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味道都應該留有空間,留有餘地,留一些念想,或者留一些想像的可能,所以王爾德才會說:「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甚至不值得一瞥。」
閱讀楊子葆的飲食書寫,焦桐說:「總是透露生命的況味。苦後回甘,這樣的苦帶著戲劇性,和啟發性。」
最擅長在哲思與典故間抽絲剝繭的楊子葆,這次以五味劃分章節:酸、甘、苦、辛、鹹,串起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串成璀璨細緻的食物小百科。他說:「只要文化還在,食物永遠能夠美味。」
★本書特別收錄五篇「楊子葆X焦桐:後中年男子的五味對話」——
如何味「酸」?
英國傳奇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名言:「藝術應該撫慰那些受創的,同時去擾動那些舒適的人們。」欣賞飲食中的酸,是「學習而來的品味」,當然也一定跟年齡與生命經驗有關,更直截了當地說,像是欣賞藝術。
如何味「甘」?
甘可以讓人回味,往往與其他味道並存,混,雜,然而真實人生中哪有純粹的東西?甜,過甜,只有甜,則讓人厭膩。
如何味「苦」?
美好的苦應該就是這樣,如苦苣,如苦瓜,是一種內斂包容的自苦,點滴在心,毋庸解釋,更不必訴苦。
碰到了,無妨再嚐;碰不到,也沒有遺憾。苦,是一種無可逃避卻也無須追索的生命經驗。
如何味「辛」?
吃了辣菜,好辣,好痛,趕緊喝酒沖淡治療;不痛了,再吃,再痛,回頭討冰敷安撫;好一點了,再吃,再痛,舉杯喝酒尋求慰藉;再痛,再好,再痛,淋漓盡致地痛……。這是重複犯錯的自虐?還是飛蛾撲火的悲壯?或者,恍惚之間我突然覺得,不就是真實人生的某個切面?
如何味「鹹」?
鹽的用量,宜少不宜多,它的功能甚至不是調味,而是提味──把應有美味從雲深不知處給提起來,浮出來。就像槓桿作用以小搏大,阿基米德不是曾這麼說?「給我立足之地,我就可以推動地球。」鹽也一樣。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而且,不妨徐志摩一點:「黯淡是夢裡的光輝。」
閱讀楊子葆的飲食書寫,焦桐說:「總是透露生命的況味。苦後回甘,這樣的苦帶著戲劇性,和啟發性。」
最擅長在哲思與典故間抽絲剝繭的楊子葆,這次以五味劃分章節:酸、甘、苦、辛、鹹,串起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串成璀璨細緻的食物小百科。他說:「只要文化還在,食物永遠能夠美味。」
★本書特別收錄五篇「楊子葆X焦桐:後中年男子的五味對話」——
如何味「酸」?
英國傳奇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名言:「藝術應該撫慰那些受創的,同時去擾動那些舒適的人們。」欣賞飲食中的酸,是「學習而來的品味」,當然也一定跟年齡與生命經驗有關,更直截了當地說,像是欣賞藝術。
如何味「甘」?
甘可以讓人回味,往往與其他味道並存,混,雜,然而真實人生中哪有純粹的東西?甜,過甜,只有甜,則讓人厭膩。
如何味「苦」?
美好的苦應該就是這樣,如苦苣,如苦瓜,是一種內斂包容的自苦,點滴在心,毋庸解釋,更不必訴苦。
碰到了,無妨再嚐;碰不到,也沒有遺憾。苦,是一種無可逃避卻也無須追索的生命經驗。
如何味「辛」?
吃了辣菜,好辣,好痛,趕緊喝酒沖淡治療;不痛了,再吃,再痛,回頭討冰敷安撫;好一點了,再吃,再痛,舉杯喝酒尋求慰藉;再痛,再好,再痛,淋漓盡致地痛……。這是重複犯錯的自虐?還是飛蛾撲火的悲壯?或者,恍惚之間我突然覺得,不就是真實人生的某個切面?
如何味「鹹」?
鹽的用量,宜少不宜多,它的功能甚至不是調味,而是提味──把應有美味從雲深不知處給提起來,浮出來。就像槓桿作用以小搏大,阿基米德不是曾這麼說?「給我立足之地,我就可以推動地球。」鹽也一樣。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而且,不妨徐志摩一點:「黯淡是夢裡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