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境界的展現,能夠使利他之願施展、擴大開來,讓更多的人得到利益。
這是觸動人心的圓覺法旅,為修習菩薩行者,思考更為圓融,日常生活、待人處世的阻礙化為圓滿的力量,重現內在生命喜悅的大智慧。
一般介紹《圓覺經》,都是照著經文加以解釋,通常稱做註解,而我是以法要的方式來做介紹。這部《圓覺經》整體來說,在概念上包含幾個內容:從「因地法行」到「離幻即覺」是一段落;然後才說到修行的順序;再就是把覺悟之道的一些關鍵性、癥結做介紹。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談到如何使一個修行人能夠遠離貪愛;不僅僅遠離,還能夠斷除,當然重點是依於業來說的,除了業,其次是道,涉及如何發覺人的佛性。
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怎樣去發覺它?然後說發覺的方法。當然其中有道理,這些道理方法以《圓覺經》的大宗旨來講,還是以禪定的工夫為主。可是,我先要說明,此處談禪定不是一般講的四禪八定,或九次第定,這裡所談的禪定,是依於在禪的境界裡,怎麼不偏不邪,進而運用思想發揮智慧,能夠幫助見道,這是一個圓覺的境界,也是它的主題。
人往往在修學的時候會產生一些現象,如妄想、雜念、煩惱、計較、執著等等,這就必須以「禪」---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方法,使自己在必然會經歷的問題上能夠不亂,所以涉及到定的問題。
其次,是經中提出知見上的問題,當然還是按照經典的內容來做介紹。可是涉及到知見,這裡為什麼談圓覺呢?因為是以正知正見來說,其中沒有緣覺乘。緣覺乘有的是依於外道的緣覺,有的是依附在佛教的,可是並不是依據實際的道理方法,有實踐的、修行的行為而完成圓覺,所以這裡完全捨棄了談緣覺的修養。
談正知正見,是以菩薩、佛的修養做為前提,最後,就涉及到怎樣深入的去認識道理方法,而能夠轉換成知性,使自己本身得到利益;這種利益,就是一種修養。具足之後,不管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這些條件、修養,然後真正把這種利他之願,能夠使之施展、擴大開來,而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這是整部經典大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