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漂亮學歷,你也能像菁英一樣工作 | 拾書所

沒有漂亮學歷,你也能像菁英一樣工作

$ 288 元 原價 320
沒有頂尖學歷,又不會說英文,不夠機靈,口才也不好,沒有人願意教工作技巧……

自己的人生自己救!努力讓工作變更棒!

本書作者Zun Zun,自鄉下大學畢業,没有MBA、不是ABC,歷經黑心血汗公司洗禮,跳槽到世界級一流外商企業,在全世界最艱困的職場中活下來,用血淚換來珍貴的人生經驗,教你掌握出人頭地、越做越上手的職場工作重點。

掌握52個關鍵tips,重視「職場處世力」,才能獲得最佳機會,在超級菁英中脫穎而出!

本書內容:

※從血汗公司到外商企業!
不論在什麼公司都能獲得肯定的「溝通術」
鍛鍊提問的方法,以成為「能自己下判斷的人」為目標

※在超級菁英之中也能脫穎而出!
不再自我設限「公司內的政治戰略」
掌握小訣竅,以「人際關係零煩惱」為目標

※外商企業中效率就是一切!
簡潔且不拖泥帶水的「工作進行術」
徹底削減不必要的作業,以成為「多工作業之神」為目標

※在外商企業中體力也很重要!
增強自信的「身心鍛鍊法」
強健身心,以「體力也不能輸人」為目標

※外商企業會炒人魷魚,真可怕!
絕對不能依賴公司「保護自己的辦法」
鍛鍊自我能力,以「成為能自我保護的人」為目標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從血汗公司到外商企業!
不論在什麼公司都能獲得肯定的「溝通術」
鍛鍊提問的方法,以成為「能自己下判斷的人」為目標
〔提問力1〕要明白人的意見「會改變是理所當然的」
〔提問力2〕一定要一次弄清楚
〔提問力3〕主動問「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嗎?」以擴展自己的守備範圍
〔判斷力1〕就算只有10%的失誤也要道歉
〔判斷力2〕聽出他人的言下之意
〔判斷力3〕失誤時要等做好準備後再報告
〔判斷力4〕獨立「調整工作」
〔協商力〕提出對方也「有利」的提案

第2章 在超級菁英之中也能脫穎而出!
不再自我設限「公司內的政治戰略」
掌握小訣竅,以「人際關係零煩惱」為目標
〔主管1〕將主管當成一般人來看待
〔主管2〕打招呼要光明正大
〔主管3〕心靈交流
〔主管4〕壓低自己捧高他人
〔主管5〕傾聽人生的抱怨
〔下屬1〕用母愛包容他
〔下屬2〕放他多撞幾次牆
〔下屬3〕給予他人自由
〔下屬4〕反省自己是否曾故意陷害過他人
〔團隊合作〕隨時意識到有人看著自己
〔會議1〕主持會議時要徹底理解內容
〔會議2〕防範常見的會議破壞者
〔閒聊1〕利用人「想表達自己的欲望」
〔閒聊2〕掌握大家的嗜好
〔聚會1〕告訴自己「或許可以得到有用的情報」
〔聚會2〕與公司大老比鄰而坐

第3章 外商企業中效率就是一切!
簡潔且不拖泥帶水的「工作進行術」
徹底削減不必要的作業,以成為「多工作業之神」為目標
〔筆記〕仰賴筆記與工作守則
〔記事本〕將筆記具體化為任務
〔預防失誤1〕就算是單純的作業也要問「為什麼?」
〔預防失誤2〕印出資料時印得愈大愈好
〔事前準備〕預測「兩方面的目標」
〔進度管理1〕正視剩下的時間
〔進度管理2〕利用外在的強制力

第4章 在外商企業中體力也很重要!
增強自信的「身心鍛鍊法」
強健身心,以「體力也不能輸人」為目標
〔感情1〕學會不要期待他人
〔感情2〕學會察覺「太過完美主義的自己」
〔感情3〕總之,立刻去做
〔健康1〕揮灑汗水,激昂情緒
〔健康2〕給予腸道足夠的蔬菜
〔健康3〕可以思考公司是否正常
〔休假〕做好準備再請假
〔遲到〕睡過頭了就老實說
〔睡眠〕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第5章 外商企業會炒人魷魚,真可怕!
絕對不能依賴公司「保護自己的辦法」
鍛鍊自我能力,以「成為能自我保護的人」為目標
〔自修1〕對抗開始念書前的「厭煩心情」
〔自修2〕在生活中盡量尋找15分鐘
〔英語1〕明確了解自己學習的目的
〔英語2〕先想好「要說的話」與「要問的事」
〔金錢〕以「週」為單位管理可用的金錢
〔讀書〕讀書可以培養「十年後的自己」
〔社群網站1〕在社群網站上找到「五年後的自己」
〔社群網站2〕分享你的日常生活(=其他人的非日常)
〔跳槽1〕從公司外部尋找模範
〔跳槽2〕清點自己的經驗
〔跳槽3〕像寫情書般推銷自己
〔跳槽4〕感受公司的行事風氣

結語

前言
前言
大家好,我是Zun Zun。感謝你願意拿起這本書。
我想應該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在自己理想中的環境下工作吧!我也是這麼希望的。
我剛畢業時進的公司,位在離家需要一個半小時通勤時間的地方。
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為了趕上八點開始的打掃時間,六點就要出門了。
在進公司之前,我深信自己在職場上一定可以碰到很棒的同事與優秀的上司。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不但沒有遇見值得尊敬的主管,甚至半年後還要我管理整個部門。
第一份工作就進了血汗公司,我的求職以大失敗收場。
「跳槽吧!」
現在回想起來,那還真是個未經深思的決定。
畢竟當時我進入那間公司還不到一年。做不到一年就跳槽,這與一般人心中對於「轉職」的印象相去甚遠。可能有許多人都是工作三年以上才考慮轉職的吧!
但要是在這裡待上三年的話,我恐怕就無法抓住下一個機會了吧!
此外,我在血汗公司的工作經驗也獲得了肯定,因此可以轉職到外商投資銀行。
關於當時我究竟是訂立了什麼樣的戰略才能順利跳槽這點,容我之後詳述。總之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就以失敗收場的我,就在這裡找到了「轉捩點」。
話雖如此,我在轉職後的工作生活也很難說是就此一帆風順。
畢竟我沒有頂尖的學歷,又不會說英文,不夠機靈,口才也不好。
恐怕大家都不想跟這樣的我來往吧!因此沒有人願意教我工作的技巧。
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尋找工作的方法。
就這一點而言,不管是在血汗公司或在外商投資銀行,都是一樣的。
進入外商企業,會碰見許多高學歷、高收入,被稱為「菁英」的人們。
但並不能就此斷言所有人都很優秀。
其中有非常多因為自尊心過高而作繭自縛的人。
誤以為工作就是要彰顯自我,只是不斷高聲強調自己的主張,但在旁人看來也只是白費功夫。這樣的人,就算有著亮眼的學歷,最後也會離開公司的。
因為他們那些惹人訕笑的行為舉止,絕對無法獲得大家的肯定。
不論是誰,都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踏入社會之後,會希望客戶或同行,甚至是業界整個大架構都能夠給予自己正面的評價。
不過,只是一個勁地眺望雲端山巔,是無法爬上山頂的。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的腳邊,一步一步前進。
先獲得身邊的同事及前輩的肯定,再加上主管的好評,一點一滴地累積,到最後一定可以獲得豐碩的成果。
要走到那一步,恐怕得反覆經歷許多無趣又繁瑣,令人生厭的過程吧!
「真想立即獲得成果!」
必須撇除這種幼稚又不切實際的念頭,咬緊牙關撐過去。
該怎麼做才可以獲得真正的實力,更進一步向上邁進呢?
渺小的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贏過那些菁英們呢?
唯有不斷嘗試錯誤,重視「工作基礎」的人,才可能獲得最佳的機會。
在外商企業中,我經歷了許多次失敗,也被責罵、傷害過好幾次。但都沒有人來幫助我。
我沒有可以商量的人,也就是無人指導我,或是給予我建議。
「給剛進公司的我自己,現在的我總算可以給你這些建議了。」
有了前述的經驗,我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寫下了這本書。
不論從哪個部份讀起都不要緊。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內文試閱
提問力
主動問「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嗎?」以擴展自己的守備範圍

你在剛進公司時,前輩是否有跟你說過:「如果手邊工作做完了,就去問問附近的人。」這是希望你能夠主動找工作來做,不要事情做完了就愣在一旁。
但隨著時間過去,在經歷過好幾次被責備的失敗經驗後,你原本積極的態度是否也漸漸萎縮,愈來愈不敢問「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嗎?」了呢?
公司是個很奇妙的地方,就算你不斷重複做相同的工作,別人對你的評價也不會提高。
不僅如此,反而會被認為只會做同樣的工作而導致評價下滑呢!維持現狀其實代表了效益的逐次遞減。
我也被強勢的老巫婆念過:「妳怎麼老是在做同樣的事啊?」
這個說法雖然太直接了點,但事實就是如此。既然領著公司的薪水,就不能一直在原地踏步。
所謂的薪水,是依自己所提供的服務之質與量來決定的。若是一直在做相同的事,能夠提供的服務沒有改變,薪水自然也就無法提升。
若想要出人頭地,就一定得擴展自己的守備範圍,貪心地爭取工作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擔心因為自己開口說要幫忙,而被交付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工作,反而害對方花費更多時間。
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嗎?」是表示自己關心身邊的人,並傳達自我追求進步最好的一句話。
比起一直不肯去了解自己不清楚的領域,將它們當成其他世界的事,不如一咬牙投身其中,才能藉此得到進一步成長的機會。

處事力UP!
就算已經脫離了新人時期,這句話也依然可以一直用下去。比方有人辭職時,請積極地說出這句話吧!因為關心團隊狀況的態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預防失誤
就算是單純的作業也要問「為什麼?」

任誰都有粗心失誤的經驗。你應該也有過,連自己也很訝異:「怎麼會在這種地方犯錯!?」的失誤經驗吧?
容易因為粗心而犯錯的人,都有某種傾向。
不論發生什麼事,都只想笑著打迷糊仗的人最需要注意。
這種人至今都在可笑著打馬虎眼的環境下工作。正因為以往都能矇混過關,因此他們對於過失缺少了「這是由自己所造成的」的責任感。所以不會重視自己的失誤,也沒有打算加以改善。
若這種人有自覺那還有得救,但若是在不知不覺的狀況下變成這種人,就相當棘手了。
這樣的人老是出錯,很可能會讓其他人認為「那傢伙做的工作無法信賴」,而成為他評價下滑的原因之一。希望可以在演變到這種地步之前,盡量減少粗心犯錯的情況。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
是否會因為粗心而失誤,與人本身的個性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大而化之的人容易漏看許多地方,仔細的人卻總能讓人另眼相看地正確完成工作。
我以前的主管,會一格一格地確認A3列印出來的Excel 表格中的數字,我看到都覺得「不會吧!這人有病嗎?」嚇得要命。
就算是個性大而化之的人,也不能將一切都歸咎於性格而放棄改善。
容易因為粗心而犯錯的人,基本上都太過注意要把工作「做完」,而無法看見「整體」。
不管是怎樣的工作都有它的情境故事。
所謂的情境故事,就是像「為什麼要製作這份資料呢?是哪些人要看,又會怎麼處裡這些資料呢?」等背景訊息。
就算只是單純輸入數字的工作,也一定有「為什麼這個地方要輸入這個數字」、「為什麼需要輸入這份資料」的原因存在。不思考這些原因,只一心想著快點做完工作的話,一定會出紕漏的。
比方在準備發表會的資料,要把今年的銷售數據也加入資料當中。
若看這份資料的人,是總經理等級的大人物的話,可能不會那麼仔細地確認每一項數字,他們反而會比較想知道公司總體面的營收變化。
但若是會計部長等對數字敏銳的人看到這份資料的話,說不定會想要了解更細節的數字。
像這樣,在腦中先設想這份資料的情境故事,再重新審視這項工作,應該就能大幅減少因為粗心而犯錯的狀況了。

處事力UP!
焦慮就會造成粗心犯錯。就算逼近截止期限,也要強烈地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完!」。反正只要不是像「再三秒就截止了!」這種極端迫切的狀況,總會有辦法完成的。

遲到
睡過頭了就老實說

人類,偶爾就是會睡過頭。明明9點要開始上班,但醒來時已經9點半,手機裡面滿是奪命連環call……。就算認為這種事一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在漫長的職涯中,少說也會發生個一次這樣的悲劇吧!
接下來,讓我們來想想當這樣的悲劇發生時,我們該怎麼應對吧!

【其之①】 裝病
「對不起,我剛剛在車站,但突然肚子很痛……。啊,不,我現在已經不要緊了!我會馬上進公司的!」
這個方法要強調的重點是:
‧自己已經出門了(→沒有睡過頭)
‧有身體不適這種不可抗力因素(→沒有睡過頭)

【其之②】 殺死親人
「對不起!我奶奶病倒了!我現在人在醫院!」
這個方法要強調的重點是:
‧自己已經出門了(→沒有睡過頭)
‧有親人身體不適這種不可抗力因素(→沒有睡過頭)

【其之③】 坦白承認
「對不起……我睡過頭了……我現在要準備去公司了……」
這是最需要勇氣,但也是最好的辦法。曾經用過前兩種方法的我都這樣說了,絕對不會有錯的。坦白承認並道歉,收拾善後,這也是能獨當一面的社會人士的工作範圍。
之前有一次,我一位同事沒有進公司,主管打電話也找不到人,過了中午才好不容易聯絡上,他卻只是帥氣地拋出一句:「我現在要去公司了」。
雖然怎麼想都覺得他是睡過頭了,但當看到他完全不找理由,颯爽地踏進公司時,我也不禁懷疑起他到底是怎麼了。

處事力UP!
殺了親人之後,要承受其他人詢問「你奶奶沒事吧?」之類的善意問候。對於容易有罪惡感,心地善良的人不推薦這個辦法。

社群網站
在社群網站上找到「五年後的自己」

進入外商投資銀行後,我依公司規章接受了新人研習,研習中也學了社群網站的使用方法。講師說在Twitter、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上,基本上不能寫到公司的事情。
比方不可以寫「在公司收到了某某先生的蛋糕」之類的內容。都嚴格到這種地步了,更不要說提到關於工作的內容了。
所謂工作,就是要肩負起保密的義務。公司會擔心內部的情報透過社群網站洩漏出去。
若想跟朋友聊關於公司的事,不要公開給不特定多數人看,而是設成只有親近好友才能看吧!
不要把社群網站用於抱怨公司,而是將它當成擴展人際交友圈的地方。
社群網站愈發達,和自己的交友圈以外的連結幅度也愈廣闊。碰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會遇見的人的機會也會提高。
只不過就算認識的機會增加了,人際關係困難的是在如何維持。
透過社群網站認識的人一開始會有新鮮感,就像友情與戀愛一樣,一開始容易熱烈交流,但沒多久就會冷卻下來了。
畢竟原本就是背景不同的人們聚集在一起,若是沒有「共同的目標」,要維持這樣的人際關係是非常困難的事。
雖然如此,也不能只跟學生時代的朋友或公司的同事等混在一起。
常有人說,五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