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暢銷作家枡野俊明全新力作!
人到了這個年紀,人生態度自然而然會顯現在臉上,所以得好好生活。
對自己長相負起責任的人生,就是踏實認真的活過每一個瞬間。
◎如何愈活愈美?
想要愈活愈美,就必須永遠恪盡本分。無論是工作、玩樂、人際關係、日常生活,都專注於眼前。做任何事都全心全意、專注投入。
◎如何青春不老?
如果能讓心保持年輕,身體也會被心靈帶動。年輕的原動力,端看一個人的心態。保持毛頭小子般的青春氣概,就能讓青春期無限延長。
◎如何防止心靈老化?
不管到了幾歲,都該讓當下的自己全力衝刺。竭盡全力完成某件事後,流進心中的清爽涼風,正是防止心靈老化的特效藥。
◎離開職場後,如何過得精采有活力?
找出自己喜歡、有興趣嘗試的事。決定幾項想成就的事,使其成為生活重心;
有了想成就的事,自然會規劃出生活的輕重緩急。這就是活得精采有活力的訣竅。
法國文豪雨果:「四十歲是青年的老年期,五十歲是老年的青春期。」
當歲月的年輪逐漸疊加,人生的四季依時更迭,你可曾佇足品賞秋月的詩意曠遠和冬雪的清淨純潔?
卸下職場重擔和育兒任務,心靈猶有餘裕之際,如何邁出下一步?
如何安排大把時間?如何調適失去頭銜的心境?如何和年輕世代相處?如何讓下半場人生保有動力?如何防止心靈老化?如何面對父母的衰亡?
如果生命之路是連綿的低谷和高山,中年的我們行至中途,眼前矗立著另一座人生大山。你可以靜心慢行,也可以衝刺攻頂;置身谷底的煎熬、登峰賞景的壯闊,都將凝聚為度過晚年時光的力量。
身兼大學教授、禪學大師及暢銷作家的枡野俊明,被譽為「舉世尊崇的100個日本人」,首次以禪學哲思闡述熟年美學。全書以一則則清朗潤澤的生活禪語啟發讀者各種超越老境、愉快度日的心念,讓晚年時光結實纍纍、收穫精采!
★名人推薦
洪啟嵩(地球禪者)
心岱(作家)
游乾桂(作家)
孫越(終身志工)
【推薦序】我的人生是幸福的 / 洪啟嵩(地球禪者)
如果有人問我幾歲?我總是說我最喜歡的年齡是:一個百歲的老人加上五歲兒童的綜合體。想想,如果有百歲的智慧,加上五歲的童心,那是多麼有趣的組合!
講到年齡,我心中總是會浮現出佛陀生前最後一位弟子,須跋陀羅的身影。他一生精勤好學,直到一百二十歲才遇到佛陀。當時佛陀已經八十歲了,須跋陀羅聽聞佛陀教以八正道和四聖諦而成證阿羅漢。
我在海內外主持禪七時,禪眾中多有年長的參學者,總會慨嘆著壯年無緣修行,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心力也提不起來了。我問他們幾歲?有答以六十幾歲,也有七十幾歲。我都會告訴他們:「你還年輕,佛陀最後的一位弟子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才開悟。」
在禪門裡,流傳著「趙州八十猶行腳」的公案,趙州禪師八十歲行腳天涯,到外地弘法,他從沒認為自己老了。他八十歲時,才應眾人所請於觀音院任住持,四十年間,大揚禪風。生命中永遠有著驚喜,佛陀和聖者的身影,是我們終生學習的典範。
中國當代佛教大師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才開悟。當時他在禪七中被濺出的熱開水燙到手,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而悟道。他在悟道偈中寫著:「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虛雲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歲,維繫了當代中國佛教中興。
年老的過程,是奇妙生命軌跡再創造的歷程。年老,不是不能開創覺悟的藉口;年老,更不是生命不能幸福自在的藉口,年齡正是智慧圓滿的華冠。一九九六年,我提出「全生教育」的觀點,我認為完整的生命教育,應當從今生胎前的教育,到來生投胎前的教育,才算完整。從胎前教育、胎教,到童年、青年、成年與老年,乃至走向來生的教育,這是一所人間的大學、生命的大學,充滿了創造與光明。
歡喜靈明的生命智慧
年紀大了,更具有洞悉世事的智慧,所以善緣越聚越多,慈悲心越來越深,智慧越來越充足。這時,我們就不會被一時的無常現象與情緒所轉動。悲心越大,智慧就越大,能觀透世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幫助一切眾生,成為一個遊戲三昧的長者。當他看到一個小孩子在哭,就會去逗他笑,有時場面很悶,老人家講幾句話就化解了。這是老人家歡喜靈明的智慧,是全家的寶貝。
維摩的病,痛樂不痛苦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我發生了一場大車禍,再次印證了禪法的真實。當時我在快車道被撞飛,還沒掉到地上又被計程車撞上,在車底被拖行了一百公尺,送到醫院已經內臟破裂,七孔流血,全身大面積磨傷與灼傷。後續的治療非常辛苦,醫院的護士很關心的問我:「洪先生,你會不會很痛苦?」這可把我問住了。因為「痛」是生理現象,「苦」是心理現象;所以,我笑著說:「我會痛,但是心中很喜樂。」這是我的「痛樂哲學」,也實證了佛陀的教法。
疾病在人間是一個很強烈的因緣,透過這個病,可以做很多教化。趁著生病的機會,讓眾緣匯聚。我們不斷以病練心,即使在很疼痛的時候,也能夠示現安樂,來教育探病的人,讓來探望的人生起慈悲心,讓大家知道原來生病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樂,成為如同維摩詰菩薩一樣的善病者。
永遠的童子,幸福的一生
本書最末,作者以感恩幸福的人生做為尾聲。讓我想起全球第一個以幸福立國的國家:不丹。這是一位十六歲年少國王,不丹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所提出的創想與實踐。二〇一三年,我在台灣為不丹出版《幸福是什麼?:不丹總理吉美‧廷禮國家與個人幸福二十六講》,當時高齡八十一歲的稻盛和夫先生,以「感恩的心是幸福的基石」為本書題序:「在全心投入的努力中,我們仍能從每日的小小遭遇中找到喜悅,為『活著』這件事本身衷心抱著『感謝之念』。」
看到佛陀和聖者們終生學習的身影,真的讓人感覺到,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太年輕!讓我們永遠保有五歲的童心,對世界充滿著歡喜與好奇,讓智慧隨著年齡增長而圓滿,對世界不斷有著強大的貢獻力量。
下一代的年輕人徬徨好失落,充滿無力感,讓我們用圓熟的智慧,加上最年輕的心,為人類開啟新的黃金世紀。讓我們的生命永遠健康、覺悟、快樂、慈悲!
【推薦文】「看山是山」的美學 / 心岱(作家)
從職場退休那年,我五十八歲,還沒有明顯見識到衰老的到來,幾次興致盎然的回鍋工作舞台,重複過往辛勤忙碌的日子,不為證明體能的良莠,而是有意無意想逃避即將面臨晚年的種種「未知」,也就是說,企圖甩開老後的煩惱。
老後的煩惱千絲百縷,雖因人而異,但相信大家到了這年紀,不免感到無助與惶恐。看了這本書,忽然茅塞頓開,很多心事終於可以學習放下;作者沒有長篇大論,只是把人生最後階段的「未知」一一剖白,且以禪語將它見招拆招,還原「看山是山」的境界。
所以作者斬釘截鐵的說:老後所煩惱的事,九成都不會發生。這是智慧灌頂,「老後」甚至是值得享受的美學呢。
【推薦文】煩惱無用,無用煩惱 / 游乾桂(作家)
欲罷不能!
這句出自《論語》〈子罕篇〉的成語,用在描述閱讀《老後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的感動上再貼切不過。
這本書一旦展卷便停不下來,不由自主的被作者禪僧式的人生哲思緩緩牽動著。
在作者看來,人生是一部列車,各有站牌;三十歲是工作,四十歲是生活,五十歲要悠閒,六十歲是優雅;使命不同,方式不同,方可活成人生達人。
法國文豪雨果說:「四十歲是青年的老年期,五十歲是老年的青春期。」
這句格言預示著,想法決定一切。
煩惱無用,就無用煩惱,作者建議讀者活好每一天。
因為今天都美好了,明天一定好。
專心活著就是修行,因為有呼吸就有希望。
【前言】人生的四季
每個人都會增長年歲,而這些逐漸累積的日子永遠充滿未知。
但也不知道為什麼,過了一定時期之後,人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走下坡」。
不過,禪語中有這麼一句話—
.落葉花開自有時
一到冬天,落葉樹的葉子會全部落盡,成為一株枯木。但是等到春天來臨,樹木會再展葉開花。一切都是自然的規律。
四季更迭,各有不同風情,但每種姿態都表現著各個季節該有的樣貌。如果把這句禪語換成一般的話語,就是「冬天並不是春天的終點」。
人的一生也一樣。
假如用「上山下山」來比喻,年輕時代好比慢慢攀上險峻高山,待攻頂之後開始下山,代表邁向年老。只是,我們眼前其實還有一座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山在等待著。
而且那還是由通往山頂的徐緩山路所串成的連綿山群。想要一邊上山一邊盡情欣賞風景,或者在途中稍事休息都行。步調可以自己決定,靜心慢行。
既然是連綿山群,爬上一座山後慢慢走下山,之後還有期待攀爬下一座山的樂趣。
什麼下坡路!年老絕對不是年輕的終點。愉快的上坡路會一直持續到人生的最後。這才是所謂的老年。
還請各位先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再來,請懷抱期待,一步一步往前進。這一定能帶領我們直接通往超脫衰老的人生。
本書從禪宗的觀點,思考幫助我們愉快踏出下一步的智慧,也就是超脫年老的啟示。「禪」首重實踐。不管從哪一個項目都無妨,請馬上開始嘗試。
走在這條路上,一定能看到懂得享受往後人生的自己。
合掌
枡野俊明
人到了這個年紀,人生態度自然而然會顯現在臉上,所以得好好生活。
對自己長相負起責任的人生,就是踏實認真的活過每一個瞬間。
◎如何愈活愈美?
想要愈活愈美,就必須永遠恪盡本分。無論是工作、玩樂、人際關係、日常生活,都專注於眼前。做任何事都全心全意、專注投入。
◎如何青春不老?
如果能讓心保持年輕,身體也會被心靈帶動。年輕的原動力,端看一個人的心態。保持毛頭小子般的青春氣概,就能讓青春期無限延長。
◎如何防止心靈老化?
不管到了幾歲,都該讓當下的自己全力衝刺。竭盡全力完成某件事後,流進心中的清爽涼風,正是防止心靈老化的特效藥。
◎離開職場後,如何過得精采有活力?
找出自己喜歡、有興趣嘗試的事。決定幾項想成就的事,使其成為生活重心;
有了想成就的事,自然會規劃出生活的輕重緩急。這就是活得精采有活力的訣竅。
法國文豪雨果:「四十歲是青年的老年期,五十歲是老年的青春期。」
當歲月的年輪逐漸疊加,人生的四季依時更迭,你可曾佇足品賞秋月的詩意曠遠和冬雪的清淨純潔?
卸下職場重擔和育兒任務,心靈猶有餘裕之際,如何邁出下一步?
如何安排大把時間?如何調適失去頭銜的心境?如何和年輕世代相處?如何讓下半場人生保有動力?如何防止心靈老化?如何面對父母的衰亡?
如果生命之路是連綿的低谷和高山,中年的我們行至中途,眼前矗立著另一座人生大山。你可以靜心慢行,也可以衝刺攻頂;置身谷底的煎熬、登峰賞景的壯闊,都將凝聚為度過晚年時光的力量。
身兼大學教授、禪學大師及暢銷作家的枡野俊明,被譽為「舉世尊崇的100個日本人」,首次以禪學哲思闡述熟年美學。全書以一則則清朗潤澤的生活禪語啟發讀者各種超越老境、愉快度日的心念,讓晚年時光結實纍纍、收穫精采!
★名人推薦
洪啟嵩(地球禪者)
心岱(作家)
游乾桂(作家)
孫越(終身志工)
【推薦序】我的人生是幸福的 / 洪啟嵩(地球禪者)
如果有人問我幾歲?我總是說我最喜歡的年齡是:一個百歲的老人加上五歲兒童的綜合體。想想,如果有百歲的智慧,加上五歲的童心,那是多麼有趣的組合!
講到年齡,我心中總是會浮現出佛陀生前最後一位弟子,須跋陀羅的身影。他一生精勤好學,直到一百二十歲才遇到佛陀。當時佛陀已經八十歲了,須跋陀羅聽聞佛陀教以八正道和四聖諦而成證阿羅漢。
我在海內外主持禪七時,禪眾中多有年長的參學者,總會慨嘆著壯年無緣修行,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心力也提不起來了。我問他們幾歲?有答以六十幾歲,也有七十幾歲。我都會告訴他們:「你還年輕,佛陀最後的一位弟子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才開悟。」
在禪門裡,流傳著「趙州八十猶行腳」的公案,趙州禪師八十歲行腳天涯,到外地弘法,他從沒認為自己老了。他八十歲時,才應眾人所請於觀音院任住持,四十年間,大揚禪風。生命中永遠有著驚喜,佛陀和聖者的身影,是我們終生學習的典範。
中國當代佛教大師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才開悟。當時他在禪七中被濺出的熱開水燙到手,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而悟道。他在悟道偈中寫著:「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虛雲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歲,維繫了當代中國佛教中興。
年老的過程,是奇妙生命軌跡再創造的歷程。年老,不是不能開創覺悟的藉口;年老,更不是生命不能幸福自在的藉口,年齡正是智慧圓滿的華冠。一九九六年,我提出「全生教育」的觀點,我認為完整的生命教育,應當從今生胎前的教育,到來生投胎前的教育,才算完整。從胎前教育、胎教,到童年、青年、成年與老年,乃至走向來生的教育,這是一所人間的大學、生命的大學,充滿了創造與光明。
歡喜靈明的生命智慧
年紀大了,更具有洞悉世事的智慧,所以善緣越聚越多,慈悲心越來越深,智慧越來越充足。這時,我們就不會被一時的無常現象與情緒所轉動。悲心越大,智慧就越大,能觀透世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幫助一切眾生,成為一個遊戲三昧的長者。當他看到一個小孩子在哭,就會去逗他笑,有時場面很悶,老人家講幾句話就化解了。這是老人家歡喜靈明的智慧,是全家的寶貝。
維摩的病,痛樂不痛苦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我發生了一場大車禍,再次印證了禪法的真實。當時我在快車道被撞飛,還沒掉到地上又被計程車撞上,在車底被拖行了一百公尺,送到醫院已經內臟破裂,七孔流血,全身大面積磨傷與灼傷。後續的治療非常辛苦,醫院的護士很關心的問我:「洪先生,你會不會很痛苦?」這可把我問住了。因為「痛」是生理現象,「苦」是心理現象;所以,我笑著說:「我會痛,但是心中很喜樂。」這是我的「痛樂哲學」,也實證了佛陀的教法。
疾病在人間是一個很強烈的因緣,透過這個病,可以做很多教化。趁著生病的機會,讓眾緣匯聚。我們不斷以病練心,即使在很疼痛的時候,也能夠示現安樂,來教育探病的人,讓來探望的人生起慈悲心,讓大家知道原來生病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樂,成為如同維摩詰菩薩一樣的善病者。
永遠的童子,幸福的一生
本書最末,作者以感恩幸福的人生做為尾聲。讓我想起全球第一個以幸福立國的國家:不丹。這是一位十六歲年少國王,不丹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所提出的創想與實踐。二〇一三年,我在台灣為不丹出版《幸福是什麼?:不丹總理吉美‧廷禮國家與個人幸福二十六講》,當時高齡八十一歲的稻盛和夫先生,以「感恩的心是幸福的基石」為本書題序:「在全心投入的努力中,我們仍能從每日的小小遭遇中找到喜悅,為『活著』這件事本身衷心抱著『感謝之念』。」
看到佛陀和聖者們終生學習的身影,真的讓人感覺到,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太年輕!讓我們永遠保有五歲的童心,對世界充滿著歡喜與好奇,讓智慧隨著年齡增長而圓滿,對世界不斷有著強大的貢獻力量。
下一代的年輕人徬徨好失落,充滿無力感,讓我們用圓熟的智慧,加上最年輕的心,為人類開啟新的黃金世紀。讓我們的生命永遠健康、覺悟、快樂、慈悲!
【推薦文】「看山是山」的美學 / 心岱(作家)
從職場退休那年,我五十八歲,還沒有明顯見識到衰老的到來,幾次興致盎然的回鍋工作舞台,重複過往辛勤忙碌的日子,不為證明體能的良莠,而是有意無意想逃避即將面臨晚年的種種「未知」,也就是說,企圖甩開老後的煩惱。
老後的煩惱千絲百縷,雖因人而異,但相信大家到了這年紀,不免感到無助與惶恐。看了這本書,忽然茅塞頓開,很多心事終於可以學習放下;作者沒有長篇大論,只是把人生最後階段的「未知」一一剖白,且以禪語將它見招拆招,還原「看山是山」的境界。
所以作者斬釘截鐵的說:老後所煩惱的事,九成都不會發生。這是智慧灌頂,「老後」甚至是值得享受的美學呢。
【推薦文】煩惱無用,無用煩惱 / 游乾桂(作家)
欲罷不能!
這句出自《論語》〈子罕篇〉的成語,用在描述閱讀《老後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的感動上再貼切不過。
這本書一旦展卷便停不下來,不由自主的被作者禪僧式的人生哲思緩緩牽動著。
在作者看來,人生是一部列車,各有站牌;三十歲是工作,四十歲是生活,五十歲要悠閒,六十歲是優雅;使命不同,方式不同,方可活成人生達人。
法國文豪雨果說:「四十歲是青年的老年期,五十歲是老年的青春期。」
這句格言預示著,想法決定一切。
煩惱無用,就無用煩惱,作者建議讀者活好每一天。
因為今天都美好了,明天一定好。
專心活著就是修行,因為有呼吸就有希望。
【前言】人生的四季
每個人都會增長年歲,而這些逐漸累積的日子永遠充滿未知。
但也不知道為什麼,過了一定時期之後,人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走下坡」。
不過,禪語中有這麼一句話—
.落葉花開自有時
一到冬天,落葉樹的葉子會全部落盡,成為一株枯木。但是等到春天來臨,樹木會再展葉開花。一切都是自然的規律。
四季更迭,各有不同風情,但每種姿態都表現著各個季節該有的樣貌。如果把這句禪語換成一般的話語,就是「冬天並不是春天的終點」。
人的一生也一樣。
假如用「上山下山」來比喻,年輕時代好比慢慢攀上險峻高山,待攻頂之後開始下山,代表邁向年老。只是,我們眼前其實還有一座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山在等待著。
而且那還是由通往山頂的徐緩山路所串成的連綿山群。想要一邊上山一邊盡情欣賞風景,或者在途中稍事休息都行。步調可以自己決定,靜心慢行。
既然是連綿山群,爬上一座山後慢慢走下山,之後還有期待攀爬下一座山的樂趣。
什麼下坡路!年老絕對不是年輕的終點。愉快的上坡路會一直持續到人生的最後。這才是所謂的老年。
還請各位先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再來,請懷抱期待,一步一步往前進。這一定能帶領我們直接通往超脫衰老的人生。
本書從禪宗的觀點,思考幫助我們愉快踏出下一步的智慧,也就是超脫年老的啟示。「禪」首重實踐。不管從哪一個項目都無妨,請馬上開始嘗試。
走在這條路上,一定能看到懂得享受往後人生的自己。
合掌
枡野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