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 拾書所

$ 378 元 原價 420
◎於梨華首部刻劃女性婚後焦慮的長篇小說,細膩描繪出人在情慾與義理間的掙扎。    
◎為一些過了做夢的年齡而仍然無法放棄夢,在現實的生活中又無法屈服於現實的女人們也許不快樂,也許不是不快樂──而寫。    
     
  《變》初版於一九六五年,那個時代,職場幾乎專屬於男性;女性不論學養多出色,她的存在都會被歸類在家庭裡。這是於梨華第一部刻畫女性走進婚姻後身心焦慮的長篇小說,之後,於梨華開始大量創作相關題材的作品,為女性發聲;表面上,於梨華寫了許多關於婚與不婚的議題,她藉由冰山僅浮於水面可見的婚與不婚,引導讀者一同挖掘潛藏水面下那座出乎意料龐大的冰體。人生的諸多問題繫於情慾歸屬,但於梨華真正要探究的是從情慾焦點輻射擴散出去,那張束縛你我的義理人情之網。    
婚與不婚,在於梨華的《變》之中實則承擔與不承擔。追究到底,非關男女,人生的困頓更多是出於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人夫,為人婦,為人父母,為人子女……若是放在同一大張人際網絡裡,其實沒有誰比誰辛苦;要維持小宇宙和諧美好,大家都得努力;家庭如此,職場亦如是。    


本書特色   
《變》首度初版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由臺灣文星書店印行,之後陸續曾有台北大林出版社於一九六九年、台北皇冠出版社於一九七〇年、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於一九八〇年分別再版。    


(編輯小語)   
《變》的女主人翁出走又返家,女性作家寫的是愛應該要無限包容,是女性普世的美夢。於梨華認為,故事的結局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即使在當前這樣開放的時代。曾任教於中國社科院的袁良駿老師曾撰文評論《變》,提供了與作者同一個世代的男性觀點;我們透過越洋電話取得袁老師授權轉載,作為本書推薦序。袁老師於二〇一六年九月仙逝,聽聞消息耳畔響起他爽朗的笑語,上一世代的北京腔鏗鏘有致,令人十分懷念。舊時代有舊價值,但舊東西未必一定不好;女權運動從十八世紀末開始萌芽,如今走過了兩個世紀,舊價值中女性受到生理束縛的部分,至今無解,幸而新時代永遠能夠創造新價值。《變》寫於女權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距今半世紀,故事人物卻毫無時代違和感,足證在這條路上我們的社會還可以更努力。 

    寫完《變》的兩年後,於梨華寫了《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成了「留學生文學始祖」,這個美譽掩蓋了她在文學生涯裡為女性發聲的成績。希望《變》能讓讀者更清楚認識那個始終沒有改變文學初衷的於梨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