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季刊2016年06月夏季號:【海生】為海洋永續加分-海洋健康指數(105/06) | 拾書所

國家公園季刊2016年06月夏季號:【海生】為海洋永續加分-海洋健康指數(105/06)

$ 171 元 原價 190

地球的表面有71%被水體覆蓋,說是顆泡在水裡的星球也不為過。其中的97%是海,海洋搖曳生姿的表面下,是涵養著許多生命的深度,如果精衛有一天可以把全世界的山都鏟平都丟進海裡,也填不滿它的深度。海,變化莫測同時也無比寬容,本期就讓我們一同聆聽海之聲,心繫海之情,同探海之事吧!

主題報導─海生,首先以2015年由全球專家建立的「海洋健康指數」作為開場,此評估模式是一種結合海洋生態服務能力(生態及人類)的新觀念,期待在未來人類能與海洋和平共處。接下來,透過墾丁國家公園及臺灣各地陸續進行的珊瑚礁總體檢,見證各方的努力;海洋垃圾,這個令大家都頭痛不已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各個國家公園都在盡力處理;而四周環海的臺灣,文明的誕生與海洋息息相關,生為海的子民更要疼惜這片海洋。

「跟著博物學家去旅行」,且看斯文豪這位不安於室的英國駐臺領事,揭開臺灣自然史的序章;去年辭世的謝孝同老師,則是催生國家公園的重要推手,更是知名的國際鳥類專家;透過兩位的足跡走過臺灣的生態保育史。「憶載印象」的空間讀景,首篇接續前幕,續探位在高雄壽山的打狗英國領事官邸;另一幕則轉到全臺唯一一座鯨魚鳥居,就在墾丁國家公園境內,雖然現已軼失,仍可想見當日的景況。「他山之石」裡的沙巴,談的不是只有香蕉船跟拖曳傘,而是各島嶼公園間如何透過管理機制與社區共力,維持生態環境的永續。「愛主張」裡的海洋教育,讓我們一起尋找倘佯在海洋中那份幸福的途徑。「書情繪意」中墾丁鵝鑾鼻燈塔不見了,到底是誰偷了呢?看看作者如何把墾丁的自然生態與歷史典故融進繪本裡。「藝遊山河」這次請到杜虹以文學家的靈魂、墾管處同仁的精神,訴說海洋保育的二三事。

Brand Slider