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香港高等教育近二十年的發展概況,並就三個範疇進行梳理和分析,包括:
一、國際化與區域教育樞紐的願景,着眼於認識現行策略背後視高等教育為推動經濟發展工具的理念之局限性,並透過探討國際化的非工具性元素,從而闡析教育樞紐的豐富含義及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二、新自由主義與普及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闡述了香港政府如何以市場化與私營化的方式,推動高等教育擴展與普及化,並分析隨之而來有關課程收費、課程質素、畢業生前景等問題,與政府的應對方法;
三、問責與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關係,闡述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管理主義與績效文化興起,與之相應的評審工作及大學排名日漸普及,藉此反思如何加強對大專院校問責的同時,保障它們的自主和學者的學術自由。
一、國際化與區域教育樞紐的願景,着眼於認識現行策略背後視高等教育為推動經濟發展工具的理念之局限性,並透過探討國際化的非工具性元素,從而闡析教育樞紐的豐富含義及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二、新自由主義與普及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闡述了香港政府如何以市場化與私營化的方式,推動高等教育擴展與普及化,並分析隨之而來有關課程收費、課程質素、畢業生前景等問題,與政府的應對方法;
三、問責與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關係,闡述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管理主義與績效文化興起,與之相應的評審工作及大學排名日漸普及,藉此反思如何加強對大專院校問責的同時,保障它們的自主和學者的學術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