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規劃設計簡介
造園景觀學會今年迎接了30周年慶,最近與賴哲三老師的接觸中,有機會拜讀他景觀規劃設計一書原稿的部份資料,深感這份資料是賴老師累積多年工作經驗的成果,加上此書的內容涵蓋公園、綠地等各種類型造園景觀案例,可作為造園設計施工引導的良好教材與自學書籍。
賴哲三老師是「台灣造園景觀學會」前身,「中華民國造園學會」創會人之一,曾兼任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高級綠地計畫課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公園綠地計畫及設計課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景觀生態學課程)教職多年,同時他也是哲三環境設計顧問公司的負責人。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將研究學理具體落實及運用於設計施工實務中,也不斷地把他的實務經驗帶到課堂中,全面活化教學內容,藉以提升學生專業性職業能力。
該書中有不少值得分享給學會會員的文獻資料,因此在此摘錄數篇登載,以饗讀者。其中介紹的每個案例都詳細描寫基地背景、及設計構想緣由,告訴讀者每一個設計都是經過精心安排佈局的展現,它不會憑空出現,更不會是偶然發生的,藉由瞭解設計者的思考過程,可引領觀賞者進一步的欣賞該作品,讓讀者清楚建構出設計圖說與成品照片之間的連結。
甚至在一些案例中還記錄了使用者的反應或回響,並提出其相對應的解釋說明,試圖獲得使用者的認同,建造雙向對話溝通的橋梁,由此更可看到賴老師所欲傳達的理念:景觀工程完工時,並不代表景觀作品的完成。
智慧,可以透過經驗的累積加以傳承下去,希望賴老師不藏私的用心,能夠獲得讀者大眾的共鳴。
蔡玫靜
2014年12月
關於景觀規劃設計
景觀規劃設計,本是團隊工作,案子不管大小,都需由不同專長,不同背景甚至不同看法的人齊力合作完成。
30年來,有不少工作同仁,共同努力留下許多可貴的回憶。本書收藏的資料,不限於筆者及團隊成員的作品,並有部份是先進,專家,同事,友好提供的資料。
不論是否是完美的規劃或設計,保存具體資料,可供相關領域的人去檢討或參考。基於這樣的思維,乃將手中持有的圖面及文字資料,整理編排付梓。
由於年代已久,歷經風吹,日曬,雨淋,遷徙,留存資料已欠完整。但盡可能彙整所有可以獲得的資料。
本書彙整的資料,從小小的庭院到較大規模的規劃案,有不同的內容。時空的變化,看法,作法必然不斷改變,例如書中記載的 "台北市大湖公園" 的設計,在當時是一個新鮮的主題,70年代的台灣尚甚封閉,隔絕於中國大陸之外,因此中國庭園風格的公園,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但如果在今天,兩個小時之內,即可到達中國大陸的大部份地區,江南名園,古蹟庭院,比比皆是,中國園林不再是新奇的事物。同時大湖公園四周的居民結構亦不同於當年,市民需求,生活模式亦急速改變中。面對同一基地,今昔應有不同的看法和作法。
本書付梓,承六合出版社發行部同仁諸多協助,謹表由衷謝意。
賴哲三
造園景觀學會今年迎接了30周年慶,最近與賴哲三老師的接觸中,有機會拜讀他景觀規劃設計一書原稿的部份資料,深感這份資料是賴老師累積多年工作經驗的成果,加上此書的內容涵蓋公園、綠地等各種類型造園景觀案例,可作為造園設計施工引導的良好教材與自學書籍。
賴哲三老師是「台灣造園景觀學會」前身,「中華民國造園學會」創會人之一,曾兼任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高級綠地計畫課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公園綠地計畫及設計課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景觀生態學課程)教職多年,同時他也是哲三環境設計顧問公司的負責人。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將研究學理具體落實及運用於設計施工實務中,也不斷地把他的實務經驗帶到課堂中,全面活化教學內容,藉以提升學生專業性職業能力。
該書中有不少值得分享給學會會員的文獻資料,因此在此摘錄數篇登載,以饗讀者。其中介紹的每個案例都詳細描寫基地背景、及設計構想緣由,告訴讀者每一個設計都是經過精心安排佈局的展現,它不會憑空出現,更不會是偶然發生的,藉由瞭解設計者的思考過程,可引領觀賞者進一步的欣賞該作品,讓讀者清楚建構出設計圖說與成品照片之間的連結。
甚至在一些案例中還記錄了使用者的反應或回響,並提出其相對應的解釋說明,試圖獲得使用者的認同,建造雙向對話溝通的橋梁,由此更可看到賴老師所欲傳達的理念:景觀工程完工時,並不代表景觀作品的完成。
智慧,可以透過經驗的累積加以傳承下去,希望賴老師不藏私的用心,能夠獲得讀者大眾的共鳴。
蔡玫靜
2014年12月
關於景觀規劃設計
景觀規劃設計,本是團隊工作,案子不管大小,都需由不同專長,不同背景甚至不同看法的人齊力合作完成。
30年來,有不少工作同仁,共同努力留下許多可貴的回憶。本書收藏的資料,不限於筆者及團隊成員的作品,並有部份是先進,專家,同事,友好提供的資料。
不論是否是完美的規劃或設計,保存具體資料,可供相關領域的人去檢討或參考。基於這樣的思維,乃將手中持有的圖面及文字資料,整理編排付梓。
由於年代已久,歷經風吹,日曬,雨淋,遷徙,留存資料已欠完整。但盡可能彙整所有可以獲得的資料。
本書彙整的資料,從小小的庭院到較大規模的規劃案,有不同的內容。時空的變化,看法,作法必然不斷改變,例如書中記載的 "台北市大湖公園" 的設計,在當時是一個新鮮的主題,70年代的台灣尚甚封閉,隔絕於中國大陸之外,因此中國庭園風格的公園,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但如果在今天,兩個小時之內,即可到達中國大陸的大部份地區,江南名園,古蹟庭院,比比皆是,中國園林不再是新奇的事物。同時大湖公園四周的居民結構亦不同於當年,市民需求,生活模式亦急速改變中。面對同一基地,今昔應有不同的看法和作法。
本書付梓,承六合出版社發行部同仁諸多協助,謹表由衷謝意。
賴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