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善與惡、曲與直──法庭審判是否真能維護正義?
資深留美律師以真實的法庭故事,
展現矛盾的人性與環環相扣的法界生態,
政治迫害?司法不公?精采的法庭攻防第一手紀錄,
為是非曲直的明辨帶來一線曙光!
「世上之事本無善惡之分,人心使然。」
審判在追尋真相,真相由事實編織,而事實需要證明。
常見的證據,它們可靠嗎?
「寧縱十惡,不殺無辜」──證據的展現和考驗,是法庭審判的核心任務!
◆20世紀以來最年幼的死刑犯喬治,在電椅上露出痛苦扭曲的表情。是怎樣不公的審判過程,連凶器都未確定就草率結案,沉寂了70年的錯誤該如何矯正?
◆警察巡邏時用鎖喉法勒死百姓,究竟是意外事件還是殺人案?警察的權力來自人民的信任,法院該如何處理警察使用暴力、犯法的行為呢?
◆美國史上充滿爭議的2000年總統大選,如果當初高爾改變訴訟策略,重新計算佛州的選票,是否有機會使世界取得新的平衡?
◆前往非洲協助救治伊波拉病患的護士回國後即遭隔離,政府是否有權拘留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該如何用理性克服恐懼,阻止令人聞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蔓延?
◆妻子因財產糾紛遭丈夫殺害焚屍,時隔3年、缺乏科學證據的冤案,竟能透過焚屍地點的「證人樹」獲得平反?
是非曲直的判斷,透過檢察官、律師與陪審團的組織得以裁決;
人性善惡的界線,則在一次次的攻防詰問、證據提舉中被考驗。
使用暴力的警察、急於破案的檢察官、未能公正主持庭訊的法官……種種因素造成是非難斷。
旅美律師陶龍生集結超過20年的執業經驗,以小說筆法描述真實故事,
重新思辨「正義」、「司法」、「公平」、「人權」等難解的議題。
警察們到處尋找殺人兇器,他們搜尋垃圾場、河流、池塘、下水道、藍勃的家、他駕駛的拖車等,全部找遍卻沒有下落。
佛羅里達州的夏天非常濕熱,中午高溫之後,下午偶有暴雨。8月初就下過幾場暴雨。藍勃工作地方的停車間,有一天開始漏雨,雨水從屋頂滴到停車間裡的地上。第二天公司老板找人到屋頂去檢漏,工人找到漏雨的地方,爬下屋頂時,手上拿著一把鐵器――實心鋼撬鐵。那是換輪胎時,工人使用將輪胎和輪軸分開的鐵撬鐵器(Tire Iron)。公司老板通知警探帶回檢驗。多日淋雨後的鐵撬,上面不可能帶有人類血漬或殘留其他物質(如指紋印)。法醫衡量這把鐵器,比對驗屍時留存的照片和紀錄,鐵器與凱茜的傷口形狀符合,無疑就是兇手當日使用的殺人工具。
鐵器上的序號,恰好是公司配置在藍勃使用的拖車上。
2004年8月27日,檢察官起訴傑菲利.藍勃,要求法院判他死刑。
2006年9月1日,法院選擇陪審團,開庭審判藍勃。檢察官使用科學證據,證人(警探、調查員、法醫、血液專家、公司老板等)有條理地向陪審團說明犯罪偵查的過程。檢察官指出,被告為了貪圖2萬7千元的保險賠償,並且擺脫妻子凱茜,竟然兇暴地打死凱茜,「連兩條忠貞的獵犬也不放過。」
辯護律師沒有多說話,只表示檢察官欠缺「直接證據」,沒有目擊證人,沒有被告的自白,一切只是推斷,應該是證據不足。
9月12日審判終結,法官交待陪審團退庭祕密討論。
陪審員們只用了1小時,便告訴法官他們已達成共識。
在法庭中,陪審團宣判藍勃犯一級謀殺罪。
法官判被告無期徒刑。
事後幾位陪審員對媒體表示,被告的襪子和長褲上的血斑是關鍵證據。「兩隻獵犬到死都沒有反咬主人,任他活活打死也是關鍵。」
善與惡、曲與直──法庭審判是否真能維護正義?
資深留美律師以真實的法庭故事,
展現矛盾的人性與環環相扣的法界生態,
政治迫害?司法不公?精采的法庭攻防第一手紀錄,
為是非曲直的明辨帶來一線曙光!
「世上之事本無善惡之分,人心使然。」
審判在追尋真相,真相由事實編織,而事實需要證明。
常見的證據,它們可靠嗎?
「寧縱十惡,不殺無辜」──證據的展現和考驗,是法庭審判的核心任務!
◆20世紀以來最年幼的死刑犯喬治,在電椅上露出痛苦扭曲的表情。是怎樣不公的審判過程,連凶器都未確定就草率結案,沉寂了70年的錯誤該如何矯正?
◆警察巡邏時用鎖喉法勒死百姓,究竟是意外事件還是殺人案?警察的權力來自人民的信任,法院該如何處理警察使用暴力、犯法的行為呢?
◆美國史上充滿爭議的2000年總統大選,如果當初高爾改變訴訟策略,重新計算佛州的選票,是否有機會使世界取得新的平衡?
◆前往非洲協助救治伊波拉病患的護士回國後即遭隔離,政府是否有權拘留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該如何用理性克服恐懼,阻止令人聞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蔓延?
◆妻子因財產糾紛遭丈夫殺害焚屍,時隔3年、缺乏科學證據的冤案,竟能透過焚屍地點的「證人樹」獲得平反?
是非曲直的判斷,透過檢察官、律師與陪審團的組織得以裁決;
人性善惡的界線,則在一次次的攻防詰問、證據提舉中被考驗。
使用暴力的警察、急於破案的檢察官、未能公正主持庭訊的法官……種種因素造成是非難斷。
旅美律師陶龍生集結超過20年的執業經驗,以小說筆法描述真實故事,
重新思辨「正義」、「司法」、「公平」、「人權」等難解的議題。
警察們到處尋找殺人兇器,他們搜尋垃圾場、河流、池塘、下水道、藍勃的家、他駕駛的拖車等,全部找遍卻沒有下落。
佛羅里達州的夏天非常濕熱,中午高溫之後,下午偶有暴雨。8月初就下過幾場暴雨。藍勃工作地方的停車間,有一天開始漏雨,雨水從屋頂滴到停車間裡的地上。第二天公司老板找人到屋頂去檢漏,工人找到漏雨的地方,爬下屋頂時,手上拿著一把鐵器――實心鋼撬鐵。那是換輪胎時,工人使用將輪胎和輪軸分開的鐵撬鐵器(Tire Iron)。公司老板通知警探帶回檢驗。多日淋雨後的鐵撬,上面不可能帶有人類血漬或殘留其他物質(如指紋印)。法醫衡量這把鐵器,比對驗屍時留存的照片和紀錄,鐵器與凱茜的傷口形狀符合,無疑就是兇手當日使用的殺人工具。
鐵器上的序號,恰好是公司配置在藍勃使用的拖車上。
2004年8月27日,檢察官起訴傑菲利.藍勃,要求法院判他死刑。
2006年9月1日,法院選擇陪審團,開庭審判藍勃。檢察官使用科學證據,證人(警探、調查員、法醫、血液專家、公司老板等)有條理地向陪審團說明犯罪偵查的過程。檢察官指出,被告為了貪圖2萬7千元的保險賠償,並且擺脫妻子凱茜,竟然兇暴地打死凱茜,「連兩條忠貞的獵犬也不放過。」
辯護律師沒有多說話,只表示檢察官欠缺「直接證據」,沒有目擊證人,沒有被告的自白,一切只是推斷,應該是證據不足。
9月12日審判終結,法官交待陪審團退庭祕密討論。
陪審員們只用了1小時,便告訴法官他們已達成共識。
在法庭中,陪審團宣判藍勃犯一級謀殺罪。
法官判被告無期徒刑。
事後幾位陪審員對媒體表示,被告的襪子和長褲上的血斑是關鍵證據。「兩隻獵犬到死都沒有反咬主人,任他活活打死也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