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華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本書從華語詞彙概說、語素、單純詞、合成詞、實詞、虛詞、短語、熟語等,深入淺出、系統性地介紹華語詞彙的奧秘,不論是對本國華語系的大學生、師培班學生,或是已具華語基礎的外籍生,乃至海內外有志於華語教學的教師,都是一本必備的語言學基礎書籍。
本書配合大學課程,每章節除了練習題外,也歸納分析近十年「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的詞彙學試題,有助於讀者增進華語語言學理論知識與實務之運用。
作者簡介
劉靜宜
臺中市人,現任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逢甲大學華語中心等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海內外師培老師,講授「華語教材教法」、「華語教案編寫」、「華語詞彙學」、「華語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課程。
著有老外讀中文《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前傳》、《實用漢語語法》、《語義學》、《語用學》、《今文尚書語法與經文詮釋關係之探討》等。曾發表〈兩岸華語教材「述補結構」之研究〉、〈兩岸華語教材「動態助詞」之研究〉、〈泰國華文教育與教材之研究〉、〈《華文觀光》教材電子書之研發〉等數十篇專書論文。
曾榮獲中華扶輪社教育基金會論文獎、華嚴蓮社趙廷箴孝慈論文獎、逢甲大學「學生優秀作品數位典藏計劃」指導教授紀念牌等。
自序
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詞彙是語言的材料,語法是語言的結構,外籍生要與華人達到正確的交際,學習華語詞彙、語法是必備的工具。從2000年起,筆者開始踏進第一線教學現場,在華語中心教導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生學習華語。在這十幾年中,筆者深刻體驗到,外籍生學習華語時所產生的疑義,是我們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士,所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例如:「了」是個虛詞,如「他吃了三碗飯」、「他吃三碗飯」,句子中用「了」與不用「了」意思一樣嗎?又,如「我在台灣住了三個月」、「我在台灣住了三個月了」,句子中出現一個「了」,和兩個「了」意思一樣嗎?外籍生一連串有趣的發問,引起筆者對華語詞彙、語法的興趣。
2006年開始,筆者於華語文中心師資培訓班講授「詞彙學」、「語法學」課程。2007年開始於教育部僑務委員會培訓海外華文老師,乃至陸陸續續開設「詞彙學」、「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課程。本書就在這十年授課實務中,增補校訂而成。
生命中總是有許多感謝。除了非常感謝教育部僑務委員會給予筆者學習的機會,讓筆者在華語語言學中繼續紮根之外,也要感謝博士指導老師李威熊教授,指導《尚書》語法議題,啟蒙筆者對華語詞彙、語法的先備知識;感謝先師江乾益主任,讓筆者回母校中興大學教授語法課程,使筆者有機會繼續沉潛遨遊在華語詞彙、語法的堂奧裡;感謝兩位審查委員何淑貞教授、周玟慧副教授,對本書所提出的寶貴修改建議,使本書因而有更清晰完整的論述,特此致謝;當然,也要感謝認識或是不認識筆者的你,讓華語詞彙得以薪火相傳。
另外,十二萬分感謝在華語界卓越有成的新學林出版社,力邀筆者完成此書,既嘉惠有志於華語教學的莘莘學子,也給予華語專業學者有個筆墨揮灑的天地。最後,感謝主編范琇茹小姐細心校對與編排,使本書更臻完善。
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個人能力有限,才疏學淺,兼且時間倉促,不足之處,尚祈博雅先進、俊傑賢達,不吝賜教指正。
劉靜宜 謹誌
2016年12月
目錄
自 序 I
第一章 華語詞彙基本概念
第一節 華語詞彙的形態/002
第二節 華語詞彙的特點/004
第三節 華語詞彙的發展/006
第二章 語 素
第一節 語素的定義/016
第二節 語素的分類/017
第三章 構詞法(一)單純詞
第一節 詞的定義/030
第二節 詞的構成/031
第三節 單純詞的分類/032
第四節 語素、詞和漢字的關係/039
第五節 語素和詞的區別/040
第四章 構詞法(二)合成詞
第一節 附加式/050
第二節 重疊式/057
第三節 複合式/059
第四節 同素逆序詞/067
第五節 離合詞/068
第五章 詞類(一)實詞
第一節 詞類劃分的標準/084
第二節 實詞:名詞/086
第三節 實詞:動詞/098
第四節 實詞:形容詞/110
第五節 實詞:數詞/118
第六節 實詞:量詞/124
第七節 實詞:代詞/132
第六章 詞類(二)虛詞
第一節 虛詞:副詞/152
第二節 虛詞:介詞/165
第三節 虛詞:連詞/171
第四節 虛詞:助詞/180
第五節 虛詞:語氣詞/189
第六節 虛詞:嘆詞/195
第七節 虛詞:擬聲詞/198
附 詞類定義、分類、語法特徵表/200
第七章 短 語
第一節 短語的定義/220
第二節 短語的類型/221
第三節 短語和詞的區別/240
第八章 熟 語
第一節 成 語/250
第二節 諺 語/256
第三節 慣用語/259
第四節 歇後語/261
參考書目/271
華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本書從華語詞彙概說、語素、單純詞、合成詞、實詞、虛詞、短語、熟語等,深入淺出、系統性地介紹華語詞彙的奧秘,不論是對本國華語系的大學生、師培班學生,或是已具華語基礎的外籍生,乃至海內外有志於華語教學的教師,都是一本必備的語言學基礎書籍。
本書配合大學課程,每章節除了練習題外,也歸納分析近十年「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的詞彙學試題,有助於讀者增進華語語言學理論知識與實務之運用。
作者簡介
劉靜宜
臺中市人,現任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逢甲大學華語中心等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海內外師培老師,講授「華語教材教法」、「華語教案編寫」、「華語詞彙學」、「華語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課程。
著有老外讀中文《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前傳》、《實用漢語語法》、《語義學》、《語用學》、《今文尚書語法與經文詮釋關係之探討》等。曾發表〈兩岸華語教材「述補結構」之研究〉、〈兩岸華語教材「動態助詞」之研究〉、〈泰國華文教育與教材之研究〉、〈《華文觀光》教材電子書之研發〉等數十篇專書論文。
曾榮獲中華扶輪社教育基金會論文獎、華嚴蓮社趙廷箴孝慈論文獎、逢甲大學「學生優秀作品數位典藏計劃」指導教授紀念牌等。
自序
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詞彙是語言的材料,語法是語言的結構,外籍生要與華人達到正確的交際,學習華語詞彙、語法是必備的工具。從2000年起,筆者開始踏進第一線教學現場,在華語中心教導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生學習華語。在這十幾年中,筆者深刻體驗到,外籍生學習華語時所產生的疑義,是我們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士,所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例如:「了」是個虛詞,如「他吃了三碗飯」、「他吃三碗飯」,句子中用「了」與不用「了」意思一樣嗎?又,如「我在台灣住了三個月」、「我在台灣住了三個月了」,句子中出現一個「了」,和兩個「了」意思一樣嗎?外籍生一連串有趣的發問,引起筆者對華語詞彙、語法的興趣。
2006年開始,筆者於華語文中心師資培訓班講授「詞彙學」、「語法學」課程。2007年開始於教育部僑務委員會培訓海外華文老師,乃至陸陸續續開設「詞彙學」、「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課程。本書就在這十年授課實務中,增補校訂而成。
生命中總是有許多感謝。除了非常感謝教育部僑務委員會給予筆者學習的機會,讓筆者在華語語言學中繼續紮根之外,也要感謝博士指導老師李威熊教授,指導《尚書》語法議題,啟蒙筆者對華語詞彙、語法的先備知識;感謝先師江乾益主任,讓筆者回母校中興大學教授語法課程,使筆者有機會繼續沉潛遨遊在華語詞彙、語法的堂奧裡;感謝兩位審查委員何淑貞教授、周玟慧副教授,對本書所提出的寶貴修改建議,使本書因而有更清晰完整的論述,特此致謝;當然,也要感謝認識或是不認識筆者的你,讓華語詞彙得以薪火相傳。
另外,十二萬分感謝在華語界卓越有成的新學林出版社,力邀筆者完成此書,既嘉惠有志於華語教學的莘莘學子,也給予華語專業學者有個筆墨揮灑的天地。最後,感謝主編范琇茹小姐細心校對與編排,使本書更臻完善。
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個人能力有限,才疏學淺,兼且時間倉促,不足之處,尚祈博雅先進、俊傑賢達,不吝賜教指正。
劉靜宜 謹誌
2016年12月
目錄
自 序 I
第一章 華語詞彙基本概念
第一節 華語詞彙的形態/002
第二節 華語詞彙的特點/004
第三節 華語詞彙的發展/006
第二章 語 素
第一節 語素的定義/016
第二節 語素的分類/017
第三章 構詞法(一)單純詞
第一節 詞的定義/030
第二節 詞的構成/031
第三節 單純詞的分類/032
第四節 語素、詞和漢字的關係/039
第五節 語素和詞的區別/040
第四章 構詞法(二)合成詞
第一節 附加式/050
第二節 重疊式/057
第三節 複合式/059
第四節 同素逆序詞/067
第五節 離合詞/068
第五章 詞類(一)實詞
第一節 詞類劃分的標準/084
第二節 實詞:名詞/086
第三節 實詞:動詞/098
第四節 實詞:形容詞/110
第五節 實詞:數詞/118
第六節 實詞:量詞/124
第七節 實詞:代詞/132
第六章 詞類(二)虛詞
第一節 虛詞:副詞/152
第二節 虛詞:介詞/165
第三節 虛詞:連詞/171
第四節 虛詞:助詞/180
第五節 虛詞:語氣詞/189
第六節 虛詞:嘆詞/195
第七節 虛詞:擬聲詞/198
附 詞類定義、分類、語法特徵表/200
第七章 短 語
第一節 短語的定義/220
第二節 短語的類型/221
第三節 短語和詞的區別/240
第八章 熟 語
第一節 成 語/250
第二節 諺 語/256
第三節 慣用語/259
第四節 歇後語/261
參考書目/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