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期刊(第22期/2016春) | 拾書所

文化研究期刊(第22期/2016春)

$ 308 元 原價 350
本刊為TSSCI收錄期刊
並獲101-103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A級期刊
《文化研究》為半年刊,自2005年創刊以來,秉持超越學科界限並且鼓勵批判對話的理念,針對文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夠促成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術對話,並且呈現具有導引性與當代性的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已經被納入TSSCI以及THCI核心期刊。歷年來,《文化研究》吸引的稿件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地區,成為跨地區之重要國際性華語學術期刊。除了展現了多重地理空間的交錯,本刊亦成為多元學科空間交會的連結點,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藝術研究、電影研究,而如同串流不同網際空間的「路由器」(Router),讓多重思想網域得以並存。這些學術功力紮實而思想活潑的研究論文挑戰學科界限,面對文化議題,開闢出各自不同的思考道路,更凸顯了Router的古典意義:「路徑拓展者」(route + er)。每一位作者,都是「路徑拓展者」;每一篇文章,在傳遞思考的路徑中,也替《文化研究》這份刊物不斷重新界定自身。
本刊論文與論壇的議題涵蓋面廣泛,包括性/別議題、都更爭議、外勞移工、離散族群、失能者、身心障礙、生命政治、觀看台灣、兩岸關係、東亞現代性、東亞疆界、情感亞洲、國際政治、醫療倫理、國家倫理、公共人類學等等。為了能夠打開更多對於當代文化議題關注與論辯回應的空間,除了研究論文之外,本刊也持續徵求並且規劃不同形式的專欄,包括思想論壇,思想翻譯,影像書寫,田野筆記,專題訪談,評論(書評、展評、影評、會議報導、政治事件或文化事件評論)等。
《文化研究》第二十二期
本期研究論文以及評論文章,以不同面向,環繞著資本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如何衝擊在地社會,以及在地社會如何實踐另類社區營造的問題。「農藝復興」專輯便是在這個大脈絡之下所規劃的重要議題。編委李丁讚以「農業人文的誕生」以及「現代性的轉向」作為問題意識,邀請了陳瑞樺的〈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蔡晏霖的〈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以及莊雅仲和陳淑容的〈中型城鎮發展與城鄉新想像〉三篇論文,探討重回土地,進行在地社會實踐的不同方案,或是新的社會網絡以及組織制度的想像。
高嘉勵的〈吳音寧的臺灣農業報導文學:反全球化的問題意識與影音美學運用〉,雖然並不是「農藝復興」專輯所規劃的論文,卻同樣探討了全球化之下糧食主權的問題。林運鴻的〈無從醞釀的憤怒: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後現代美學與階級意識〉,同樣從文學作品出發,卻從「虛假意識」的角度,調侃臺灣解嚴後所流行的去中心、後設、拼貼、反對宏大敘事以及挑戰威權的後現代小說美學,卻因為經濟發展的「臺灣奇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中產文化品味,而遮蔽並且無視於臺灣社會真正的階級問題。
本期收錄的思想翻譯以及文化評論,同樣也處理了當前國際學界迫切面對的資本全球化之下的南方勞工、希臘破產以及英國脫歐的議題,包括林封良與周世瑀所翻譯的〈南方勞工──不再「邊陲」:對Jane Hardy的回應〉,蕭伶伃的〈另一個歐洲是可能的嗎?從2015希臘歐債危機檢視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困境〉,深入分析了希臘2015年爆發的嚴重歐債危機的背後歷史因素。朱元鴻的〈脫歐狂想〉則尖銳地分析了英國2016年公投脫歐的種種爭議,也檢討了英國左翼內部的分歧立場。
在二戰與冷戰結構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臺灣如何受到了牽動呢?如何理解1949,便成為了關鍵的問題。本期特別邀請楊儒賓規劃「1949爭議:禮讚或是詛咒」論壇,以近日引發不少關注的《1949禮讚》(2015)一書作為辯論核心,刊登了一系列不同立場的論點。從這些不同觀點, 本刊讀者已經可以看到,1949爭議所引發的,不僅只是藍綠統獨立場的對立,或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統性,甚至不是中華文化如何在臺灣「開出」的問題, 而是根本的歷史詮釋問題。1949的歷史環節,事實上暴露出了21世紀十分晚近的冷戰歷史之下,臺灣如何在全球化結構之下被牽動,以及是否能夠持續開創出更為平等而保護每一個體生存權利的另類社會之難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