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地位與前途 | 拾書所

台灣的地位與前途

$ 361 元 原價 380
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2016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演講,總統蔡英文表示:「中國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10月17日立法院詢答大法官被提名人之一認為:「台灣不是正常化國家」、「中華民國是中國廢棄不用的國號」。他們的話語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或許是枚震撼彈,但在歷史模糊曖昧中,台灣的地位與前途一直有著多樣的解讀。

時間觀(time perspective)的差異是紛爭的主要因素,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政治的歧見都是來自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著眼點差異。

關於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從歷史傳說與信史開始,檢視台灣是否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否就能確立台灣未來的目標?而如今,台灣對中國的高度經濟依賴,中國有充分籌碼對台灣進行經濟戰與政治統戰,蘿蔔與棍子相互應用,可以讓利、也可以切斷交流,以經逼政,維持現狀真的是最好的選項嗎?
近年來,獨派團體及領導者,多認為台灣已經獨立成為主權國家,既然「已經宣布過獨立」,也實質獨立了,就不再宣傳獨立,以免中國有武力犯台藉口,也會招來國際社會的指責聲浪。然而,美國與國際社會卻一再明確指出:「台灣不享有國家主權」、「台灣維持現狀就不是獨立國家,因為台灣從未宣佈獨立」,台灣內部與國際社會的差異,明顯有理論與事實上的矛盾。

在時間三個面向,有人沈溺於過往,有人只重視當下,有人不切實際地寄希望於未來。堅持某單一時間觀經常容易形成錯誤的決策,也容易導致紛爭。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上維持平衡,才能保持健全的方向。

本書論述集結自第六屆台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各篇獨立研究,從日本的地緣經濟學起頭、到朝鮮半島的局勢,解析歷史脈落中台灣的相對關係,進一步各別論述美國、中國與台灣的糾葛,以台灣關係法、國際法的觀念出發,探討對外國際政策的合宜與未來方向。再者,對內由國際法、憲法學理及事實探討問題意識,論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