土開滿了鮮紅花朵。畢加索筆下的臉孔,梵谷式的陽光,眾島的歡樂飛翔,代表他“飛馬行空”的精神感受。他那時的快樂心情,可想而知。圖左中的畫取名“唯天為大”,是殷商甲骨文得來的靈感。在畫面上,“天,大”像是兩個巨人,一紅一黑,前後聳立在不毛的沙漠,與藍天比高。“唯,為”像是歷經苦旱,餘存下來的枯枝,依附在旁。在空曠的沙漠,藍天佔了畫面的大部分,突顯“天大”的詞意。這畫用彩鮮艷,沙漠的蕭條,變得生氣盎然,圖中的帆船和板凳下的山水畫是他前期的作品。聞咸學長72歲後全心致力畫作,幾年下來的成績,印成畫冊,提醒我們這些後輩,只要盡心努力,水滴石穿,醫學、藝術,沒有做不城的事。
搬家的日子終於到了。雖然大部分的工作,是靠搬家公司在操勞,但是聞咸學長家裡幾十年的積存,還是不能全部搬完,留下不少珍藏給我們。但對我來說,最珍貴的還是他在院子裡給我釘的這個木板凳。雖說“海內留知己,天涯若比鄰”,但是在五千公里外,長見面的機率不大,離開的時候,忘了珍重道別。可是腦海裡總記得這板凳背後、前輩老友對我的關懷,“物”簡意長,但是想到“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心中禁不住還是有些茫然。
符傳孝 / August 18, 2013
轉載自 當代醫學40 / 2013.11
藝術表徵、各式圖案、樣式、在天才畫家筆下運轉生魂。刻印在觀眾心靈中、攜帶我們昇華、驅使我們更深一步去探討宇宙之真諦。吳醫生旁定有一位謬斯女神、溫和地誘導他在不同文化間搭橋、俾使人人能有內在更深的生長追求、能喚發出與生所俱對協調、和平及快樂的欲願。讓他畫中的形象散播出音樂、啟發、撫觸你整個心靈、使你昇華變得更加完整。
墨守成規是畫中大忌。吳醫生摒棄此忌、逐漸流轉畫風、有如煉金魔師一樣創造出富有廣大共鳴性的黃金畫面。這是涅槃、還是意識的更變?簡而言之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希望讀者每個人都能體會我的感受、這是我對大家交心之言。慶幸能在此和大家分享、併在此向吳醫生致謝!
瑪利亞‧麥卡得推薦
◎〈神與意〉的畫家吳聞咸
一九九八年夏天吳聞咸醫師帶他的畫作來我的畫室相互切確。看了他的水墨寫意國畫頗有吳毅先生之意、但筆墨尚甚生澀、建議他多研習古人的作品、以加強行筆運墨之技巧。一年後雖有長進、但與傳統國畫所要求的基本功力尚有一段距離。有一天吳醫師出示他厚厚的一本速寫、才知道他在工作之餘、勤於作畫、而且非常用功。每次出外旅行、都有大量的速寫記錄、這些隨境塗抹、信手寫來作品、有寫實、有變形、線條稚拙、童趣盎然、造型純樸、天真爛漫、顯示了他對美感靈敏的潛質。讓我想起法國後期印象派的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和近代的杜布革(Jean Dubuffet)等素人畫家。他們都具有天生對美感的異稟。由於早年未能接受正規的美術訓練、及至年長、內在美感經驗的累積、一旦獲得表現的機緣、所爆發出的創作更表現了強烈的個人性。作品中蘊含的激情和流露的純真是學院畫家窮畢生精力所追尋的。因此我鼓勵吳醫師放棄臨摹及外形的寫真、不必侷限在傳統水墨中;跳脫客觀自然的外象、直窺物我之間精神的感受。就像清朝畫家黃慎所說:〈寫神不寫貌、畫意不畫形〉。大膽地用墨用彩、自由揮灑、把那些速寫稿
子、從心底翻出、重新表現在畫紙上。
經過大約兩年的時間、吳聞咸醫師對繪畫執著而投入的創作、努力不懈的摸索、漸漸地進入景隨意變、物為我用的境地、無拘無束如脫韁之馬、任意奔馳。並激發出色彩的感覺、鮮艷而對比;稚拙的線條、勾勒出似又不似的怪異造型、及一些有趣的符號、組合成他獨特的風格。
以後幾年吳醫師陸續創作很多以風景為題材的畫作;有中國和歐美的風景名勝及他遊歷過的城市、如法國巴黎、美國的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和舊金山等地。這些作品都是以分割的手法、自由地來處理畫面的結構、用交錯的線條描繪了高樓和街道;趣昧性的造型、刻畫了都市中各種各樣的人物、把他們填塞在變形的建築群中。亮麗豐富的色彩、夢幻的組合、聯繫了他內心的情愫、使他筆下的城鎮、外在的景貌和內在的社會性更為感人。
吳醫師的人物畫也甚具特色。他是以赤子之心表現出人的情愛與喜悅。那些排列有序的幾何圖形、充滿了裝飾的趣昧;和諧的色調、展示了安詳樸素的氛圍、點綴其間的花鳥草木、生機勃勃、而又帶著些許浪漫的氣氛。
最近吳醫師從殷商的甲骨文得到靈感、把字與畫結合、抽象地組合起來、表現了東方的神秘靈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他是一位向藝術挑戰的勇士、已過古稀之年仍不斷追尋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更嘗試著風格的突破。
吳醫師經過十年創作的歷程,為自己而畫,作品很多、內容豐富。由於他未曾受到學院和傳統學理的羈絆、可以自由即興地表現內心的觀念。在很多方面他雖然具有素人畫家的特徵、但也有其不同之處、因為他不是居住在偏僻地區,所以他的作品不帶有絲毫鄉土氣息。他也不像無知無識的素人畫家們的作品所表現的那麼簡單原始。因為他的專業學養和生活在現代化的大紐約區、顯現在繪畫上、充滿強烈的時代感和知識性、有深厚的內涵和獨特的觀念。雖然傳統技巧仍有不足,但難掩神韻的展露。〈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北宋的蘇軾早就有此論點了。
2009年于兆漪 於新澤西州
◎木凳寄意
聞咸快要搬到加州柏克萊去。那個周末,我們去找他,天氣很好,涼涼的,太陽還沒露面。他坐在後院一張小凳子上,地上幾張切好的木塊,擺得整整齊齊。他回過頭來說,“坐在上面做院子的雜事,很不錯的。這個年齡,腰痠背痛,膝蓋不耐久蹲,有張小腿高的小凳子坐坐,可以支持很久。送張給你”。原來他趁著包裝行李搬家的空檔,鋸好些舊木頭,作張凳子,好拿去加州新家的院子裡勞動用。(聞咸做事,有板有眼,看木頭在地上的擺設,我相信他已經想好要用多大的螺絲釘、多少根、在哪裡釘進去。他的畫室整整齊齊、一塵不染。)我當然很高興,很感激他在忙的不可開交的關口,還會想到送我這個實用的工具。不過那剎那,我腦海卻飛回五十年代,在汶萊汶中念小學的時候。學期結束,或者開大會的時候,每人都得攜帶自己的小凳子,在臨時打開隔間的木製教室坐下來,聆聽師長們的訓話。爸爸手巧,替我做了個精緻特高的小板凳。每次抱著那凳子在禮堂裡走的時候,好像大家都會露出羨慕的眼光。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我個子很小,爸爸知道我需要張高凳子,要不然會被前面的頭檔著,甚麼都看不見。小小個子拎著張大凳子,怪不得大家都會另眼相看。
吳聞咸學長1958台大醫科畢業。1974年到紐約大學醫學院任麻醉科終身副教授職。我1976年首次在紐約和他認識。他1979到新澤西州立牙科大學任麻醉/藥理科終身教授及主任。1988-9年任美洲中華醫學會(Chines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會長。1998首次發明特殊微量方法測量腦下垂體後葉之荷爾蒙。1994及1998年間將疼痛醫學分別介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台灣)。1991開始學畫,2005年退休後全心追求藝術生涯。
他的老師于兆漪2009年在畫冊上這麼寫:“他在工作之餘、勤於作畫。每次出外旅行,都有大量的速寫記錄、這些隨境塗抹、信手寫來作品、有寫實、有變形、線條稚拙、童趣盎然、造型純樸、天真爛漫、顯示了他對美感靈敏的潛質。我鼓勵他著重物我之間精神的感受。寫神不寫貌、畫意不畫形。大膽的用墨用彩、自由發揮,把那些速寫稿子從心底翻出,重新表現在畫紙上。最近他從殷商的甲骨文得到靈感、把寫與畫結合、抽象地組合起來、表現了東方的神秘靈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他是一位向藝術挑戰的勇士、已過古稀之年仍不斷追尋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更嘗試著風格的突破。”他這本畫冊,由學弟楊繼統醫師攝影,劉次昕、少文幫忙,然後我整理編輯,借用blurb e-book publication的簡便,得以印成。
附圓的中間就是前面提到送我的木凳。右上方丙烯畫的題名為“Liberation”是聞咸學長從心臟手術復原過來的作品。畫家從心臟病監獄的鐵窗口解脫出來,飛離跌落左邊千仞峽谷的驚險。一心一意,在碧草如茵,藍天白雪的陽光普照下創作。鮮紅的色彩轉化成粒粒的紅心,在草地土開滿了鮮紅花朵。畢加索筆下的臉孔,梵谷式的陽光,眾島的歡樂飛翔,代表他“飛馬行空”的精神感受。他那時的快樂心情,可想而知。圖左中的畫取名“唯天為大”,是殷商甲骨文得來的靈感。在畫面上,“天,大”像是兩個巨人,一紅一黑,前後聳立在不毛的沙漠,與藍天比高。“唯,為”像是歷經苦旱,餘存下來的枯枝,依附在旁。在空曠的沙漠,藍天佔了畫面的大部分,突顯“天大”的詞意。這畫用彩鮮艷,沙漠的蕭條,變得生氣盎然,圖中的帆船和板凳下的山水畫是他前期的作品。聞咸學長72歲後全心致力畫作,幾年下來的成績,印成畫冊,提醒我們這些後輩,只要盡心努力,水滴石穿,醫學、藝術,沒有做不城的事。
搬家的日子終於到了。雖然大部分的工作,是靠搬家公司在操勞,但是聞咸學長家裡幾十年的積存,還是不能全部搬完,留下不少珍藏給我們。但對我來說,最珍貴的還是他在院子裡給我釘的這個木板凳。雖說“海內留知己,天涯若比鄰”,但是在五千公里外,長見面的機率不大,離開的時候,忘了珍重道別。可是腦海裡總記得這板凳背後、前輩老友對我的關懷,“物”簡意長,但是想到“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心中禁不住還是有些茫然。
符傳孝 / August 18, 2013
轉載自 當代醫學40 /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