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創新NO.15(106/06)技職再造 | 拾書所

高教創新NO.15(106/06)技職再造

$ 40 元 原價 40
台灣的技職教育,回來了!也許,你曾跟很多人一樣,在廣設大學的效應下,五專一間一間改制,憂心臺灣的技職教育文憑化,我們培育了更多技職畢業生,但卻無法區隔他們與一般大學的差異。或者,你也曾在憂心中生氣,爲什麼技職教育中的動手實作課程越來越少、設備落後產業、大學四年甚至沒有實習課程?而越來越多老師擁有傲人的博士學位,卻不見得熟悉產業實務?
 是的,這些現象都曾歷歷在目,原本應該緊貼產業心跳的技職教育,一度快要失去它令人引以爲傲的活力與光環。如今,在教育部「技職再造計畫」持續性地深耕下,特別是到了第二期(2013~2017)技職再造實施後,各種跡象與數字顯示,臺灣技職教育的心跳,又再度活躍起來了。
改變看得見
 在第二期計畫中,政府共投入202億重塑技職教育體質。多項指標數字的改變,可以看到臺灣技職教育中最寶貴的崇本務實特色,又恢復了。
 例如,近三分之二院校,以產業學院或產業攜手專班的形式開課,讓學生大量到企業時實習、上課,甚至安排學生遠赴海外實習的機會。科大重返實務教學的主張,也在短短幾年內獲得企業廣大回響,超過1,000家以上企業響應產業學院的各種計畫,和技專院校一起共培人才,現在有越來越多學生在尙未畢業前,便有機會取得正職工作。
 另外,除了引進業師教學,各大學也讓老師進入業界研習,以便在教學上不會落後產業發展。截至去年爲止,超過2,500位老師到產業研習過,將最新技術帶回教室。在系科分布上,也對準臺灣產業眞正的需求,例如減緩服務相關科系設立,但陸續調增工業類科招生名額,補足基層技術人才斷層的落差。同時,在招生方式上,有越來越多學校爲了貫徹實作力,改以面試、術科考試來辨識有潛力的學生,此一比例從三成一路增加到8成,其中又以電機電子、設計等領域占比最高。
 隨著第二期技職再造進入尾聲,下一期再造計畫也將持續爲臺灣技職教育注入活水。本期封面報導,透過有系統的回顧與整理,讓各界了解臺灣技職教育的最新改變,也爲參與這些改變過程的教育工作者打氣。
 這一期國家講座系列報導介紹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謝明良在陶瓷考古上的卓越貢獻,他充滿戲劇性的學習歷程,推薦讀者一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