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子宮教我的事:婦癌迷思、臨床診療問題全解析 | 拾書所

那些子宮教我的事:婦癌迷思、臨床診療問題全解析

$ 300 元 原價 380
受訪者簡介
14位臺灣權威婦科醫師
分享臨床實例,提供最正確、最實用的全方位解析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朱俊誠
國泰聯合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 何志明
萬芳醫院婦癌科主任 吳姿宜
臺中榮民總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 呂建興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 余慕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部主任暨婦產科系主任 張廷彰
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 張志隆
臺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理事長 陳駿逸
成大醫院婦女腫瘤科主治醫師 黃于芳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 葉聯舜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廖正義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鄭文芳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部主任 劉文雄
雙和醫院副院長 賴鴻政
(依姓氏筆劃排列,筆劃相同者依總筆劃排序)

這些你不知道的,就讓婦癌專科醫師們來告訴你!
你或許知道「6分鐘護一生」預防子宮頸癌,但你知道在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逐漸下降,但「子宮內膜癌」的威脅逐漸襲來嗎?
你或許知道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癌,但你知道若能定期篩檢、及早發現,五年內存活率高達95%嗎?

本書集結14位臺灣權威婦科醫師,分享臨床實例,提供最正確、最實用的全方位解析。

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癌惡性肉瘤|絨毛膜癌|陰道軟組織惡性肉瘤|其他好發症: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多囊性卵巢、卵巢早衰等等

從現在開始掌握自己的健康,讓生命再現活力!
◎名人推薦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王功亮醫師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婦癌全寶典,問診14大婦癌專科名醫
本書蒐羅女性婦科的癌症與好發病症,包括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癌惡性肉瘤、絨毛膜癌等等,問診各科最權威的婦癌專科醫師,提供具說服力的防癌對策與治療期間需具備的正確觀念,並專章探討癌後的養生與健康觀念,提供讀者一以貫之的婦癌指引。
2. 實際案例分享解析
書中提到的婦癌、病症,皆有實際案例分析,除了有完全癌癒、重獲新生振奮人心的案例,亦紀錄了抗癌未果案例的原因、詳細分析,藉由案例,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作為理解該病症的借鏡、參考。
3. Q&A破解婦癌常見迷思!
全書內容除了案例分享、專業解析,權威醫師更針對一般人常見的疑惑進行解答,如:子宮頸癌是遺傳性疾病嗎?吃排卵藥、打排卵針會提高卵巢癌風險嗎?爽身粉會提高卵巢癌風險嗎?等疑問,透過醫師的詳解,破除網路謠言與常見迷思!

目錄
** 推薦序 ** 建立正確認知 遠離婦癌威脅
王功亮醫師╱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 導言 **女性必備的婦癌防治常識書
葉聯舜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

第一章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
及早發現治癒率 100%

▋問診醫師
張志隆醫師╱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
朱俊誠醫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第一節 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子宮頸癌的成因
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
 ▶Q&A多久算持續感染?
▋第二節 症狀及診斷
抺片檢查及病毒篩檢
癌前病變3個分級
子宮頸癌的分期
 ▶這個時候,不適合接受抺片檢查
 ▶抹片檢查有三種結果
▋第三節 治療與預後
子宮頸癌的分期治療
手術治療
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
術後照護與復建
 ▶神經保留手術
 ▶子宮頸切除後有什麼影響?
▋第四節 追蹤與防治
子宮頸癌疫苗 預防最有效
密切追蹤檢查 避免復發風險
如何提高自癒力?
 ▶Q&A子宮頸癌是遺傳性疾病嗎?

第二章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致死率第一的沉默殺手

▋問診醫師
劉文雄醫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
鄭文芳醫師╱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第一節 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卵巢癌的成因
卵巢癌的高危險群
 ▶Q&A吃排卵藥、打排卵針會提高卵巢癌風險嗎?
 ▶Q&A爽身粉會提高卵巢癌風險嗎?
▋第二節 症狀及診斷
症狀
檢查方法
卵巢癌的分期
 ▶卵巢癌的可能症狀
▋第三節 治療與預後
手術治療
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
術後照護與復健
 ▶年輕型卵巢癌BEP化學療法
 ▶先做化療還是手術?
 ▶生殖細胞癌及性腺基質癌的治療
 [特文]開卵巢切忌採用微創手術
▋第四節 追蹤與防治
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卵巢癌?
 ▶Q&A喝咖啡可預防卵巢癌?

第三章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女性生殖道癌發生率第一

▋問診醫師
張廷彰醫師╱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
廖正義醫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第一節 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子宮內膜癌躍升第一大婦癌
子宮內膜癌的成因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
▋第二節 症狀及診斷
症狀
檢查方法
內膜癌的診斷
內膜癌的分期
▋第三節 治療與預後
手術治療
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太平洋紫杉醇
荷爾蒙治療
術後照護與復健
 ▶何謂前哨淋巴?
 ▶近接治療
 [特文]早期子宮內膜癌的子宮保留療法
 [特文]有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可配合嗎?
▋第四節 追蹤與防治
追蹤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

第四章 外陰癌Vulva cancer
長期陰部搔癢莫輕忽

▋問診醫師
賴鴻政醫師╱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部主任
呂建興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

▋第一節 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惡性度不高但影響大
外陰癌的成因
臺灣 6 成病例屬鱗狀上皮癌
外陰癌的高危險群
 [特文]長期陰部搔癢 務必找出原因
▋第二節 症狀及檢查方法
搔癢、白斑、皮下腫塊、潰瘍等症狀
外陰癌的檢查
 ▶麻醉
▋第三節 診斷分期與治療
外陰癌的分期
手術治療須擴大切除範圍
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
血管新生抑制劑
▋第四節 預後與追蹤
術後照護與復健
追蹤與防治

第五章 其他罕見婦癌:絨毛膜癌、子宮惡性肉瘤Choriocarcinoma、Uterine Sarcoma

▋問診醫師
何志明醫師╱國泰綜合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兼婦癌中心主任
吳姿宜醫師╱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婦癌科主任

絨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侵蝕性葡萄胎潛藏病灶
▋第一節 絨毛膜癌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發生葡萄胎一年內 風險最高
 ▶發生葡萄胎,必須「清宮」治療並追蹤
▋第二節 絨毛膜癌症狀及診斷
絨毛膜癌及葡萄胎的症狀
絨毛膜指數(HCG)測定診斷
絨毛膜癌的分期
▋第三節 絨毛膜癌治療、預後與追蹤
化學治療效果最好
及早治療通常就能痊癒

子宮惡性肉瘤Uterine Sarcoma
罕見卻複雜且多樣
▋第四節 子宮惡性肉瘤發生率、成因及高危險群
患者人數明顯增加
子宮惡性肉瘤的類型
子宮惡性肉瘤的高危險群
 ▶Q&A子宮平滑肌惡性肉瘤、子宮內膜癌、子宮癌惡性肉瘤有什麼不同?
▋第五節 子宮惡性肉瘤的症狀及診斷
留意腹部硬塊及子宮肌瘤
子宮惡性肉瘤的診斷
子宮惡性肉瘤的分期
▋第六節 子宮惡性肉瘤的治療與追蹤
手術治療為主
化療與標靶新藥效果可期
 ▶陰道軟組織惡性肉瘤

第六章 女性常見生殖道病症

▋問診醫師
余慕賢醫師╱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任
黃于芳醫師╱成大醫院婦女腫瘤科主治醫師

子宮內膜異位症──長期經痛婦女的威脅
會「到處跑」的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及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手術摘除及切除患部
 ▶經痛該不該就醫?

子宮肌瘤──女性貧血最大可能元凶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與類型
子宮肌瘤的症狀與成因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

多囊性卵巢症──不孕症的主要病灶
多囊性卵巢症的發生率及病因
多囊性卵巢症的高危險群及治療

早發性卵巢衰竭──未生育者宜及早凍卵
早發性卵巢衰竭的症狀及成因
卵巢衰竭的檢驗與治療

第七章 癌後養生

▋問診醫師
陳駿逸醫師╱臺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理事長
Q1如何克服「癌疲憊」?
Q2病後如何提升免疫力?
Q3真的只要「正常吃」就好?
Q4婦癌患者最需要哪些營養?
Q5不同階段的癌友如何調整飲食?
Q6癌細胞會被餓死嗎?
Q7靠中醫調養有用嗎?
Q8摘除生殖器官後,該如何保健? 
Q9情緒和壓力真的會誘發癌症?

附錄

【導言】_女性必備的婦癌防治常識書
作者╱婦癌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 葉聯舜

婦女抗癌致勝的第一步:一定要找對「婦癌專科醫師」!臺灣的婦癌防治與醫療,近幾年已有重大突破,原本是臺灣婦女生命第一大威脅的子宮頸癌,在醫界和政府數十年的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篩檢,以及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下,在最近公布的 2016 年國人癌症死亡率排行中,已經不在 10大之列,防治可謂非常成功。
不過,隨著國人高齡化、女性晚婚或不婚趨勢,以及不生育或少生育現象的普及,隨之而來的,是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不斷攀升,卵巢癌甚至已經列入國人癌症 10 大死因排名,在對抗婦癌的路上,又出現新的挑戰!

醫療科技更精進 及早發現是存活關鍵
近年來,國際和臺灣的醫療技術大幅躍進,除了出現許多更先進的診斷工具,讓我們得以檢測是否感染高風險性的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或者 DNA(基因)是否帶有易罹患癌症的基因等;還有更進步的超音波,可以檢測子宮內膜是否變厚,而彩色超音波則可檢測卵巢腫瘤是否有異常血流;以及更多、更精準的腫瘤指標等,這些進步的技術,對於及早診斷出女性的許多癌症有莫大的幫助。
除了診斷工具外,相關的手術醫療技術也大有進展,包括微創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等的運用,讓開刀手術得以更精準、更精緻;除此之外,許多更好、更新的化學藥物亦陸續開發;而放射治療也有新的突破,例如質子或是中粒子治療儀,可以在放射治療時更精準殺死癌細胞,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再加上精準醫學,可以藉由各種個人化的檢測,依照個人的基因型態,癌症細胞基因表現,為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標靶藥物;只要民眾能及早就醫,就可以早期診斷、得到有效治療,這些新的進步,在在大幅提高病患的治療率和存活率,讓癌症不再是過去認為的「絕症」。
不過,光有這些進步,若是民眾不主動進行檢測、及早發現癌症,都是枉然。因此我們希望藉由這第一本介紹臺灣婦癌的專書,讓婦女了解及早就醫的重要性。

50 歲以上罹癌風險升高 務必提高警覺
臺灣婦癌平均好發年齡約在 50 歲出頭;前 3 大婦癌中,卵巢癌是 52歲、子宮內膜癌是 55 歲,子宮頸癌是 56 歲;而這個年齡層,剛好是女性邁入停經期的階段,所以經常會把不正常出血的癌症前兆,誤以為是亂經;甚至把停經後又出血,自以為是「回春」而輕忽,失去及早診斷及治療的機會。女性們到了 50 歲以後,一定要特別注意。
婦女生殖器官癌症和多數癌症一樣的是,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幸好子宮頸癌因為有有效的抹片篩檢,而且醫師肉眼就可以直接檢查到病灶,有利於早期診斷。但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不同,它們在體內深處,至目前尚無公認有效的篩檢方法。除了一部分的子宮內膜癌,可能因為經血異常或停經後出血就醫,可以被檢出以外,卵巢癌或其他婦癌,都必須倚靠婦女本身提高警覺。一旦發現異狀,就應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而本書各章,針對威脅國內婦女的各種婦癌做了詳細的介紹,更提示了各種罹病徵兆,希望能提供婦女自我察覺、及早就診的參考。
以本書第 1 章子宮頸癌來說,它曾是國內婦女發生率高,且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但目前已經得到成功的防治,無論是發生率或致死率都明顯下降,這也是數十年來,各界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將篩檢率從 10 年前的不到 1 成、3 成,慢慢普及到目前的 5 成以上。加上治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子宮頸癌疫苗的推廣等,才獲得今日這樣的好成績;然而,事實上我國的抹片檢查率還是遠低於歐美,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而卵巢癌(第 2 章)則沒有明顯的婦科症狀,反而是以腸胃現象為主要症狀,所以提醒更年期前後的婦女,如果有腸胃症狀卻查無腸胃疾病,一定要考慮到卵巢癌的可能。無論是子宮頸癌、卵巢癌或是子宮內膜癌,這 3 大婦女生殖癌,在症狀上都沒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內膜癌和卵巢癌常見和肥胖有關,所以也提醒女性朋友,要避免罹癌,就最好要維持良好的體態,控制好體重。
非常可惜的是,臺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很多免費的癌症篩檢項目,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乳癌檢查等,但是民眾仍普遍有「我不會那麼倒楣」的僥倖心態,不是不參與篩檢,就是忽略許多癌症的徵兆,無視於身體發出的警告,以致往往到了不得不就醫之時,才發現已是癌症晚期。
在此,我們建議民眾,一定要善用各種免費篩檢,以及提高自我警覺。再怎麼忙,都務必撥空進行檢查,及早發現,便會有更好的結果。

找婦癌專科醫師 確保正確診治
此外,不幸罹患婦癌的朋友們也要注意:治療婦癌要達到最好成效,一定要找有證照的婦癌專科醫師。在我著手寫本文的這天,適逢一位病患去世,該患者為子宮肌瘤經血過多導致貧血,困擾多年,因聽說停經後,症狀便會自然解除,一直不想開刀,經歷了一段時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